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李常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常嫔李氏,葬于金山皇族园寝,明朝嘉靖帝

生平

[编辑]

李氏的出生、入宫及去世时间均待考,《明世宗肃皇帝实录》未有册封或追封李氏为常嫔的记载。嘉靖二十四年九月,李拱辰的儿子李应时上奏进献李敬嫔之二妹。礼部覆议是否准许选进,嘉靖帝下旨曰:“着查照前例进入”。随后,礼部上奏请求选定进献的吉日,但未获得嘉靖帝的旨意。李应时等人多次上奏请求进献李敬嫔之二妹,礼部根据先前的旨意,指示他们继续等待。嘉靖二十五年十一月十五日,李拱辰因未得到嘉靖帝明确的旨意,于是“自造黄旗二面、大红段一幅”,上面写着“屡奉圣旨九次”等字样,与他的儿子李应时、李应龙亲自带到礼部,当堂声称要在当月二十日冬至节日按照前例进献女儿。礼部查阅以往选取女子的惯例,发现必须经过内外多次挑选,从众多候选者中选出年貌合适的女子,然后才会将她们引进宫中。礼部考虑到李拱辰曾多次上奏请求,甚至坚持要在冬至日进献女儿,担心到时无法阻止他,于是上奏请示嘉靖帝的旨意,并建议令钦天监另选吉日让李氏的父母将她送至东华门,由内夫人引入宫中,让内夫人及女官在宫内进行挑选,确认合适之后,再演习礼数,等待嘉靖帝的引见。就此事,嘉靖帝下旨曰:“准于冬至庆宴日,着自东华门入,供馔、赏赐俱照前例行”[1]。傅维鳞撰《明书》称李敬嫔之妹为“夫人李氏”[2],未知李常嫔与《明书》中的“夫人李氏”是否为同一人。目前仅知李常嫔最晚在《宛署杂记》成书时(1593年)已经去世,葬于金山皇族园寝[3]崇祯年间太常寺所辑的《太常续考》称德妃张氏徽妃王氏庄嫔王氏惠嫔韦氏常嫔陈氏、常嫔李氏、裕嫔王氏七人各为一墓[4]

参考文献

[编辑]
  1. ^ 俞汝楫编《礼部志稿》,卷六十一,清乾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徐学聚撰《国朝典汇》,卷十,明天启四年徐与参刻本。
  2. ^ 傅维鳞撰《明书》,卷二十一,清光绪五至十八年定州王氏谦德堂刻畿辅丛书汇印本:“夫人李氏与敬嫔,皆延津李拱臣女,次第献入”。
  3. ^ 《宛署杂记》:“庄嫔王氏、惠嫔韦氏、常嫔陈氏、常嫔李氏、裕嫔王氏、怀嫔王氏、御嫔黄氏、宛嫔赵氏、常嫔马氏、常嫔刘氏、常嫔杨氏、常嫔张氏、康嫔刘氏、常嫔傅氏、常嫔张氏、常嫔刘氏、昭嫔张氏、常嫔武氏、宁嫔郭氏、静嫔田氏、安嫔孟氏、丽嫔宋氏、和嫔任氏、常嫔高氏、常嫔王氏,以上二十六位俱葬金山”。
  4. ^ 《太常续考》,卷四,清乾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