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慧珠
单慧珠 | |
---|---|
导演 | |
英文名 | Rachel Zen |
出生 | |
职业 | 导演、电视制作人 |
出道地点 | ![]() |
代表作品 |
单慧珠(英语:Rachel Zen,1951年1月23日—)[1],香港导演、电视制作人,出生于上海。早年曾于无线电视任职剧集编导,1970年代末至90年代主要在公营的香港电台电视部执导《狮子山下》系列等单元剧,作品曾获国际奖项。1980年代亦曾执导《奶油沟鲜奶》等小量电影作品,属香港电影新浪潮导演之列。1996年移民夏威夷,2000年代初回到香港,以独立制作人身份为无线电视制作人物访问类纪录片《情常在》,为其后期主要作品。
生平
[编辑]单慧珠1951年生于上海[1],1960年移居香港[2]。母语为上海话、普通话,其粤语带有上海口音[3][4]:23。中学阶段就读于协恩中学[2]。大专阶段就读于台湾的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今世新大学)[5],中年后的记载多指其修读新闻系[1][4]:23,早年亦有专攻广播电视科之说[5],亦有毕业后曾在当地担任记者两年之说[1]。回到香港后,先在丽的电视新闻部任职记者[4]:23,但因粤语不纯正而不获重用,请求调职亦受阻[注 1]。后萌生去意,主动去信无线电视(下简称“无线”)的高层人物锺景辉作出自荐,以自己过去在摄影上所获奖项为卖点,面试后获锺景辉赏识[1]。她在丽的电视工作了约半年[3]。
约于1974年4月转投无线[注 2],在戏剧组任职助理编导(编导即导演),最初担任编导邹世孝的助手[3],单慧珠自言邹世孝的认真态度对她影响甚深[6]:156。1975年11月晋升为编导[7][注 3]。据单慧珠忆述其晋升过程,当时锺景辉带同一些下属转投丽的电视,无线由梁淑怡等人主事,急需提拔人才,遂要求一些有潜质的助理编导各自拍摄时长90分钟的作品进行考核,及格者可晋升为编导并将自己的作品发展成多集节目,而单慧珠提交的作品正是她升为编导后的代表作——儿童单元剧《小太阳》的雏型。[6]:156
以儿童剧崭露头角后,在香港电台电视部编剧黄志的引荐下[6]:156,1977年初转投该公营电台(香港电台由香港政府部门广播处营运,下简称“港台”)[2],最初执导儿童单元剧《小时候》[6]:156。后来陆续参与了长寿系列《狮子山下》等写实单元剧的导演工作[8],直至1990年代,代表作有获得国际奖项的《狮子山下》之〈天生你才〉(1984年,详见作品章节)。她曾向港台提案往中国内地拍摄近代名艺人周璇的传记,但不获接纳[9]。多年来一直以合约导演形式为港台服务,没有进入公务员体系[2]。
1980年代曾执导《奶油沟鲜奶》等三部电影作品[1],被列为该时期之香港电影新浪潮导演(指出身于当时属于新兴媒体的电视界,通常是学院派的年青导演)[10][11][12]。最后一作《但愿人长久》(1989年)本为香港电台纪念开台60周年的电视电影[13][4]:23,因安排在电影院作慈善公映[14],成为该台首部在电影院上映的作品[13]。
1992年制作《狮子山下》备受争议的单元〈风风雨雨〉,影射无线新闻部在六四事件后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领导人李鹏,在剪辑上与港台管理层产生矛盾,后被调往教育电视组。[6]:163[15]
1996年举家移民夏威夷,期间单慧珠以写作、翻译、当义工渡日,主要由丈夫工作养家[2][4]:22,24。1990年代末,香港的亚洲电视(演变自丽的电视)推出以人物访问为主的纪录片节目《寻找他乡的故事》系列,产生颇大回响。至2000年,单慧珠看过《寻》系列后萌生自己拍摄人物专访类纪录片的想法[4]:22。她带同计划书返回香港向电视台自荐,终获无线同意开拍人物访问类纪录片《情常在》。无线向来奉行“制播合一”政策,此节目成为该台首个外判予独立制作人的节目[16]。她离开家人,只身留在香港制作节目,期间因工作压力患上抑郁症,以致无法全部完成[2][4]。但节目于2002年播出后仍获得回响及奖项[4][17]。
