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俊民
外观
卜俊民 | |
---|---|
大清内阁中书 | |
籍贯 | 江南常州府武进县 |
原名 | 卜德亭 |
字号 | 字方嘉,号衣言 |
出生 | 康熙七年七月初四日(1668年8月11日) |
逝世 |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 |
亲属 | (曾祖)崇祯四年进士卜象乾 (祖父)崇祯十六年进士卜云吉 |
出身 | |
|
卜俊民(1668年8月11日—1719年),原名德亭[1],字方嘉,号衣言[2],江南常州府武进县人[3],清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卜俊民天性聪慧,读书快速,十一岁参加童试已把五经题目全部作答,知县石某看到他的文章就说:“此子若不大魁天下,吾不复文衡矣。”提拔为第一,参加院试下第,因家贫每餐只能一饭一汤盂,后应院试补子弟员,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戊子科江南乡试第六十八名举人,五十一年(1712年)壬辰科会试第一名,当科正考官为同乡赵申乔,放榜后朝野议论纷纷,指他因为娶妻赵氏才能以五经卷定为会元,然而其妻与赵申乔并非同族人。康熙帝得知后,召集士子在御楼覆试,派两名卫士监管一人,他收到题目后立刻开卷疾书很快完成,康熙帝阅览后称赞:“不愧第一。”他请求五经题目,康熙帝说:“不必复作。”又问:“朕南巡时见过朕吗?”他回答:“臣恭迎圣驾,但不如今日瞻仰天颜亲切。”再询问他的家世,他一一奏对,康熙帝大喜:“有才如此,虽状元可也。”得赐食物,康熙帝再问:“你能饮酒吗?”回答:“能。”连赐数大杯酒,谢恩出门后,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恭贺他:“状元属于你了。”当时他已醉,狂妄地说:“自来会状多联元者。”李光地因此不悦,殿试唱名以策不如式将他置在三甲,康熙帝说:“纵不魁多士,独不可传胪耶?”擢二甲第一名进士(传胪)。选翰林院庶吉士[4][5],授文林郎,五十四年(1715年)散馆改内阁中书,五十五年(1716年)以父亲去世回乡,服阕后前往广东,五十八年(1719年)因饮红毛酒过量去世[3][6]。
家族
[编辑]曾祖卜象乾,崇祯四年进士,浙江按察司副使;祖父卜云吉,崇祯十六年进士;父卜枚。母杨氏。妻赵氏(封孺人)[2]。子卜维藩。长女嫁彭姓;次女嫁湖州贡生沈尚志[1]。
引用
[编辑]- ^ 1.0 1.1 光绪《常州卜氏宗谱·卷五·世表》:俊民 原名德亭,字方嘉,号衣言,康熙戊子科举人,壬辰科会元,廷试二甲,钦点传胪,授翰林院庶吉士,敕授文林郎,改授内阁中书舍人。康熙戊申年生,康熙己亥年卒,年五十二岁,葬匡𫭟祖茔旁坤山艮向,有文学列传。娶赵氏,敕封孺人,生卒缺,葬祔。子一,维藩;女二,长适彭,次适湖州岁贡生沈尚志。
- ^ 2.0 2.1 《康熙五十一年登科录》:第二甲五十名 赐进士出身:卜俊民,贯江南常州府武进县民籍,号衣言,附学生,治易经,字方嘉,行三,年四十五岁,七月初四日生。曾祖象乾,祖云吉,父枚,母杨氏,严侍下,娶赵氏。戊子科乡试第六十八名,会试第一名。
- ^ 3.0 3.1 光绪《武进阳湖县合志·卷二十六·人物志五》:卜俊民,字方嘉,初负异禀,读书目数行下,就童子试即兼作五经义,风檐寸晷笔不停缀,康熙壬辰中会试第一,是科座主为同邑赵恭毅公申乔,甫揭晓下第者哆为浮论,圣祖仁皇帝诏集举子覆试御楼,临视俊民展卷疾书,漏未移刻书义经义并就,天颜温霁,殿试遂以传胪入翰林,名噪一时,寻卒,平生著述甚富,为士林脍炙。
- ^ 《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康熙五十一年四月)辛未谕翰林院选拔庶常,原系作养人材,今科进士,取卜俊民……等六十六名,俱著改为庶吉士。
- ^ 光绪《武进阳湖县合志·卷十七·选举志一》:甲榜……国朝……(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王世琛榜 卜俊民 会榜一名,二甲第一,庶吉士、内阁中书,有传
- ^ 光绪《常州卜氏宗谱·卷二·列传》:〈衣言公传〉:公讳俊民,字方嘉,号衣言,乐菴公第三子也,幼颖敏,读书目数行下,年十一应童试即作五经卷,县令石公见其文曰:“此子若不大魁天下,吾不复文衡矣。”拔第一,院试不售,然志益坚,家贫甚,蔬食一箪一汤盂,辄苦吟达旦,后应院试补子弟员,康熙戊子举于乡,壬辰会试第一,座主为同邑赵恭毅公,下第者哆为浮论,谓公妻赵氏,故以五经卷定元 向例五经卷不定元,其实同姓而不宗也。圣祖闻之,诏集群进士覆试,两卫士监一人,公得题即展卷疾书,上连命取卷视次第续呈,日晷未斜而文已就,上阅之赞曰:“不愧第一。”公因请五经题,上曰:“不必复作。”因问:“朕南巡时曾见朕否?”对曰:“臣恭迎圣驾,但不如今日瞻仰天颜亲切。”上乃询及家世,公一一奏对,上大喜曰:“有才如此,虽状元可也。”因此克食,且问曰:“汝能饮乎?”对曰:“能。”连赐数大卮。公谢恩出,中堂李安溪(光地)贺曰:“状元属子矣。”时公已醉,大言曰:“自来会状多联元者。”安溪不怿,廷试后传胪,一甲无公名,上问:“卜俊民安在?”中堂奏曰:“以策不如式,置在三甲 策问凡四条,公仿唐荆川(顺之)策,并四为两。”上曰:“纵不魁多士,独不可传胪耶?”擢二甲第一入翰林,盖特恩也。乙未散馆降内阁中书舍人,丙申丁外艰,服阕往广东,同年任欲移资斧入京,适同年他出公馆于学宫,署役以红毛酒进,其味极佳,饮一小杯辄沉醉,公素善饮,不知其性狠也,连饮数十杯,兼染瘴气遂终,终之前夕有一诸生梦一文星陨于文昌阁下,明旦知为常郡会元,群来礼拜焚帛如山,其仆唐庆以主殁异乡,恸哭气绝公灵,谓之曰:“尔不可死,须扶我榇回,授丸一粒吞之遂苏。”呜呼,公自幼家贫,质虽颖敏,辛苦力学四十外始得成名荣显,未几遽尔淹没,是何命之蹇,而数之屯也,悲夫。论曰:公魁南宫遭蜚语,使非有公之才,或公有才而不遇,圣主之爱才抑亦危矣,卒之天颜豫,褒锡加新,进遭际之,隆盖亦前古所未有,而乃悮耽麹蘖,陨命他乡,岂不惜哉!郡学载会元坊,县志人文学传,其名则不朽矣。乾隆岁次己酉,甥郑环拜撰。
参考文献
[编辑]- 《康熙五十一年登科录》
- 光绪《武进阳湖县合志》·卷十七·选举志一
- 光绪《武进阳湖县合志》·卷二十六·人物志五
- 光绪《常州卜氏宗谱》·卷二·列传
- 光绪《常州卜氏宗谱》·卷五·世表
- 《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