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日本刀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已撤销的典范条目日本刀曾属典范条目,但已撤销资格。下方条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撤销资格的详细原因及改善建议。条目照建议改善而重新符合标准后可再次提名评选
条目里程碑
日期事项结果
2005年8月17日典范条目评选入选
2007年9月8日典范条目重审撤销
当前状态:已撤销的典范条目
基础条目 日本刀属于维基百科技术主题的基础条目扩展。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日本专题 (获评乙级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日本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日本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日本刀[编辑]

日本刀以其精湛的工艺和艺术感为世界所认同,本人参考了日语英语的文章,图片也大都是自己制作编辑。要是有不足的地方,还请大家不惜赐教。谢谢!--koko 16:19 2005年8月9日 (UTC)

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条目,不过如果要成为特色条目,建议在日本刀的历史和日本刀与日本文化(例如武士道等)的关系等方面再强。--Ffaarr 07:42 2005年8月10日 (UTC)
  • 列表性质的内容太多,而且日本刀的演化历史过于简单,还有日本刀的用法也应该介绍一下。总体来说,还是不够全面--百無一用是書生 () 09:16 2005年8月10日 (UTC)
  • 前半部分,制法那部分不错,可惜,后面几乎都是list。我觉得可以介绍点历史,比如宫本武藏(我对日本历史不太清楚,随便打个比方,见笑)大家可以看一下水浒传,里面并没有为了加长篇幅,就把水浒一百单八将的名号统统都罗列过来--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D Image:Nomorecommunism.gif 09:25 2005年8月10日 (UTC)
  • 谢谢你们的建议,我会根据你们的提议增加一些关于历史,和文化方面的内容。就文章后半部分的意见,我有一点想说明一下,可能大家有一种误解,认为日本刀就是一种武器,其实与其说是一种武器,不如说已经成为了一种工艺品。其之所以能被世界认同,主要在于他考究的工艺,刀本身有很多讲究,要想了解日本刀,了解其各个部位的特点是不可少的,这是日本刀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虽然可能感觉冗长,其实我列出来的还只是一部分。总而言之,我会继续努力改善的。谢谢!--koko 10:13 2005年8月10日 (UTC)
  • 我觉得应该再完善些--TingoChoo 解放Google条目 一起来翻译 (给我留言) 13:43 2005年8月10日 (UTC)
  • 赞同, 图文并茂,内容已经很丰富了。
  • 支持。建议再补充一些有趣的内容,如很多漫画爱好者关心的“村正”之类的问题。Douglasfrankfort2005/8/14
  • 赞同,如果能加上一些名刀的介绍就更好,--Zxeasy 12:39 2005年8月14日 (UTC)
  • 何不添加刀和菊这样的日本国民性的叙述呢?--junelee 00:19 2005年8月20日 (UTC)
    • 要是我没有记错的话,好像我看过有关于菊与刀的条目,而且菊与刀讲的是日本国民性,我认为和日本刀似乎稍微有点远。--koko 03:22 2005年8月22日 (UTC)

“日本刀”?“武士刀”?[编辑]

  • 我查了一下英文字典,Katana是“武士刀”。你觉得是叫“日本刀”还是“武士刀”好些呢?FoxAllan1020 05:05 2005年8月19日 (UTC)
  • 日语里的刀叫かたな(katana),以英语的习惯外来语通常就是用其发音,用日本刀并无不妥,虽然通常口语是用武士刀
  • 其实我也考虑过这一问题,中文里确实也把日本刀称为武士刀,但是武士刀一词在日语中并没有,或者说不常用。既然是日本的东西,我觉得尊重一下人家的习惯用法比较得体,日本刀一词也不影响懂中文的人理解。就如英语完全可以把日本刀称为Japanese sword,一样,英语条目中也是尊重日文习惯使用的Katana。我在前几天已经创立了武士刀的链接到日本刀。如果有什么问题,请来探讨。--koko 03:22 2005年8月22日 (UTC)