后正式回流香港,开设自己的制作公司[1]。她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演艺学院[1][17],2010年代曾担任鲜浪潮短片创作竞赛的导师[18][19]。
作风与评价
[编辑]单慧珠早在商营的无线电视时期,已被形容为倾向艺术创作路线[20]。在公营的香港电台任职多年后,深受该台重视研究的文化影响,着重于观察及分析人性[1]。在港台制作的写实剧,以大胆深入揭露社会问题见称[21],但其代表作〈天生你才〉也曾被批评过于煽情[22]。虽然电影处女作《奶油沟鲜奶》的票房理想[23],但她屡次表达对商业性质的抗拒[24],或置于次要考虑,亦表示重视社会性的港台较适合自己[25][26][15],1989年她曾说:“电影界令人变得实际,是助人成长之地,但港台才是令我觉得似人的地方。”[27]
港台节目监制张少馨认为单慧珠精于选角[6]:154。单慧珠曾称较喜欢起用新演员[28]。她在1981年执导的港台单元剧《香港香港》之〈江湖再见〉,是知名艺人刘德华演艺生涯中首个主演的影视作品,播出后让他受到注意;单慧珠在此剧中起用刘德华演绎江湖人物阿龙,这亦是后来刘德华常见的萤幕形象之一[29][30][6]:155-158。曾有刘德华的传记记载了他收到单慧珠邀请及进行试镜的情况,当中提到单慧珠试镜时喜欢询问演员对角色背景的看法,没有安排即场表演。[31]
单慧珠为求拍出逼真效果,屡有受争议之举。拍摄儿童剧时为求让儿童演员做出需要的表情,曾采用打手板等手段,又曾以老鼠吓唬童星王书麒。为港台执导电视电影《但愿人长久》时,被警方控告两项虐待动物罪名,其一是为了拍摄食用金钱龟治癌偏方的情节,要求演员以滚烫的开水烹龟,其二是拍摄一个火烧场景时让笼中雀活活烧死;对于烹龟,单慧珠曾与法官辩论有否合理的替代拍摄方法,又认为烹龟是中国传统所接受的行为,最终被判罪成,罚款但不留案底[注 4];烧雀一事则被法官相信不是故意,只是剧组失误,罪名不成立;此官司上单慧珠获得港台支持[33][32][34][6]:156,163。单慧珠在1987年执导的《狮子山下》之〈烟火人间〉,是艺人张敏的首次电视剧演出,单慧珠为了让她了解所饰演的内地移民舞小姐角色,不惜带她到杜老志夜总会应征舞小姐[6]:160。
在演艺圈内的人际关系方面,单惠珠自言不喜“埋堆”(依附于结党者)。她在《明报周刊》2015年出版的人物专访集中,曾以自己角度描述梁淑怡主事时期的无线戏剧部门内部情况,称自己可能被视为锺景辉留下的派系,她曾向梁淑怡批评当时受欢迎的处境剧《相见好》内容未有反映社会现实,却被调派担任该剧的编导之一;又指当时有“揼骨党”(替高层人士按摩以博取欢心),正谋求转任编导的《相见好》演员曾励珍就是其中一人[注 5],单慧珠认为自己可能成为对方的障碍及权力斗争的磨心,且深觉“道不同不相为谋”。该专访集的另一访问对象、单慧珠当年的直属上司叶洁馨则解释,当时只是希望单慧珠吸收不同剧种的经验;当时大家工作辛劳,管理层亦经常互相按摩。[6]:156[35]
亦属新浪潮导演的电影学者卓伯棠,评价单慧珠是一位“择善执着”,“不轻言放弃自己理想的导演人材”。[11]
影视作品
[编辑]电视制作
[编辑]无线电视
[编辑]首播年份 | 类型 | 节目名称 | 职务 | 备注 |
---|---|---|---|---|
1974 | 长剧 | 慑魄惊魂[5] | 助理编导 | |
永恒的春天[5] | ||||
梁天来[5] | ||||
1975 | 单集剧 | 新年愿望 | 贺年剧。[36] | |
长剧 | 清宫残梦[5] | |||
