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俄罗斯的满洲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俄罗斯的满洲人
总人口
分布地区
 俄罗斯帝国外东北
语言
满语汉语俄语
宗教信仰
相关族群
旗人满族、其他满-通古斯语系民族

俄罗斯的满洲人据称是在1858年俄罗斯帝国大清国签订《瑷珲条约》后,留在被清朝划归俄罗斯的地域内的原东三省居民。

由于黑龙江北岸人烟稀少,清初时当地人主要沿河居住,清廷也将衙门驻扎在黑龙江沿岸地区的瑷珲城,太平天国兴起后,清朝抽调关外的八旗将士入关作战,致使防务空虚,当地仅有个别居民聚集在江东六十四屯[1]。在俄罗斯兼并阿穆尔之后,按照条约依据的“人随地归”原则,原居民可以留在俄罗斯帝国境内[2]。条约保证“在其旧居永远生活的权利和事实上的治外法权,因为满族仍是清政府管辖下的”[2]

根据《瑷珲条约》的内容[3]:“黑龙江、松花江左岸,由额尔古讷河至松花江海口,作为俄罗斯国所属之地;右岸顺江流至乌苏里河,作为大清国所属之地”;而“黑龙江左岸,由精奇里河以南至豁尔莫勒津屯,原住之满洲人等,照旧准其各在所住屯中永远居住,仍著满洲国大臣官员管理,俄罗斯人等和好,不得侵犯”。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这些仍旧居住在俄罗斯的清朝居民被俄军赶到黑龙江中,最终被屠杀殆尽[4],史称庚子俄难

参考文献

[编辑]
  1. ^ 许倩伦;庄吉发. 清代東北封禁政策之研究. 台湾硕博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 1999 –通过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 
  2. ^ 2.0 2.1 Позняк, Т. З. . 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миграционная политика в отношении выходцев из Китая на Дальнем Востоке во второй половине XIX — начале XX веков. Известия Восточного института(东方学院消息报). 2013, № 2 (22): 9 (俄语). 
  3. ^ 瑷珲条约》·《咸丰条约》本第一项
  4. ^ 张旋如;黎光. 帝俄出兵侵占东北与血洗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 北京大学当代俄罗斯研究中心. 1978年1月 –通过《社会科学战线—义和团运动史》的一节.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