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梅森素数与完全数集合
添加话题外观
SilverReaper在话题“特色列表评选”中的最新留言:3年前
![]() | 梅森素数与完全数集合曾获提名特色列表评选,惟因其尚未符合标准而落选。下方条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落选的详细原因及改善建议。列表照建议改善之后可再次提名评选。 | |||
|
![]() |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列表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 | 本条目有内容译自英语维基百科页面“List of Mersenne primes and perfect numbers”(原作者列于其历史记录页)。 |
未通过的新条目推荐讨论

- 人类至今发现哪些梅森素数与完全数?
- 梅森素数与完全数集合条目由Jarodalien(讨论 | 贡献)提名,其作者为jarodalien(讨论 | 贡献),属于“math”类型,提名于2021年11月1日 15:38 (UTC)。
(+)支持:表格虽已于梅森素数 § 梅森素数列表出现,但相比之下添加了充足的来源和译名,首段与梅森质数和完全数相比亦是较佳,认为符合“新条目”的标准。——HTinC23(留言) 2021年11月1日 (一) 17:10 (UTC)(2021年11月1日 (一) 18:16 (UTC)补充理由)- 暂改为(-)反对:数学式误用符号。逐点回复主编所写编辑摘要:
- “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哪个老师在教学生时说写数字时遇到字母要歪着写”。完全认同,但手写与维基文本/印刷格式有差异。老师也没教遇到术语要用蓝色笔写。
- 由于Wikipedia:格式手册/数学仅供参考,在下需要给出此情况下应依循该格式的理由。
注意,我没有将任何“数字歪着写”,祇主张变数要要斜体。(离题,删去)数学排版中,广为接受的格式是,变数如用斜体,数字即、符号如、特殊函数名如用正体。一个原因是,可以区分是函数名,而是三个数之积,而主编在文中的写法如“(eγ/log2)×log logx”,正体变数且不加空格,尤其没有作此区分,应作“(eγ / log 2) × log log x”较佳。 - 关于数学排版的格式,如变数要斜体之惯例,主编可参阅任何数学出版物(即使中文亦然)。以在下对数学界的主观认知,几乎全部老师都会教变量字母要斜体(无关写法,仅论电脑输入),如p.4“数学模式中的字符都视作为数学变量, 用 italic 斜体显示” (亦请见其p.18的范例),10.1.3小节之2“数学模式里头,预设会使用斜体字”,余不一一。
- 至于“写个括弧都还要模仿外语写得特别扁,只能占半个格子,更没人说加减乘除号也要像括弧一样用外语版本”,现代数学(不论语言)常用减号−,而非连字暨减号-,因为已无必要为节省将连字号与减号合并成同一个符号,同理也不用主编所用的全形连字暨减号-。即使不认为是格式问题,退一步亦可理解成{{math}}处理全形字符效果不佳(如在下的电脑上,全形连字暨减号-比减号−还要短),故是技术理由。
- 加号与括号不用全形的理由类似。
- 至于““x=y+z”还一定要写成“x = y + z””,似乎只是在下个人偏好,主编既然反对,此点在下未有坚持的理由。但坚持logx要写成log x,理由见上段。——HTinC23(留言) 2021年11月2日 (二) 10:49 (UTC)(2021年11月2日 (二) 22:33 (UTC)删去无关句子)
- 暂改为(-)反对:数学式误用符号。逐点回复主编所写编辑摘要:
- 我遇过的数学老师是没有谁斜着写字的,也没有教学生把字写斜的,如果这里面可以用noteTA我没意见。加减乘除我也不知道你说的什么连字暨减号,我用的是汉语输入法中的“+-×÷”,其他符号如“≈≡≠=≤≥<>≮≯∷±/∫∮∝∞∧∨∑∏∪∩∈∵∴⊥∥∠⌒⊙≌∽√”。--7(留言) 2021年11月2日 (二) 11:23 (UTC)
- 再逐点回应:
- 碰巧在下遇过的数学老师也没有斜着写字的。简单总结之前的发言,阁下与在下接受的教育中,数学老师如何写字或教学生如何写字,此处无关重要,重要的是,数学老师如何排版数学,和教学生如何排版数学。