洛神[5] | ||||
单元剧 | 家家户户[37] | |||
长剧 | 片断[7] | |||
单集剧 | 黑钻石[38] | |||
1976 | 单元剧 | 人间世外[39] | 编导 | |
处境剧 | 相见好[40] | 1976年一度担任其中一名编导。 | ||
单元剧 | 小太阳 | 儿童题材。[28] | ||
单元剧 | 夕阳无限好 | 长者题材。[41] | ||
2002 | 纪录片 | 情常在 | 监制、编导、编剧等职 |
香港电台
[编辑]单慧珠在香港电台多年,作品甚多,以下列举有记载或被后世重温的作品。
播映年份 | 单元名称 | 职务[注 6] | 备注 |
---|---|---|---|
1977 | 萌[42][43] | 导演 | 原名〈承担〉。[44] |
海滩的故事[45] | |||
1978 | 亚香的丈夫[46] | ||
1979 | 梅花[47] | ||
何处是吾家[48] | 分为〈三婆〉[49]、〈寻〉[50]。 | ||
颂惠的故事[51][注 7] | |||
全餐[53] | |||
1984 | 天生你才 | 编导 | 残疾人士题材,由“象人”岑亮文(脸上持续长瘤)、“玻璃骨人”王钧祥(成骨不全症患者)亲自演绎,颇具回响[6]:159-160。相继获得1984年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某项银奖、1984年第20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电视竞赛某项银奖、1986年第16届国际复康联会电影节戏剧组亚军。[2][49] |
1987 | 客自南北来[54] | 导演 | |
烟火人间 | 张敏首次电视剧演出。[55] | ||
痴[56] | |||
我始我终[57] | 编导 | ||
1992 | 风风雨雨 | 导演 |
其他单元剧
[编辑]播映年份 | 节目名称 | 单元名称 | 职务 | 备注 |
---|---|---|---|---|
1977-78 | 小时候 | 全剧 | 编导 | |
1981 | 香港香港 | 江湖再见 | 刘德华、刘美君首次主演影视作品。[58][6]:156-158 获名导演李翰祥赞扬。[59] | |
岛的故事 | 牛仔的一家 | 导演 | 以东龙岛为主题。[60] | |
南丫恋 | 以南丫岛为主题。[61] | |||
阿娇要嫁人 | 以塔门为主题。[62][63] | |||
晨曦 | 以晨曦岛为主题。[64] | |||
哀东平 | 以东平洲为主题。[65] | |||
父与子 | 导演、编剧 | 以横澜岛为主题。[66] | ||
转捩点 | 千丝情[67] | 导演 | ||
1982 | 一点烛光 | 风车里的孩子 | 以脑痉挛儿童为题材[68]。在美国国际康复电影节获奖,及在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获得某项银奖。[2][17] | |
1988 | 人间有情 | 舞者爱舞[69] | ||
1991 | 小说家族 | Hi, brother![70] | ||
1992 | 岁月流情 | 一生何求 | 全剧共同获得1992年第35届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某项金奖。[71] | |
风雨同路 | 路,不好走[72] |
电影制作
[编辑]上映年份 | 电影名称 | 职务 | 备注 |
---|---|---|---|
1981 | 奶油沟鲜奶 | 导演[1] | 原名《向日葵》[73]。年度港产电影票房排名第11位[74]。走写实路线,涉及单亲家庭、问题儿童、边缘青年、弱势社群、新移民、妓女、病童、残疾人士等社会议题,并谈及社工的辛酸。[12][6]:161 主演《小时候》的童星路家敏参演[75]。电影人田启文首次幕前演出[76]。 |
