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墨仙人
![]() |
名画琳琅 册 宋梁楷泼墨仙人 | |
---|---|
![]() | |
艺术家 | 梁楷 |
年份 | 宋朝 |
类型 | 纸本水墨;册页 |
尺寸 | 27.7 cm × 48.7 cm(10.9英寸 × 19.2英寸) |
收藏国家/地区 | ![]() |
收藏地 | 台北市国立故宫博物院 |
登录号 | 故画001292 |
网址 | 国立故宫博物院器物典藏资料检索系统 |
《泼墨仙人》为南宋画家梁楷(活动于13世纪上半叶)所绘人物画,是其“减笔画”与“泼墨人物”风格的代表作品之一,现为《名画琳琅册》之第二幅。此作以泼墨笔法表现一位醉态仙人,画风简劲洒脱,富含禅意,为中国古代人物画发展史上的重要作品,亦深刻影响日本禅画。[1]
作者简介
[编辑]梁楷,字不详,自号“梁风子”,山东东平人,活跃于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寓居钱塘(今浙江杭州)。曾任画院待诏,获赐金带而不受,传说将金带挂于画院而去,性情恬淡洒脱,嗜酒自乐。其画风奔放简劲,自创“减笔画”风格,对后世特别是日本禅宗画家影响深远。
画作内容
[编辑]《泼墨仙人》描绘一位坦胸露腹、醉态可掬的仙人,步履蹒跚,面带微笑。画中人物的头部与五官以细笔钩描,衣裙与动势则以纵笔水墨挥洒而成,笔法豪放潇洒,充分展现醉仙神态。
画面笔墨淋漓,笔简形具。根据清代乾隆帝题诗内容,画作可能以仙人宴后酩酊之态为主题而得名。人物形象亦与禅宗散圣或“醉僧”、“寒山拾得”等禅意人物类型相似,暗含佛道双修之精神寓意。[2]
艺术特色
[编辑]此作为梁楷“减笔画”风格代表之作,具备以下特征: 头部:细笔描绘,神情生动。 衣裙与动势:水墨泼洒,笔势潇洒不拘。 减笔逸格:省略细节,以简驭繁,形神兼备。 禅意表现:以形传神,暗寓佛道意境。 《泼墨仙人》之技法脱胎于贾师古传统人物描绘,并加以突破,形成泼墨与细描融合的新风格。元代画论家夏文彦评其画风“青过于蓝”,可见梁楷技艺之高超,且后世多有摹本流传。[2]
影响与评价
[编辑]梁楷的泼墨人物画受到日本禅宗僧俗极大喜爱,影响包括日本室町时代的禅画与水墨人物画风。其减笔表现手法不仅为人物画开创新局,也在艺术史上奠定极高地位。
《泼墨仙人》虽有摹本之说,但其笔法与神韵展现出的时代特色与画家巧思,无疑为研究中国人物画转型与宋代写意人物风格的珍贵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