- noteTA不肯定,但的确可以逐条式用-{ }-添加手动转换。但如果阁下所指地区词是说中国大陆的用法的话,自1994年起大陆已订立“国家标准”,“在各科学技术领域”变数用斜体,这也是大陆(及世界各地)数学出版物实际沿用的惯例,维基百科亦然。
- 关于汉语输入法中的“+-×÷”,前两个符号在{{math}}处理效果不佳,后两个是正确的。其余符号恕不一一代为检查,目测大部分是正确的。
- 想强调在下非常感激阁下关注编写数学条目,中文维基百科亦需要勇于修改英维排版的编者,但倘若对数学排版不熟悉的话,不妨交由其他编者代为修正。——HTinC23(留言) 2021年11月2日 (二) 21:54 (UTC)(2021年11月2日 (二) 22:36 (UTC)增补)
- 关于斜体的讨论,请恕在下不熟指引,浪费了大家的讨论时间。指引MOS:I已有定论“变数符号通常使用斜体⋯⋯例外的情况包括⋯⋯”,故应得出此情况要用斜体的结论。——HTinC23(留言) 2021年11月3日 (三) 22:04 (UTC)
- 数学式中括号用半形亦同为指引MOS:()。——HTinC23(留言) 2021年11月4日 (四) 00:59 (UTC)
- 再逐点回应:
- 我遇过的数学老师是没有谁斜着写字的,也没有教学生把字写斜的,如果这里面可以用noteTA我没意见。加减乘除我也不知道你说的什么连字暨减号,我用的是汉语输入法中的“+-×÷”,其他符号如“≈≡≠=≤≥<>≮≯∷±/∫∮∝∞∧∨∑∏∪∩∈∵∴⊥∥∠⌒⊙≌∽√”。--7(留言) 2021年11月2日 (二) 11:23 (UTC)
- (!)意见:这篇似乎有部分内容是翻译自英文维基的,请在讨论页加上{{translated}}模版说明--Wolfch (留言) 2021年11月1日 (一) 20:33 (UTC)
- (!)意见:“例如6就是完全数,因数分别是1、2、3、6且1+2+3=6。”这句话明显不对,应该是“....正因数分别是1、2、3、6....”,因为因数可以是负的,6的因数事实上有±1、±2、±3、±6共八个,并非只有阁下列出的这四个。阁下引用的来源也明言“Definition: A positive integer n is called a perfect number if it is equal to the sum of all of its positive divisors, excluding n itself.”,不知为何阁下忽视positive此字的存在。-游蛇脱壳/克劳棣 2021年11月2日 (二) 15:06 (UTC)
- (!)意见:条目名称错误,应为“梅森素数与偶完全数集合”方是。既然人类尚未完全排除奇完全数存在的可能性,那么内文的“梅森素数与完全数一一对应”就未必是事实,“梅森素数与偶完全数一一对应”或“梅森素数与已知的完全数一一对应”才是事实,所以条目名称错误。-游蛇脱壳/克劳棣 2021年11月2日 (二) 15:06 (UTC)
- 拒绝加入“偶”字,奇完全数只不过“理论上没有排除”,但人类根本没有发现,那么至少在这个结果有变化前完全数全部是偶数。拒绝为这种未来仅仅可能的发现变更。未来还“可能”发明时光机改变任何历史,怎么办?另外所谓因数问题,这可能属于所谓“精确”之争,单独讲“因数”,不讲“正因数”或“负因数”时仅指前者;“负因数”需要负字,“正因数”的正字可以省略,特别是在没有“负因数”三字对比的环境下,“因数”仅指自然数。--7(留言) 2021年11月2日 (二) 15:19 (UTC)
- 阁下是不是误以为在下要求把条目中所有的“完全数”都改为“偶完全数”?什么时候可以径称“完全数”,什么时候必须写明是“偶完全数”,阁下应该区分得出来。我也认为“人类已知的偶完全数”的“偶”字是多余的,但我依然不能同意“梅森素数与完全数一一对应”这样的叙述;依阁下的逻辑,我们是不是也能径称“费马质数只有5个”?您要反问我那不然第6个是什么,我也答不出来的,现在能确定为质数的费马数就是5个。至于“正因数”的问题,似乎真的因人而异,因此如果其他人没有意见,我也不会坚持。-游蛇脱壳/克劳棣 2021年11月2日 (二) 16:01 (UTC)
- 认同克劳棣的说法,未有人能证明“梅森素数与完全数一一对应”,该句不应在内文出现。也认同“梅森素数与偶完全数一一对应”或“梅森素数与已知的完全数一一对应”才是事实,但不认为条目名称需要改,因为可以理解成本列表拟涵盖将来倘发现的奇完全数。——HTinC23(留言) 2021年11月2日 (二) 22:01 (UTC)