    • 在古代的日本称呼为“刀Katana”,或“剑tsuruki”,并没使用“日本刀”这个名称。
    • “日本刀”这个名称,来自北宋的诗人的欧阳修的“日本刀歌”看。在这个诗中,经常去日本购买的江浙商人当时已经称呼日本刀为宝刀,诗里歌诵刀的包装和美观。“日本刀歌”这首在中国已经失传却在日本存在的诗,可惜的是主题不是日本刀,不过,日本刀的美丽,在平安时代后期-镰仓时代初期已经被海外的喜好者所承认,被认为是出口货品的一种。
    • “日本刀”这个称呼是外国的刀剑是不同的,是指日本固有刀剑的总称,对日本人来说,名称的定义范围扩大是幕府的末期以后的事,在那以前用“打刀”“大刀”等小分类来称呼。
    • 另外,当初传入日本的中国刀是直刀,属于马战大型兵器,与后来的日本刀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与其说日本刀是中国传入,不如说是日本自己融合直刀与日本古代固有锻造技术之后,另外自己发明出日本刀,其中的野太刀还让戚继光有“长兵不捷,短兵不接,身多两断!”之叹,不得不模仿日本刀来造出倭刀。60.249.2.215 (留言) 2011年3月8日 (二) 16:01 (UTC)[回复]
    目前的条目完全没有与唐刀之间的比较跟渊源。日本文化有大半承袭自中国的唐朝文化,这点是连日本人自己都不讳而且欣于承认的。唐刀又与日本刀长得颇像(一直一弯)。唐刀本身正如唐文化本身,富有鲜卑五胡关中集团兵器的色彩,最古老的中原刀剑应该是不注重这种单刃、细刃的样式。目前的条目编法如果是为了意识形态(不管是叫作反大汉族主义还是反大中国主义)才故意不提唐刀(不管是提两者间有或没有关系),那么这个条目的格局是受限的。--118.170.100.59留言2023年4月21日 (五) 12:21 (UTC)[回复]

技术方面[编辑]

据我所知, 制刀技术也分为三个时段. 由最初的整块成型(开始会用土来做成不同的降温速度) 变成后来的两块成型(外面U字型的包着刃部) 到最后的三部分四块成型(这里文章的那种, 应该是正宗开始这么做, 村正发扬光大的)

资料比较充足的人可以试着增加一下这部分吗?

神话的搜寻者 17:24 2005年8月20日 (UTC)

刚刚删掉的部分[编辑]

怎么看都没有资料显示应该存在, 不单止日文和英文页都没有, 而且那个罗马拼音一看就知道是英文搞出来的. 根本就是有破坏者乱搞才加进去的. 神话的搜寻者 09:20 2006年12月4日 (UTC)


此刀源于五胡乱华时逃往日本的中原工匠,这些“舶来人”的功绩是不容置疑的。

鬼扯什么,中原人哪来的胆子敢去搭船赌运气看能不能飘到九百多公里外的日本?中国人怎么这么喜欢用穿凿附会的方式来捏造历史?莫非中国人一天不当别人的起源就活不下去?61.224.146.46留言2016年8月25日 (四) 10:08 (UTC)[回复]
不知道怎么回事,韭菜民的习惯吧。--Ss.228留言2022年10月10日 (一) 03:06 (UTC)[回复]
我是不知道有没有中原工匠漂泊到日本这回事,但台湾人不就是一大堆数百年前在大陆混不下去冒死漂船渡险海的中国人而来的?胆子没有吗?生活被逼到死胡同就有胆了。--118.170.100.59留言2023年4月21日 (五) 12:10 (UTC)[回复]

你好,佩刀这项日本文化日本历史影响日本人观念深远,佩刀对象应该不限于武士,自从明治天皇施政四民平等,除了日本军队,另外有日本警察是统一行使佩刀权,对于日本警察佩刀这部分并未描述,可否提供更多有关该部分讯息呢?谢谢。-yiken (留言) 2008年1月15日 (二) 07:28 (UTC)[回复]


品质[编辑]

低温炼钢法真的好吗?如果要劳动密集的话,现在只要用水压机就够了,难道现在不能用低温炼钢吗?

可见高温炼钢才是王道。

而且以水而不是油冷却常做成刀刃内部龟裂,所以在明治后常以油代水冷却,所以不能说古刀就是好的,可能是因为一些古刀没有流传来下,被夸大了锋利的程度。

Gx9900gundam (留言) 2008年9月16日 (二) 17:13 (UTC)[回复]

炼钢我很外行,但看起来要制造高温始终是比制造低温更难,因为这牵涉到燃料制造的火,温度够不够高,还有炉子能不能承受高温。高温炼钢的出现在某些方面一定是先进过低温炼钢。但我如果没记错,高温炼钢的结果是会倾向制造出软铁(纯铁),而不是含碳量更高、兼具弹性和坚硬的钢。--118.170.100.59留言2023年4月22日 (六) 08:45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日本刀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6月4日 (一) 02:17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