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驹胜藏
黑驹胜藏(黒驹 胜蔵,くろこまの かつぞう,本名:小池 胜藏(小池 胜蔵,こいけ かつぞう),1832年(天保3年)?- 1871年11月26日(明治4年10月14日))是幕末的侠客,尊王攘夷派的志士。
略历
[编辑]从出生到博徒时代
[编辑]山梨县知事天野久书(2010年9月拍摄)

黑驹胜藏是甲斐国八代郡上黑驹村若宫(现山梨县笛吹市御坂町上黑驹[1])的名主・小池嘉兵卫[2]的次子。
幼时期时,村内神座山上镇座的桧峯神社的神主・武藤外记于嘉永5年(1852年)开设的私塾・振鹭堂进修。胜藏后来参与尊皇攘夷运动,因此有人认为他受到武藤外记与藤太父子的国学思想影响[3]。
安政3年(1856年)7月时,胜藏离家出走成为竹居村(笛吹市御坂町竹居・笛吹市八代町竹居)中村甚兵卫的部下[4]。竹居村是上黑驹村的邻村,和上黑驹藏一样由石和代官管理,桧峯神社的神领也分布在此。竹居安五郎是中村甚兵卫的弟弟。
这段时间,甲斐国的甲府三井卯吉及其手下国分三藏、祐天仙之助势力强大,三井卯吉的势力与中村兄弟及鸭狩津向村的津向文吉等博徒势力对立。津向文吉以富士川的舟运为活动范围,并与骏河的清水次郎长结盟。
嘉永2年(1849年)时,津向文吉被捕,流放至八丈岛,脱离博徒间的抗争。此外,嘉永4年(1851年),竹居安五郎也被捕,远流至伊豆国的新岛。由此,甲斐国进入一个没有与三井卯吉及其手下国分三藏、祐天仙之助的势力对立的博徒的空白期。
嘉永6年(1853年)6月8日,利用美国的马修·佩里率领的舰队来到江户的时机,竹居安五郎从新岛逃离,回到甲斐并恢复势力。安政4年(1857年)正月,甲府发生三井卯吉被敌对的小天狗龟吉等流氓联合部队杀害的事件。黑驹胜藏在安政3年(1856年)7月成为中村甚兵卫的部下,双方建立同盟关系。由此,甲斐国展开竹居安五郎、黑驹胜藏与国分三藏、祐天仙之助的敌对结构的抗争。
胜藏作为中村家的有力部下,以上黑驹村户仓为据点,与国分三藏、祐天仙之助展开抗争,同时对抗探索安五郎的甲州代官及关东取缔出役的手代。文久元年(1861年)3月左右,胜藏在金川河原与国分三藏发生冲突[4]。此后,与国分三藏之间进行多次的冲突[5]。
胜藏与甲斐国外的骏河、伊豆、伊势的博徒建立深厚的关系,并与骏河的宫岛年藏、伊豆的赤鬼金平、大场久八以及伊势的丹波屋传兵卫结盟[6]。文久元年10月,在东海道的菊川宿(静冈县岛田市菊川)举行骏河的博徒清水次郎长与伊豆下田的赤鬼金平的手打式[5]。胜藏以金平派的身份参加这次手打式,并在此时与次郎长见面[5]。文久2年(1862年),竹居安五郎被石和代官所的手代捕获并死于狱中。胜藏将安五郎的手下集合在黑驹一家,以上黑驹村户仓为据点,作为甲州博徒的大头目,声名远播关八州。
文久3年(1863年)3月15日,胜藏袭击胜沼的祐天仙之助宅和国分三藏宅,但祐天迅速逃跑,三藏则用准备好的火枪击退胜藏一伙[4]。值得注意的是,三藏在此之后通常被认为失踪,但根据后述的新出史料发现,他在当地直到明治维新期间仍然活跃。
同年,胜藏进入东海道筋,袭击清水次郎长的势力范围,包括骏河岩渊河岸和兴津宿。5月10日,他在天龙川与次郎长、大和田友藏联合对峙,但未发生冲突而撤退[5]。同年6月6日,胜藏潜伏在三河国的博徒云风龟吉处所,但遭到次郎长的袭击,导致5名部下被杀[4]。
元治元年(1864年)4月回到甲斐,调达兵器和人员,虽然受到甲府勤番的注视,但在10月17日的夜晚,突袭了竹居安五郎的敌人犬上郡次郎所藏身的胜沼町等等力的万福寺,并且斩下郡次郎的首级[4]。杀害郡次郎后,接下来躲避官吏和敌对的博徒的追击,潜伏在御坂山地[4]。
庆应元年(1865年)7月,石和代官所进行大规模的山狩,黑驹胜藏逃往甲斐国外[4]。庆应2年(1866年)4月6日,荒神山的出入口发生事件。