- 现条目称“根据欧几里得部分证明、莱昂哈德·欧拉完全证明的欧几里得-欧拉定理,梅森质数与完全数一一对应”。显然,读者应当预期后半句为该定理的叙述,但该定理的叙述为“梅森素数与偶完全数一一对应”,故“梅森素数与偶完全数一一对应”方为有来源支持的叙述。条目现在的断言“梅森质数与完全数一一对应”为无来源支持的叙述。——HTinC23(留言) 2021年11月2日 (二) 22:05 (UTC)
- (~)补充:每个梅森质数都对应到一个完全数没错(如果M是梅森质数,则M(M+1)/2必定是完全数),但是否每个完全数也都对应到一个梅森质数,这至今是一个未解决的数学问题,既然主编用双射作内连,就应该保证双向都是已被证明为事实的命题,只有单向是不行的。而欧拉大师对此的贡献本来就是“一个偶数如果是完全数,则必定是XXXX(略)的形式”,他可没说一个整数如果是完全数,则如何如何。-游蛇脱壳/克劳棣 2021年11月3日 (三) 09:30 (UTC)
- 阁下是不是误以为在下要求把条目中所有的“完全数”都改为“偶完全数”?什么时候可以径称“完全数”,什么时候必须写明是“偶完全数”,阁下应该区分得出来。我也认为“人类已知的偶完全数”的“偶”字是多余的,但我依然不能同意“梅森素数与完全数一一对应”这样的叙述;依阁下的逻辑,我们是不是也能径称“费马质数只有5个”?您要反问我那不然第6个是什么,我也答不出来的,现在能确定为质数的费马数就是5个。至于“正因数”的问题,似乎真的因人而异,因此如果其他人没有意见,我也不会坚持。-游蛇脱壳/克劳棣 2021年11月2日 (二) 16:01 (UTC)
- 拒绝加入“偶”字,奇完全数只不过“理论上没有排除”,但人类根本没有发现,那么至少在这个结果有变化前完全数全部是偶数。拒绝为这种未来仅仅可能的发现变更。未来还“可能”发明时光机改变任何历史,怎么办?另外所谓因数问题,这可能属于所谓“精确”之争,单独讲“因数”,不讲“正因数”或“负因数”时仅指前者;“负因数”需要负字,“正因数”的正字可以省略,特别是在没有“负因数”三字对比的环境下,“因数”仅指自然数。--7(留言) 2021年11月2日 (二) 15:19 (UTC)
特色列表评选
[编辑]梅森素数与完全数集合(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数学,提名人:7(留言) 2021年11月1日 (一) 16:31 (UTC)
- 基础评选期:2021年11月1日 (一) 16:31 (UTC) 至 2021年11月15日 (一) 16:31 (UTC)
- 评选延长期:2021年11月15日 (一) 16:31 (UTC) 至 2021年11月29日 (一) 16:31 (UTC)
- 基础评选期结束时下次可提名时间:2021年12月15日 (三) 16:32 (UTC)起
- 评选延长期结束时下次可提名时间:2021年12月29日 (三) 16:32 (UTC)起
符合特色列表标准:提名人票。译自2021年10月31日通过的英语特色列表,个人认为应该符合标准。—7(留言) 2021年11月1日 (一) 16:31 (UTC)
- (!)意见:似乎要先清理梅森素数#梅森素数列表,方满足FL标准3(b)关于WP:内容分歧的要求。——HTinC23(留言) 2021年11月1日 (一) 18:21 (UTC)
- 我觉得不可能有这种规则提名A条目必须要修改B条目内容的规则。--7(留言) 2021年11月2日 (二) 10:13 (UTC)
- 说得好像WP:特色列表标准真的是太阳西升的产物一样。相近的内容大意大概保持一致应该要尽力而为,我在WP:VPD看到了其他内容分歧并导致编辑争议的例子。Sanmosa Ázijská Práca 2021年11月2日 (二) 23:44 (UTC)
- 我觉得不可能有这种规则提名A条目必须要修改B条目内容的规则。--7(留言) 2021年11月2日 (二) 10:13 (UTC)
- (*)提醒:请按MOS:I将变数字母改为斜体,按MOS:()将数学式的括号改成半形。(见上次DYK讨论。)至于减号用-抑或−(后者在维基百科的源码编辑器下方有),格式手册虽未明言,但按各地(包括中国大陆)数学出版物和维基百科惯例,恕不认为前者正确,还请改为后者。——HTinC23(留言) 2021年11月13日 (六) 19:26 (UTC)
- 不对,我搞错了,还有几个小时,这样的话我
吧,但是主编还是要解决上边的问题。ghren🐦吱吱吱...🔊 2021年11月16日 (二) 10:32 (UTC)符合特色列表标准
:1票支持,0票反对,1票无效,落选。--银の死神♠走马灯剧场祝你在乱流下平安 2021年11月30日 (二) 11:33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