1984 | 爱情麦芽糖 | 单慧珠与友人自组公司制作[77]。特色为制作动画角色与真人演员互动演出[26][78] | |
1989 | 但愿人长久 | 香港电台开台60周年纪念作,曾于电视播出[34],港台定义为单集式电视剧,外界定义为电视电影[13],后在电影院作慈善公映(见生平章节)。 主角江华首次电影演出,并获得第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有前途新人”奖(今最佳新演员)。[4]:23 |
幕前演出
[编辑]著作
[编辑]个人生活
[编辑]单慧珠有八兄弟姊妹,她排行第七[6]:156。1984年时,已年过三十岁的她透露自己已有交往三、四年的男朋友,但打算不婚不育[81],然而未几便结婚[4]:24;其夫姓李,两人婚后育有两名年龄相距两岁的女儿,移民前单慧珠的事业成就高于其夫[4]:24[27]。在移民夏威夷初期,她们一家依靠变卖香港的物业维生,当时其夫的家族成员都居于夏威夷,后来其夫找到一份摄影师工作,成为家庭经济支柱[2]。
注释
[编辑]- ^ 一说曾申请调任摄影师,初不获批准,在新闻部主管张正甫的“提携”下达成[1],一说不获批准调任摄影师后,后她又想调往戏剧组,被张正甫评为“好高骛远”并拒绝[6]:154,前者疑误。
- ^ 一说1973年加入无线[2],今取当时记载明确的官方来源。
- ^ 后世说法多为加入无线两年后升为编导[1][4]:23,今取当时记载明确的官方来源。
- ^ 当时曾有报道指需留案底[32],但后来有传媒澄清此说有误,实未有留案底[6]。
- ^ 曾励珍成为编导后逐步晋升,后长期主管无线戏剧部门。
- ^ 职务名称尽量按原片片头或片尾资讯,如未能观看原片,则按文字记载或同时期作品推断。
- ^ 香港电台网站的内容介绍误写黄志导演[52],按片尾资讯实为单慧珠。
参考文献
[编辑]-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單慧珠 Zen Rachel. 香港电影导演大全1979-2013. 香港电影导演会. [2025-04-05] (中文(香港)).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冯淑玲. 中年回望 單慧珠. 壹周刊. 2003-10-16, (710): 第一册70-72 (中文(香港)).
- ^ 3.0 3.1 3.2 慈雲山下. 香港电视. 1974-04-28, (338): 35 (中文(香港)).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陈晓蕾. 單慧珠 走過抑鬱. 明报周刊. 2003-10-11, (1822): 副刊21-26.
- ^ 5.0 5.1 5.2 5.3 5.4 5.5 5.6 易之. 單慧珠擘開自己. 香港电视. 1975-05-16, (393): 43-44 (中文(香港)).
-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翟浩然. 劉美君憑下巴反勝陳安瑩 單慧珠替劉德華畫龍點睛. 光與影的集體回憶V. 香港: 明报周刊. 2015: 154–163. ISBN 978-988-15404-4-7.
- ^ 7.0 7.1 慈雲山下. 香港电视. 1975-10-10, (414): 79 (中文(香港)).
- ^ 文雪兒陳強結拜兄妹 單慧珠客串獅子山下. 工商日报. 1977-01-20: 9 [2025-04-07] (中文(香港)).
- ^ 張國榮開鏡前夕辭演程蝶衣羅啟銳的電影樂與路. 明报周刊. 2015-10-17 [2025-04-07] (中文(香港)).
