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顾品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顾品珍
出生1883年
 清朝云南昆明
逝世1922年3月20日(1922岁—03—20)(38—39岁) 
 中华民国云南省宜良县鹅毛寨
效命 中华民国
军种 中华民国陆军
服役年份1904—1922
军衔 上将(追晋)
部队陆军第14师
在川靖国军第一军
统率陆军部队
参与战争重九起义
护国战争
护法战争

顾品珍(1883年—1922年3月20日)莜斋,云南昆明人,清末民初将领,滇军重要领导人之一。

生平[编辑]

顾品珍出生家庭为昆明的中药商间中医,家境优裕。因此在年幼时顾品珍有能力接受学校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顾品珍留学日本,先是进入弘文学院学习日文,光绪三十年(1904)进入东京振武学校进行基础军事教育,并成功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留学生班队,为第6届骑兵科。在日本留学期间,顾品珍为革命思想所倾倒,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光绪34年(1908年),顾品珍毕业,在宣统元年(1909)返回家乡云南,出任云南陆军讲武堂兵学教习兼骑兵监督。

宣统3年(1911年)10月30日,蔡锷唐继尧率领云南暂编陆军第十九镇发动昆明重九起义。顾品珍响应起义军部队,其率领讲武堂骑兵学生夺取巫家坝的骑兵部队驻地,夺取战马与军火后率部队冲击昆明城,使起义军得以从占领的小西门进入城内,控制省会,战役中顾品珍和清军骑兵交战负伤。革命成功后,云南军政府成立,顾品珍出任参谋部第五部(主管辎重弹药)部长。

由于四川起义军战况胶着,云南方面得到大汉四川军政府请求支援,派遣援川军出征。顾品珍编入谢汝翼率领的援川军第1梯团担任参谋长。由于援川军的加入导致原本有余力维持胶着的清军战况转坏,四川边务大臣,前四川总督赵尔丰遭到起义军给擒获,后遭斩首。作战胜利后,援川军返回云南,顾品珍升任骑兵团团长。

民国二年(1913年)秋,任云南陆军第2师代师长,民国三年(1914)3月,升任云南陆军第1师师长。民国四年(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顾品珍任护国军第1军第3梯团团长,追随蔡锷出征四川。在泸州战斗等一系列四川省内战役中,顾品珍勇敢战斗,立下军功。1916年6月,袁世凯病死后副总统黎元洪接任,取消帝制,护国战争结束。护国军在战争结束后开始改组。蔡锷升任四川督军四川省省长,追随蔡锷部队的第3梯团则增编升格为四川陆军第6师,顾品珍任师长兼成都戍卫司令。12月升任陆军中将。由于蔡锷在1916年11月猝逝,顾品珍又重新与唐继尧恢复合作关系。

民国六年(1917)4月28日,顾品珍指挥的四川陆军第6师被北京国民政府改编由中央直辖,称为陆军第14师,顾品珍续任师长[1]。同年因7月北京政治政变后而出现了护法运动,支持护法派的唐继尧脱离北京政府统治,组建靖国联军,与其同盟的顾品珍也放弃了北京政府的职衔,14师更名为“在川靖国军第一军”,顾品珍升任军长,在川靖国军与亲北京的川军在四川省内多度爆发交战。北京政府为了处理靖国军,由吴光新担任四川查办使结合亲北京政府的四川督军刘存厚试图驱逐反叛军。面对北京部队,顾品珍与在川靖国军第二军(军长赵又新)、四川靖国军(总司令熊克武)联军击败了吴光新与刘存厚联军,靖国军与北京政府在四川的战争是在民国七年(1918)2月20日,由川东护国第一支队(队长颜德基)、贵州陆军第2师(师长袁祖铭)、四川陆军第2师(师长石青阳)、第5师(师长吕超)进入成都告终。在川靖国军第一军在战胜后继续在四川省内邻近成都的资阳县简阳县资中县内江县等地驻扎。

护法运动结束后,熊克武并不乐见云贵军队持续在四川存在,他提出“川人治川”的口号,增强自身军力之余也以政治诉求计划驱逐滇军黔军。两军的冲突始于民国九年(1920)3月,唐继尧宣布撤销熊克武的职务,其职务由刘湘接任。5月,唐下令在川靖国军与黔军联合驱逐熊克武,顾品珍被任命为“追击总司令”,川军后来集结反击,在川靖国军第一军在成都遭到击退,第二军在泸州市被击败时其军长赵又新遭击毙,由于态势不利于己方,顾品珍下令部队撤退回云南,驻防毕节市昭通市,唐继尧任命顾为云南东防督办。顾品珍回到云南时,滇军士官邓泰中杨蓁金汉鼎等人不满唐继尧频繁用兵。1920年末,他们秘密集会,决定迅速发动兵变。杨原来是顾的亲信,报告顾这些决议,顾也决心发动倒唐兵变。那时,靖国军第8军军长叶荃突然发动兵变,可是唐继尧已经察知叶的企图,轻易地击败了叶。对顾来说,叶的兵变是完全偶然的事情,但顾掌握了绝好的机会。

民国10年(1921年)2月,顾亦发动倒唐兵变。唐继尧则没能料想到顾品珍会叛变,急忙逃赴香港,通电下野。兵变成功后,顾品珍被推派为滇军总司令。同年4月20日周钟岳辞去省长职务,顾品珍在金汉鼎等人的提议下,于4月23日兼任省长。同年12月,顾品珍支持孙中山北伐,1922年1月,任云南讨贼军总司令。同年2月,唐继尧除了寻求旧部下支持,也向驻广东的滇军寻求援助。顾品珍虽告知孙中山企图拦截,但无兵力的孙中山最终无力阻止驻广滇军回滇。顾品珍迎击唐军。起初,顾军的数量超过唐军,但顾军发生内讧,统率困难。3月20日,顾品珍驻宜良鹅毛寨时,支持唐的云南土匪吴学显率军突袭顾品珍的指挥部。在混乱中,包括警卫营营长、参谋长等核心亲信接连遭到射杀,顾品珍也中弹身亡[2],享年39岁。民国12年(1923年),孙中山追赠顾品珍为中华民国陆军上将。

注释[编辑]

  1. ^ 命令 (PDF). 政府公报. 1917-04-29, (466号) [2023-08-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07). 
  2. ^ 李希泌《顾品珍》第403页记载,顾品珍“用手枪自戕”。

参考文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