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戏院
大华戏院 | |
---|---|
The Majestic | |
![]() 2018年10月的大华戏院 | |
曾用名 |
|
概要 | |
状态 | 竣工 |
类型 | 商业区 |
归类 | M |
所属国家/地区 | ![]() |
地点 | ![]() |
地址 | ![]() 新加坡邮区059810 |
坐标 | 1°17′05″N 103°50′35″E / 1.284722°N 103.843167°E |
现居租户 | 邵氏机构 (原) The Majestic Film Company (原) |
命名 | The Majestic Film Company |
起造 | 1927 |
竣工日 | 1928 |
所有者 | 余东旋 (原) 国泰地产 |
地主 | 余东旋 (原) |
技术细节 | |
层数 | 3 |
地图 | |
![]() |
大华戏院(英语:The Majestic,旧英称:Majestic Theatre),原中称“天演舞台”,是一座位于新加坡牛车水、余东旋街上的历史建筑,邻近牛车水地铁站。该建筑位于珍珠坊与裕华大厦之间,前身为一座粤剧戏院[1]。
历史
[编辑]早期历史
[编辑]1927年,锡矿与橡胶大亨余东旋为了热爱粤剧的妻子兴建了一座粤剧戏院[2]。该剧院最初名为天演舞台[2]。余东旋还为妻子组建了一个粤剧班子,并购下了剧院所座落的街道,将其命名为余东旋街。
这栋建筑由当时著名建筑事务所双迈公司(英语:Swan and Maclaren)设计,该事务所亦曾设计莱佛士酒店与维多利亚纪念堂。剧院于1928年完工。
该剧院自启用起为粤剧演出场所,直到1938年被改建为电影院。邵氏兄弟租用该建筑后,将其改名为“皇后戏院”(英语:Queen's Theatre),用以放映最新的粤语卖座电影[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新加坡日占时期,该剧院被日军接管并改名为Tai Hwa Opera House,用以放映日本宣传影片[2]。
战后时期
[编辑]1945年日军投降后不久,邵氏兄弟对该剧院的租约也于同年9月结束。之后,剧院由大华影片公司(英语:The Majestic Film Company)承租,并更名为今日所知的大华戏院。
1956年,国泰机构的拿督陆运涛与两位合伙人Wong Siew Leng与Teo Cheng Hay以110万新元向余氏家族购得大华戏院。1950至1960年代间,该戏院不仅深受本地观众欢迎,也吸引了来自香港的影星如葛兰与林黛到访。
重建发展
[编辑]2000年代初期,大华戏院以约800万新元的成本进行翻新工程,改建为一座三层楼的购物商场。该保留建筑随后其英文名被重新命名为“The Majestic”(中文名依旧为“大华戏院”),并于2003年1月17日正式开幕[2][3]。
2007年7月,国泰机构旗下房地产子公司国泰地产将大华广场公开出售,估价约为4,300万新元。
建筑
[编辑]大华戏院是牛车水区的重要地标之一,曾是当地最宏伟壮丽的建筑。该建筑融合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戏院的正立面以描绘粤剧场景的瓷砖装饰,并镶嵌上色彩斑斓、光彩夺目的马赛克图案,其中包括头尾相连、飞舞盘旋的龙形图案。剧院设计时可容纳观众1,194人。
戏院内部是一座宽敞高耸的大厅,配有一座巨大的圆顶天花板。圆顶下方悬挂着一个代表“Majestic(大华)”的英文字母“M”标志。
参考文献
[编辑]- ^ Singapore Infopedia: Majestic Theatre. National Library Board. [5 August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4 July 2007).
- ^ 2.0 2.1 2.2 2.3 2.4 The Majestic. www.roots.gov.sg. National Heritage Board. [2023-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4 December 2024).
- ^ Kiseki, Kana (21 March 2024). "The Majestic Theatre". atlasobscura.com. Atlas Obscura. Archive.today的存档,存档日期2024-12-04. Retrieved 4 Decembe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