世田谷领代官大场家文书中,保存有庆应2年6月的胜藏一党50名的人相书“关东御取缔叹愿甲州集盗人相书”,由此可见胜藏与大批手下游走于东海道。这份人相书中,胜藏自身仅被记载为“中等身长皮肤白皙(中丈にて色白し)”,并未充分传达其身体特征,但同行的兄弟和部下的出身、人相、年龄则详尽记载,因此是一份珍贵的史料[7]。
胜藏的明治维新
[编辑]
胜藏被认为受到尊皇攘夷的影响,高桥敏指出,上黑驹村的神主武藤家开设了受到尊皇攘夷思想影响的国学塾,可能对胜藏产生影响。根据‘元治甲子 官武通纪’[8]收录的元治元年(1864年)4月,甲府代官加藤余十郎对上黑驹村附近情势的调查报告中,记载胜藏与浪士共同计划占领甲府城的谣言。
胜藏离开甲斐后,与岐阜的水野弥太郎一起躲藏。
庆应4年(1868年)正月时,黑驹一家解散,并化名为“小宫山胜藏”[9],加入弥太郎的手下也加入的草莽队中的赤报队[10]。
胜藏虽然支持官军并参加戊辰战争,但赤报队却被新政府军视为“伪官军”而受到惩罚,队长相乐总三被处刑,水野弥太郎也被捕而狱中去世。因此,赤报队解散,胜藏在京都随行于四条隆歌的征兵七番队(后来改为第一游击队),并以“池田胜马”的化名自称。‘桧峰神社 武藤家日记’中庆应4年4月5日及同年4月28日的条目[11]记载胜藏上洛期间的情况,提到八王子的甲州屋与卫门的孩子,后来成为江户深川八幡的神主古屋家的养子,并在京都成为白川家的役人“古川但马守”。古川是胜藏的表亲,胜藏随行于四条隆歌的背景也可能与古川的关系有关。
庆应4年5月,经过骏府、江户,参加仙台战争。
戊辰战争结束后,在明治3年(1870年)的兵制改革中,胜藏所在的征兵七番队解散。根据‘山梨县史’(旧县史)明治3年(1870年)11月・明治5年(1872年)2月条记载,胜藏在此之前已返回甲斐,并向新政府请愿开采甲斐的黑川金山,开始相关事业[12]。黑川金山位于甲州市盐山上萩原,早在战国时代就已开发,但在江户时代初期采矿量减少,随后关闭。随后在明治4年(1871年)2月2日,胜藏因逃脱嫌疑被捕入狱,并于同年10月14日在山梨县甲府市酒折附近的山崎处刑场被斩首(“黑驹胜藏口供书”)。胜藏的处刑被认为是在秘密执行,但关于处刑日期,个人藏的“黑驹胜藏纸位碑”上记载的胜藏忌日与明治4年2月7日不同,推测胜藏在入狱时已经去世,因而被记入位牌[13]。
人物
[编辑]黑驹胜藏与那须信吾
[编辑]
1913年(大正2年)由甲州财阀的其中一位堀内良平所著的‘勤王侠客 黑驹胜藏’中,记载胜藏与与土佐藩的乡士那须信吾(1829年 - 1863年)之间的关系逸事。那须信吾是伯爵田中光显的叔父,加入土佐勤王党并在文久2年(1862年)5月6日与同伴一起暗杀土佐藩的参政吉田东洋。那须信吾此后逃亡至长州藩,在文久3年(1863年)8月17日参与大和国的天诛组之变,并于同年9月24日战死。
‘勤王侠客 黑驹胜藏’虽然是虚构作品,但却利用听取调查的成果来编写[14]。根据该书,文久2年(1862年)那须信吾化名为“石原几之进”拜访胜藏,并在同年9月之前居住在胜藏处,促使胜藏参加天诛组之变[15]。根据该书,田中光显读完该书后,对那须信吾的足迹变得明朗表示高兴,并于1926年(大正15年)1月10日拜访静冈县蒲原的田中,获得田中的感谢[16]。当时田中被要求协助完成自1918年(大正7年)起在国民新闻上连载的‘近世日本国民史’,这亦成为堀内通过田中将甲州财阀的根津嘉一郎与德富苏峰联系在一起的契机[17]。
黑驹胜藏的肖像
[编辑]位于山梨县笛吹市御坂町上黑驹的黑驹胜藏的菩提寺称愿寺里保存着胜藏的肖像画。胜藏的肖像尺寸为纵86.9公分,横56.3公分[18]。年代不详,但轴的背面书写着“寄进 为菩提勤王侠客黑驹胜藏之”,强调胜藏与天皇的关系[19]。