- ^ 汪流 (编). 香港电影新浪潮. 中外影视大辞典.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269. ISBN 978-7-5043-3532-6 (中文(中国大陆)).
- ^ 11.0 11.1 卓伯棠. 電影與電視的血緣關係. 香港新浪潮電影. 香港: 天地图书. 2003: 54–55. ISBN 988-201-454-2 (中文(香港)).
- ^ 12.0 12.1 忌廉溝鮮奶. 香港电影资料馆. [2025-04-08] (中文(香港)).
- ^ 13.0 13.1 13.2 陈霆青. 七月結:炎熱下的英雄和溫情. 电影双周刊. 1989-07-27, (270): 24-25.
- ^ 但願人長久慈善發行 今日優先首映場. 华侨日报. 1989-06-15: 21 [2025-04-06] (中文(香港)).
- ^ 15.0 15.1 梅茵. 力劝男人不娶自己的女人——单慧珠. 瑛子 (编). 香港女名流. 广州: 花城出版社. 1997: 121-126. ISBN 7-5360-2446-0 (中文(中国大陆)).
- ^ 邝素媚. 《蘇 GOOD》入屋秘技 趣味性、資訊性、啟發性 幕後製作專訪. 香港经济日报. 2008-10-21: C01 (中文(香港)).
- ^ 17.0 17.1 17.2 单慧珠:一边左右互搏,一边任性而为. 新浪网. 深圳晚报. 2009-09-25 [2025-04-08] (中文(中国大陆)).
- ^ 溝通.短路. U magazine. 2011-01-28, (270): L038-039 (中文(香港)).
- ^ 浩楠. 杜琪峯帶頭牽動創意革命 徐子珊力撐本土電影夢. STARSHK. 2013-11-02 [2025-04-08] (中文(繁体)).
- ^ 耶耶. 單慧珠不斷求「變」!. 香港电视. 1975-10-24, (416): 74-75 (中文(香港)).
- ^ 依莲. 單慧珠闖影圈 拍大胆揭露社會問題片. 工商晚报. 1981-06-13: 5 [2025-04-08] (中文(香港)).
- ^ 思明; 罗健明; 陈子良. 電視:天生你才. 电影双周刊. 1984-05-24, (137): 36-37 (中文(香港)).
- ^ 老細賺錢 行家讚譽 單慧珠處女作獲好評 製片家爭相拉攏簽約. 工商日报. 1981-07-09: 9 [2025-04-05] (中文(香港)).
- ^ 對商業電影有抗拒心理 單慧珠要搞愛情文藝 老細只耽心票房把握. 工商日报. 1982-04-07: 9 [2025-04-05] (中文(香港)).
- ^ 善农. 着重「誠意」的單慧珠. 电影双周刊. 1981-07-09, (64): 23-24 (中文(香港)).
- ^ 26.0 26.1 罗健明. 真誠地投入每一個片段——給單慧珠素描. 电影双周刊. 1984-11-22, (150): 15-16 (中文(香港)).
- ^ 27.0 27.1 陈玉仪. 不刻意美化 單慧珠的《但願人長久》. 电影双周刊. 1989-06-15, (267): 41.
- ^ 28.0 28.1 妮. 「自信.自判.自辯」的單慧珠. 香港电视. 1976-07-24, (455): 38 (中文(香港)).
- ^ 文隽. 刘德华再现江湖. 拿什么拯救影艺圈. 广州: 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5: 8. ISBN 7-80653-649-3 (中文(简体)).
- ^ 若沒有他!劉德華也許「消失演藝圈」. Yahoo News. 2021-05-16 [2025-04-06] (中文(台湾)).
- ^ 阎志. 谁人知. 天若有情:天王之王刘德华. 北京: 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6: 63–64. ISBN 7-80076-953-4 (中文(中国大陆)).
