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县道117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华民国县道117号
地图
中华民国县道117号的路线图
道路信息
管理
长度42.814公里(26.603英里)
历史 乡道103甲线(1961年-1975年)
共线
限制车速限制:最高50公里每小时
  • 起点
  • 终点
  • 主要结点
起点新竹县新丰乡埔和
主要交汇处
终点新竹市香山区内湖
地点
地区台湾
公路系统

县道117号(埔和-内湖),北起新竹县新丰乡埔和,南至新竹市香山区内湖,全长共计42.814公里(交通部公路总局资料)。

历史沿革

[编辑]

日治时期

[编辑]

日治时期早期,现在县道117号凤山崎路段的一部分曾是“纵贯道”(现省道台1线)路线;另外新埔镇犁头山经竹北市六家至新竹、新竹至茄苳交流道等路段的道路于日治时期均已存在[参 1]

第一次公路普查(1961年)

[编辑]

公路法实施后,公路主管机关将全台各等级公路予以编号。当时的县道117号为“新竹-丰原”全长82.51公里,另新丰乡埔和至新竹间路段为采县道编号之“重要乡道”103甲线“埔和-新竹”长26.125公里[参 2]。后县道117号苗栗县头份镇(现头份市)尖山至台中县丰原镇(现台中市丰原区)58.531公里路段于1974年升格为省道台13线,县道117号配合缩短为“新竹-尖山”长22.773公里[参 3]

第二次公路普查(1976年)

[编辑]

县道117号降编为采县道编号之“重要乡道”117线,终点改至新竹县香山乡(现新竹市香山区)内湖[参 4](内湖至尖山路段改编入省道台13线[参 5]),乡道103甲线解编并全线改编入乡道117线。改编后之乡道117线名称为“埔和-内湖”,里程为38.901公里。

近年改变

[编辑]
  • 2001年3月16日,交通部公告调整“台湾地区县道公路系统”[参 6],将117线恢复为县道,唯此公告中“埔和-内湖”里程数只有10.731公里。另此次调整后县道117号湖口乡老湖口新埔镇义民庙路段亦确定为原乡道竹9线部分路段(湖口乡铁骑路、胜利路一二段)接新埔镇新湖路,再接乡道竹14线并短暂共线(新埔镇义民路三段,新湖路至褒忠路口)[参 7][1]
  • 竹北市新辟之自强北、南路全部完工后,县道117号竹北市路段舍嘉兴路旧线,改行自强北、南路;新竹市路段亦舍千甲路、水源街旧线,改行新辟之慈云路接光复路一段与县道122号共线[参 7]
  • 2012年11月9日,交通部公告将县道117号员山子路段改行外环道,新湖口路段改行外环道成功路、达生路[参 8],调整后的县道117号全长42.407公里。

行经行政区域

[编辑]
县市 乡镇
市区
地点 里程
(km)
交会道路 备注
新竹县新丰乡埔和0.000台15线
竹1线
公路起点
竹1线起点
后湖(地区道路)
竹1-2线竹1-2线终点
青埔子(同上)
后湖(地区道路)
员山竹2-1线竹2-1线终点
湖口乡和兴竹107线竹107线终点
三脚寮(地区道路)
 德盛桥
(地区道路)
新湖口7.350竹7线竹7线起点
 达生陆桥 跨越纵贯线北段竹109线
竹109线仅设北出南入
竹10线竹10线起点
上北势竹8线竹8线起点
 环中桥
中北势竹12线竹12线起点
 如员桥
老湖口10.395台1线与台1线共线起点
竹13线
台1线
竹13线起点
 湖南桥
南势11.065台1线与台1线共线终点
上番子湖
中番子湖(地区道路)
竹高屋(地区道路)
 凤山桥
7.350竹5线竹5线终点
新埔镇枋寮竹14线与竹14线共线起点
18.340竹14线与竹14线共线终点
 褒忠大桥 跨越凤山溪[参 9]:15页,B7格
犁头山19.700市道118号
竹北市犁头山下(地区道路)
安溪寮(地区道路)
 延北桥
界址(地区道路)
芒头埔19.700县道120号
鹿场竹22线[2]
六家(地区道路)
22.7 经国大桥[3] 跨越头前溪[参 9]:55页,E4格
新竹市东区 竹科交流道23.350台68线
九甲埔(地区道路)
埔顶25.400县道122号与县道122号共线起点
新竹交流道25.900国道一号
县道122号
埔顶县道122号
赤土崎县道122号
 光复桥
东势27.800县道122号与县道122号共线终点
新竹市区(地区道路)
 振兴桥 跨越客雅溪[参 9]:63页,E5格
客雅32.100(地区道路)
青草湖(地区道路)
 中兴桥 跨越客雅溪[参 9]:75页,C6格
柴桥33.700(地区道路)
石碎仑(地区道路)
香山区香山坑0
(地区道路)
茄苳交流道35.850国道三号
香山坑36.400(地区道路)
茄苳湖
卓仔(地区道路)
42.407 大湖桥 跨越粟仔坑[参 9]:93页,D5格
 下茄苳湖桥 跨越粟仔坑[参 9]:93页,D3格
大湖(地区道路)
内湖42.814台1线公路终点
  •       共线
  •       半套匝道

沿线路名

[编辑]

沿线设施与景点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依据1964年“台湾省省道暨重要县乡道公路编号路线手册”所绘,乡道103甲线于老湖口至义民庙路线为穿越陆军湖口营区,1976年改编为乡道117线后路线未变动,1980年代“台湾省五万分之一公路分区路线图”亦绘有此路线。但此条路线已被营区阻断。
  2. ^ 此处相交之竹22乡道为县道120号旧线,2012年11月9日交通部公告县道120号改行竹北市光明六路时改编。
  3. ^ 经国大桥曾经改建,在改建后到慈云路开辟之前,曾有一段时间是断头桥,但仍有匝道可间接通往桥下的千甲路。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台湾堡图(大正版) (国土测绘图资服务云线上查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台湾总督府, 1921-1928.
  2. ^ 公告臺灣省縣鄉道及專用公路路線里程表(續). 政府公报资讯网. 台湾省政府. 1966-08-11 [2009-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3. ^ 公告63年度臺灣省公路及道路里程表、公路里程增減一覽表及公路系統異動表. 政府公报资讯网. 台湾省政府. 1975-05-21 [2008-04-22]. [失效链接]
  4. ^ 公告「65年度臺灣省公路資料統計表(續)」. 政府公报资讯网. 台湾省政府. 1977-09-12 [2008-03-05]. [失效链接]
  5. ^ 檢送「臺灣地區省縣道及重要鄉道公路路線系統表」1份. 政府公报资讯网. 台湾省政府. 1986-11-21 [2010-05-03]. [失效链接]
  6. ^ 公告調整「臺灣地區縣道公路系統」. 政府公报资讯网. 交通部. 2001-04-15 [2001-07-25]. [失效链接]
  7. ^ 7.0 7.1 国土测绘图资服务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内政部国土测绘中心.
  8. ^ 交通部公告新竹縣縣道115線、縣道117線、縣道118線及縣道120線路線及里程調整案。. [2017-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0). 
  9. ^ 9.0 9.1 9.2 9.3 9.4 9.5 9.6 姚霞芬 (编). 新竹市精密地圖集(2009~2010年版). 新竹市: 新竹市政府. 2009年6月. ISBN 9789860069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3)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