布鲁斯·格雷厄姆

布鲁斯·格雷厄姆 | |
---|---|
出生 | 布鲁斯·约翰·格雷厄姆 1925年12月1日 哥伦比亚考卡山谷省拉昆布雷 |
逝世 | 2010年3月6日 美国佛罗里达州霍布桑德 | (84岁)
国籍 | 秘鲁裔美国人 |
母校 | 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 凯斯西储大学 戴顿大学 |
职业 | 建筑师 |
布鲁斯·约翰·格雷厄姆(英语:Bruce John Graham,1925年12月1日—2010年3月6日)是出生于哥伦比亚的秘鲁裔美国建筑师。格雷厄姆在全球多地设计建筑,并深度参与芝加哥伯纳姆计划的演进。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内陆钢铁大厦、威利斯大厦(前称西尔斯大厦)及约翰·汉考克中心。[1]
他也负责规划了伦敦的布罗德盖特与金丝雀码头开发案。[2][3][4]建筑历史学家弗朗兹·舒尔茨称他为“他那一代的丹尼尔·伯纳姆”。[1] 他也是1993年皮尤艺术奖学金得主。
生平
[编辑]格雷厄姆于1925年12月1日出生在哥伦比亚考卡山谷省拉昆布雷,父亲是出生于加拿大的国际银行家[5],母亲是秘鲁人。他的第一语言是西班牙语。[1]
他曾就读于波多黎各里约皮德拉斯的圣何塞学院,并于1944年毕业。随后他在俄亥俄州戴顿大学学习,并于克里夫兰的凯斯应用科学学院主修结构工程。他于1948年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毕业。刚来到芝加哥时,他曾在霍拉伯德与鲁特公司工作,1951年加入SOM建筑设计事务所芝加哥分部。[6]
职业生涯
[编辑]在SOM工作的40年期间,布鲁斯·格雷厄姆从芝加哥出发,设计了全球多个城市的著名建筑,包括危地马拉、香港、伦敦、开罗等。他设计了曾近36年保持世界最高建筑纪录的威利斯大厦,以及约翰·汉考克中心、壳牌广场一号等建筑。他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特别是美术学院保持密切关系,坚信建筑教师应当同时从事实务工作。[7]他致力于建筑理论研究,并创立了SOM基金会,同时也曾在哈佛大学教授建筑工作室课程。格雷厄姆是热爱艺术的收藏家,与亚历山大·考尔德、胡安·米罗、克莉莎及爱德华多·奇利达等艺术家结为好友,并邀请他们为芝加哥创作公共艺术作品。他相信建筑家应该受到哲学、历史、音乐与文学的熏陶,以创造出伟大的作品。
格雷厄姆对伦敦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负责设计了大型开发计划布罗德盖特与金丝雀码头的总体规划。[2] 他还设计了伦敦的九座建筑。[3][8][9]格雷厄姆曾对此表示:“我们设计建筑是为了居住者以及街道上观看它们的人。我们尝试设计成为伦敦一部分的建筑,不是仿造某个时代风格,而是创新的发明。”[10]
设计理念
[编辑]格雷厄姆在凯斯西储大学学习结构工程,并将对建筑结构的尊重与知识融入其所有建筑设计中。尤其是约翰汉考克中心,便以结构设计达到美学表现。他后来在巴塞隆纳的艺术酒店以及伦敦布罗德盖特的多栋建筑中,也展现此理念。布鲁斯·格雷厄姆坚信建筑如同舞蹈与音乐,是结构与美感的结合。他认为这些艺术形式代表了文化的最高成就,且建筑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所处文化道德的产物与反映。[11]
主要作品
[编辑]-
金丝雀码头,由卡博特广场望向东方
- 1958年 - 内陆钢铁大厦,美国伊利诺州芝加哥
- 1970年 - 约翰·汉考克中心,美国伊利诺州芝加哥
- 1973年 - 西尔斯大厦(现称威利斯大厦),芝加哥瓦克大道,美国
- 1973年 - 第一威斯康星广场,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瓦基
- 1982年 - 布罗德盖特,英格兰伦敦
- 1988年 - 金丝雀码头,英格兰伦敦
- 1992年 - 艺术酒店,西班牙巴塞隆纳
逝世
[编辑]
格雷厄姆于2010年3月6日于佛罗里达州霍布桑德逝世,享寿84岁,其子乔治表示,死因为阿兹海默症并发症。[12]他葬于芝加哥格雷斯兰公墓,与法兹勒·拉赫曼·汗相邻。
2010年10月14日,芝加哥第四十二区议员布伦丹·莱利(Brendan Reilly)将位于约翰·汉考克中心南侧及东侧的街道命名为荣誉布鲁斯·J·格雷厄姆路(Honorary Bruce J. Graham Way),以纪念格雷厄姆的伟大成就。该街道沿著切斯纳特街(Chestnut Street),介于米斯·凡德罗街(Mies van der Rohe Street)与密西根大道之间,并沿米斯·凡德罗街(以著名建筑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命名)从切斯纳特街延伸至特拉华街(Delaware Street)。[13]
另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Bruce Graham, architect of Willis Tower and John Hancock Center, dies at age 84. Chicago Tribune. March 8, 2010 [March 9,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November 18, 2012).
- ^ 2.0 2.1 Bruce Graham, a self-described Chicago architect. 18 July 2013 [2025-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8).
- ^ 3.0 3.1 Eat, Drink, Shop in Broadgate | Shops, Restaurants, Bars, Gym & Salons. [2025-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8).
- ^ Skidmore, Owings & Merrill's Bruce Graham to be Honored at Tribute. - Free Online Library. www.thefreelibrary.com.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5).
- ^ Grimes, William. Bruce J. Graham, Chicago Architect Who Designed Sears Tower, Dies at 84. The New York Times. 2010-03-10 [2025-07-19].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美国英语).
- ^ Miller, Stephen. Apostle of Architecture's Power Left Mark on Chicago Skyline. Wall Street Journal. March 10, 2010: A5.
- ^ www.SOM.com | Bruce Graham Interview. www.som.com. [2025-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01).
- ^ Grimes, William. Bruce J. Graham, Chicago Architect Who Designed Sears Tower, Dies at 84. The New York Times. 2010-03-10 [2025-07-19].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美国英语).
- ^ Burdett, Ricky. Bruce Graham obituary. The Guardian. 2010-03-25 [2025-07-19]. ISSN 0261-3077 (英国英语).
- ^ Wayback Machine (PDF). www.broadgate.co.uk. [2025-07-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5-14).
- ^ Bruce Graham Interviewed by Detlef Mertins | SOM | 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LP. www.somchina.cn. [2025-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5) (中文(简体)).
- ^ www.SOM.com | 03/08/10 - Legendary Architect Bruce J. Graham Dies. www.som.com. [2025-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2).
- ^ www.SOM.com | 10/28/10 - Late SOM Architect Bruce Graham Honored. www.som.com. [2025-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