- ^ 32.0 32.1 拍片令烏龜受不必要痛苦 單慧珠虐畜罪成立 罰款千元兼留案底. 华侨日报. 1988-07-22: 4 [2025-04-06] (中文(香港)).
- ^ 梁思浩爆導演單慧珠為求效果掟老鼠嚇王書麒 拍戲用滾水淥龜被控虐畜. Yahoo News. 2024-08-22 [2025-04-06] (中文(香港)).
- ^ 34.0 34.1 曾牽涉虐待龜雀遭檢控 女導演單慧珠指出 兩組鏡頭劇情所需 電視劇「但願人長久」昨行首映禮. 华侨日报. 1989-03-25: 4 [2025-04-06] (中文(香港)).
- ^ 打動鳳凰女改造汪明荃 視壇千手觀音葉潔馨(二). 明报周刊. 2014-09-27 [2025-04-06] (中文(香港)).
- ^ 翡翠台戲劇 應景慶新年!. 香港电视. 1975-02-14, (380): 58-59 (中文(香港)).
- ^ 翡翠台推出新戲 「家家戶戶」週末播映. 香港电视. 1975-05-16, (393): 6 (中文(香港)).
- ^ 兰章. 電視劇場發現「黑鑽石」. 香港电视. 1975-11-07, (418): 30 (中文(香港)).
- ^ 慈雲山下. 香港电视. 1975-11-14, (419): 30 (中文(香港)).
- ^ 韵梅. 太平山上相見好. 香港电视. 1976-04-02, (439): 21 (中文(香港)).
- ^ 夕陽無限好 情味似甘草. 香港电视. 1976-10-15, (467): 58-59 (中文(香港)).
- ^ 單慧珠初執導獅子山 黃淑儀演技出色. 工商晚报. 1977-02-27: 3 [2025-04-07] (中文(香港)).
- ^ 獅子山下. 萌 [錄影資料] / 單慧珠導演.. 香港公共图书馆. [2025-04-08] (中文(繁体)).
- ^ 單慧珠拍「承担」 何守信黃淑儀合演. 华侨日报. 1977-02-04: 第八张第三页 [2025-04-07] (中文(香港)).
- ^ Podcast One: 獅子山下 經典重溫 - 第五十五集:《海灘的故事》《白菊花》. 香港电台. [2025-04-08] (中文(香港)).
- ^ 獅子山下. 亞香的丈夫 [錄影資料] / 單慧珠導演.. 香港公共图书馆. [2025-04-08] (中文(繁体)).
- ^ Podcast One: 獅子山下經典重溫II - 第十七集 《獅子山下》1979年《梅花》. 香港电台. [2025-04-08] (中文(香港)).
- ^ RTHK Memory 何處是吾家. 香港电台. [2025-04-08] (中文(香港)).
- ^ 49.0 49.1 新版《獅子山下》經典重溫. 东方日报. 2006-03-23 [2025-04-08] (中文(香港)).
- ^ Podcast One: 獅子山下經典重溫II - 第十二集 《獅子山下》1979年《何處是吾家(上)》. 香港电台. [2025-04-08] (中文(香港)).
- ^ 獅子山下. 頌惠的故事 [錄影資料] / 單慧珠導演.. 香港公共图书馆. [2025-04-08] (中文(繁体)).
- ^ Podcast One: 獅子山下經典重溫II - 第十五集 「獅子山下」1979年《頌惠的故事》. 香港电台. [2025-04-08] (中文(香港)).
- ^ 獅子山下. 全餐 [錄影資料] / 單慧珠導演.. 香港公共图书馆. [2025-04-08] (中文(繁体)).
- ^ Podcast One: 獅子山下經典重溫II - 第四十四集 「獅子山下」1987年《客自南北來》. 香港电台. [2025-04-08] (中文(香港)).
- ^ 張敏無意投資救市. 闻库. 苹果日报. 2004-12-09 [2025-04-07] (中文(繁体)).