另一个“胜藏”
[编辑]根据‘坂田家御用日记’,在安政4年(1857年)正月,甲府发生竹居安五郎和黑驹胜藏的敌对势力三井卯吉被对立的博徒联合部队杀害的事件,而卯吉的杀害犯之一是和泉村(南阿尔卑斯市)的无宿“胜藏”,但这被判定为与黑驹胜藏是不同的人[20]。
此外,八代郡夏目原村(御坂町夏目原)的河野家资料中有一份题为“口上”的信件,日期为年未详的“寅之极月二十六日(寅ノ极月廿六日)”,宛名为上黑驹的正觉院,发信者为同村的卖主“胜蔵”。内容是“身代金之义(身代金ノ义)”。
“口上”与“舌代”、“口演”一同在近世期的山梨县地域文书中多次出现,并且多次使用“一寸”一词,因此被认为是传达原本应以口头方式传达的简易内容的文书性质[21]。髙桥修将其定义为“一寸状(ちょっとじょう)”,并且将频繁交流的一寸状范围定义为“一寸状圏”,约为半径5-6公里[22]。
河野家资料“口上”中所记载的“上黑驹之胜藏”是否与黑驹胜藏为同一人物正受到重视[23],然而夏目原村位于上黑驹村的“一寸状圏”范围内,此外,竹居安五郎的竹居村和黑驹胜藏的部下纲五郎的盐田村(笛吹市一宫町盐田)也都包含在“一寸状圏”之内,因此,“一寸状”的分析在考察胜藏等博徒的活动时值得关注[23]。
新发现的史料中的胜藏
[编辑]2013年(平成25年)在山梨县立博物馆举办的企划展‘黑驹胜藏对清水次郎长-时代的流氓们-’展览中,透过调查活动,发现关于胜藏的新史料。
这是八代郡夏目原村(笛吹市御坂町夏目原)的河野家传来的“河野家资料”中的两通文书“无宿胜藏・纲五郎动静ニ付书置”(为了方便起见,这两份文件以“A”、“B”称呼)[24]。虽然没有年记和署名,但被认为是由河野家当主所作成的文书[25]。内容上两通皆相同,传达胜藏和他的部下纲五郎潜伏在与胜藏结盟的骏河宫岛年藏(重太郎)处的情况。两通和纸都使用小尺寸的粗劣纸张,这被认为是为了记载秘密事项的目的[25]。
根据两份文书,胜藏和纲五郎在年不详的8月左右访问宫岛,纲五郎的亲戚上黑驹村的友吉也随行。
二通的文件内容几乎相同,但A文件更详细地记录情况,并在末尾注明是由友吉的妻子所述。因此,A文件被认为并非写给特定人物,而是以备忘录的形式存在[26]。另一方面,B文件的内容则较为简略,只记载潜伏地点的情报提供者。
此外,这两份文件中均记载“上黑驹村新宿 又次郎”的名字。又次郎这位人物曾在元治元年(1864年)被提及于‘官武通纪’,当时曾流传胜藏计划夺取甲府城的谣言,而又次郎则被记载为上黑驹村的百姓,被认为是胜藏的协力者。基于这些事实,髙桥修指出,黑驹胜藏之所以能在各地出没,与清水次郎长展开抗争,并在明治维新时期与浪人建立深厚关系,最终加入赤报队,其背后的背景正是因为像“又次郎”这样的村民在地方上提供大量支援[27]。
在‘黑驹胜藏对清水次郎长’展览所进行的调查中,也从同属“河野家资料”中发现关于与胜藏敌对的国分村人物的国分三藏的全新史料。过去,国分三藏自元治元年(1864年)遭受胜藏袭击后便被认为失去消息,但根据“河野家资料”显示,三藏在庆应3年(1867年)时,曾担任石和代官领的一之宫村与田安家的中尾村间纷争的仲裁人。一之宫村方面是由居住于同为石和代官领的夏目原村、并担任郡中总代的河野家当主负责提出仲裁请求;而中尾村方面则是由具备田安家目明身份的三藏出面进行仲裁,以期解决争端。由于此原因,河野家当主与三藏之间呈现对立关系。至于这场纷争的最终结果,由于史料有限,目前仍不清楚。
黑驹胜藏与国分三藏自文久元年(1861年)左右起便展开激烈的抗争。而根据新出史料的发现,在村落间的纷争中,三藏与河野家当主存在敌对关系,而胜藏则与河野家加深交流。由此可见,博徒间的冲突其实是与地方社会中村落之间的纷争相互连动并一同发展的[28]。
有关描写胜藏的作品
[编辑]在同一时代描写胜藏的文学作品中,有一本由甲斐地区书商“甲西八泷板”出版的‘甲州黑驹胜藏评判くどき’。该作品记录胜藏投奔岐阜的水野弥太郎、改名为池田胜马,并加入官军的过程[29]。有关“甲西八泷板”的详细情况尚不明,但据推测,此书商曾出版如记述庆应2年(1866年)所发水灾的‘新版出水くどき’等作品,并被认为是设立于与富士川舟运相关、即今日南阿尔卑斯市一带的书商[29]。
近代描写胜藏的正式评传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堀内良平于1943年(昭和18年)由“军事界社”出版的‘勤王侠客 黑驹胜藏’(又称‘胜藏传’)。堀内与胜藏同为上黑驹村出身,曾担任山梨县议会议员及众议院议员,并创办富士山麓电气铁道(即今日的富士急行),是一位实业家。堀内在撰写‘胜藏传’时进行当地的访谈调查,因此书中记载许多现今已难以取得的珍贵资讯。而在此之前的1924年(大正13年),‘都新闻’曾连载松田竹之嶋人所著‘黑驹的胜藏’,该作品的出版据说是堀内良平主动向松田提出请求,并提供相关资料所促成的。
此外,有一部描写胜藏的小说作品为子母泽宽的‘富岳二景-次郎长与胜藏’。子母泽宽曾在撰写‘胜藏传’时,陪同堀内良平参与调查工作。此作品以胜藏为主角,以富士山为中心,对比描绘他与清水次郎长之间的对峙。该小说自1965年(昭和40年)4月25日至同年10月15日,于‘读卖新闻’连载共172回。原标题为‘次郎长与胜藏’,单行本由东京文艺春秋新社出版。
战后,结城昌治创作小说‘处以斩刑-甲州游侠传-(斩に処す-甲州游侠伝-)’,于1971年(昭和46年)自‘周刊朝日艺能’55月6日号起至12月21日号连载。这部作品打破传统上‘善人清水次郎长、恶人黑驹胜藏’的定型观点[30]。1972年(昭和47年)1月由德间书店出版成单行本,1978年(昭和53年)由角川书店推出“角川文库”版本,2000年(平成12年)则由小学馆出版“小学馆文库”版本。
其他关连作品
[编辑]- 在描写安五郎年轻时的电视剧‘甲州游侠传 俺是吃安(甲州游侠伝 俺はども安)’中,黑驹胜藏以手下身份登场。
- 由萩原健一主演的电视剧‘风中的那个人’(1973年)则是一部以胜藏视角描写的“异色作”(原作为前述的‘富岳二景-次郎长与胜藏-’(子母泽寛・作))。
- 今川德三‘万延水浒传’-描写吃安在狱中死亡以及胜藏为他复仇的情节。
- 电视剧‘龙马来啦!’(1996年)中,胜藏被描绘为坂本龙马的熟人,第6集中与次郎长一家对峙,并在龙马等人协助下化解冲突(此剧风格偏向喜剧,与浪曲或小说中的胜藏形象完全不同)。胜藏由演员相岛一之饰演。
- 本宫宏志‘幕末红莲队’-以“黑驹村的胜藏”之名登场,其中也涉及赤报队相关情节。
- 爱川钦也导演、改编、主演的电影《黑驹胜藏 被明治维新欺骗的男人》(2011年)。
- 木内一裕‘喧哗猿’(讲谈社、2013年) ISBN 978-4-06-218435-9
饰演黑驹胜藏的演员
[编辑]- 清水次郎长(1971年、富士电视台) - 露口茂
- 风中的那个人(1973年 - 1974年、TBS电视台) - 萩原健一
- 时代剧Special清水次郎长系列(1981年 - 1983年、富士电视台) - 名和宏
- 次郎长三国志东海道的暴坊(1988年、朝日电视台) - 中村嘉葎雄
- 次郎长三国志(1991年、东京电视台) - 山城新伍
- 清水次郎长物语(1995年、富士电视台) - 石桥莲司
- 次郎长三国志 二十八人众喧哗旅(1998年、朝日电视台) - 石立铁男
- 次郎长三国志(2000年、东京电视台) - 风间杜夫
- 次郎长 清水的次郎长维新传(2010年、东京电视台) - 佐野史郎
参考文献
[编辑]- ‘博徒的活动与近世甲斐国的社会经济特质 山梨县立博物馆 调查・研究报告6’山梨县立博物馆、2013年