- ^ 獅子山下. 痴 [錄影資料] / 單慧珠導演.. 香港公共图书馆. [2025-04-08] (中文(繁体)).
- ^ 獅子山下. 我始我終 [錄影資料] / 單慧珠編導.. 香港公共图书馆. [2025-04-08] (中文(繁体)).
- ^ 文隽. 我的遊樂場:劉美君. 星岛日报. 2008-11-08: E06 (中文(香港)).
- ^ 李翰祥大讚 單慧珠能幹. 华侨日报. 1981-12-10: 第五张第四页 [2025-04-07] (中文(香港)).
- ^ 港台電視部製 島的故事之牛仔的一家 單慧珠假「東龍島」拍攝. 华侨日报. 1981-01-03: 第六张第二页 [2025-04-07] (中文(香港)).
- ^ 港台島的故事 描寫幾段戀情. 工商晚报. 1981-01-30: 6 [2025-04-07] (中文(香港)).
- ^ 島的故事. 阿嬌要嫁人 [錄影資料] / 單慧珠導演.. 香港公共图书馆. [2025-04-08] (中文(繁体)).
- ^ 島的故事 水上姻緣. 华侨日报. 1981-06-26: 第八张第三页 [2025-04-07] (中文(香港)).
- ^ 島的故事「晨曦」 寫動人戒毒事蹟. 工商晚报. 1981-07-04: 5 [2025-04-07] (中文(香港)).
- ^ 島的故事. 哀東坪 [錄影資料] / 單慧珠導演.. 香港公共图书馆. [2025-04-08] (中文(繁体)).
- ^ 島的故事轉捩點 本週日分別播出. 工商晚报. 1981-07-11: 4 [2025-04-07] (中文(香港)).
- ^ 港台轉捩點 李月清演出. 工商晚报. 1981-03-22: 5 [2025-04-07] (中文(香港)).
- ^ 本週「一點蠋光」 單慧珠有新嘗試. 工商晚报. 1982-01-09: 5 [2025-04-07] (中文(香港)).
- ^ RTHK Memory 舞者愛舞. 香港电台. [2025-04-08] (中文(香港)).
- ^ Hi, brother! 上 [錄影資料].. 香港公共图书馆. [2025-04-08] (中文(繁体)).
- ^ 香港電台節目屢傳捷報. 香港电视. 1993-02-04, (1318): 69 (中文(香港)).
- ^ 風雨同路. 香港电视. 1992-11-12, (1306): 90 (中文(香港)).
- ^ 單慧珠外借執導 片名創新有深意. 工商晚报. 1981-06-12: 6 [2025-04-05] (中文(香港)).
- ^ 资料室. 81年廿大賣座片. 电影双周刊. 1982-01-07, (77): 30 (中文(香港)).
- ^ 路家敏爭拍一片 破例客串單慧珠. 工商晚报. 1981-06-25: 3 [2025-04-05] (中文(香港)).
- ^ 周燕. 元氣堂: 田雞:做茄喱啡避鏡頭!. 闻库. 苹果日报. 2013-02-03 [2025-04-05] (中文(繁体)).
- ^ 單慧珠下月回港台銷假. 工商日报. 1984-08-26: 9 [2025-04-06] (中文(香港)).
- ^ 單慧珠為何堅持 以卡通與人演出. 华侨日报. 1984-11-21: 第六张第二页 [2025-04-05] (中文(香港)).
- ^ 重溫歷屆金像獎. 成报. 2013-04-05: C06-07 (中文(香港)).
- ^ 人間試片室 / 單慧珠著.. 香港公共图书馆. [2025-04-08] (中文(繁体)).
- ^ 寧可同居也不結婚 單慧珠. 工商日报. 1984-11-14: 9 [2025-04-07] (中文(香港)).
外部链接
[编辑]- 单慧珠在香港影库上的简介
- 单慧珠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上的资料(英文)
- 单慧珠在豆瓣上的资料(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