- 髙桥修“甲州博徒抗争史论-与关于三井卯吉・国分三藏・黑驹胜藏的新出资料对话-”‘山梨县立博物馆 研究纪要 第7集’山梨县立博物馆、2013年
- 髙桥修“舌代・口演・口上论-山梨县立博物馆收藏的“一寸状”与对话-”‘山梨县立博物馆 研究纪要 第4集’山梨县立博物馆、2010年
- 猪野健治‘极道与日本人’(筑摩书房、1999年) - ISBN 4480034846
- 堀内良平‘勤王侠客黑驹的胜藏’
- 今川德三著・子母泽寛编‘甲州侠客传’(人物往来社、1968年)
- 堀内万寿夫“子母则寛的描绘甲州黑驹的胜藏-明治维新的背景下”‘甲斐路 No.89’山梨乡土研究会、1998年
- 高桥敏‘博徒的幕末维新’(筑摩书房、2004年) - ISBN 4480061541
- 加川英一‘黑驹胜藏’新人物往来社、2007年
- 原祥“日记资料中窥见博徒黑驹胜藏自文久元年以后的动向”(‘甲斐(145号)’山梨乡土研究会、2018年)
注释
[编辑]- ^ 上黑驹村在石和代官的统治下,村子税收1220石以上。村子分为上组和下组,胜藏的小池家属于下组。上黑驹村是甲州街道从石和宿(笛吹市石和町)分岔,经富士东麓通往骏河国的镰仓街道的传马宿。过去曾发生武田氏灭亡后,为了争夺对甲斐的控制权,北条氏政的军队与德川家康的军队之间爆发黑驹之战(天正壬午之乱)。
- ^ 山梨县立博物馆收藏的上黑驹村村役人渡边家的文书(“渡边家文书”)中包含嘉兵卫书简等,并且作为显示嘉兵卫与胜藏、竹居村的中村家之间关系的文书群而受到关注。
- ^ 高桥敏‘博徒与明治维新’
- ^ 4.0 4.1 4.2 4.3 4.4 4.5 4.6 ‘黑驹胜藏对清水次郎长’、p.29
- ^ 5.0 5.1 5.2 5.3 ‘黑驹胜藏对清水次郎长’、pp.22 - 23
- ^ ‘黑驹胜藏对清水次郎长’、pp.19 - 20
- ^ ‘甲斐(145号)’
- ^ ‘调查・研究报告6’I - 9
- ^ “小宫山胜蔵”的化名,堀内良平在‘勤王侠客黑驹胜藏’中记载原甲府勤番士小宫山嘉兵卫作为胜藏的父亲的用人,与小池家相邻,而胜藏因为与嘉兵卫有交流,如学习剑术,因此以小宫山姓为名的传说。
- ^ “丸山梅夫 日记”庆应4年正月15日条、‘调查・研究报告’I-14、“庆应4年正月 加纳宿熊田助右卫门 御用日记”庆应4年正月19日条、‘调查・研究报告’I-15
- ^ ‘调查・研究报告’I-16・17
- ^ ‘博徒的活动与近世甲斐国的社会经济特质’、p.14
- ^ 髙桥“甲州博徒的史料论”‘博徒的活动与近世甲斐国的社会经济特质’、p.24
- ^ ‘博徒的活动与近世甲斐国的社会经济特质’、pp.6 - 7
- ^ ‘博徒的活动与近世甲斐国的社会经济特质’、p.9
- ^ ‘博徒的活动与近世甲斐国的社会经济特质’、p.8
- ^ ‘博徒的活动与近世甲斐国的社会经济特质’、pp.8 - 11
- ^ ‘黑驹胜藏对清水次郎长’、p.30
- ^ ‘黑驹胜藏对清水次郎长’、p.5
- ^ 髙桥(2013)、p.20(81)
- ^ 髙桥(2010)、p.20(93)
- ^ 髙桥(2010)、p.20(93)、p.29(85
- ^ 23.0 23.1 髙桥(2010)、p.32(81)
- ^ ‘调查・研究报告6’I - 8
- ^ 25.0 25.1 高桥(2013)、p.15(86)
- ^ 高桥(2013)、p15(86)
- ^ 高桥(2013)、p.16(85)
- ^ 高桥(2013)、pp.16(85) - 17(84)
- ^ 29.0 29.1 ‘博徒的活动与近世甲斐国的社会经济特质’、p.22
- ^ 小学馆版‘处以斩刑(斩に処す)’p.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