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历史年表
外观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指的是1911年至1949年间中华民国行政中央位于中国大陆的时期。1949年之后中华民国政府失去对中国大陆的控制,仅管辖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及东沙群岛和南沙太平岛等岛屿。

-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2日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至1912年2月12日,辛亥革命推翻清朝[1]。
- 1912(民国元年)
- 1913(民国二年):
- 1914(民国三年):
- 1915(民国四年)
- 1916(民国五年)
- 1917(民国六年)
- 1918(民国七年)
- 1919(民国八年):
- 1920(民国九年)
- 1921(民国十年):
- 1922(民国十一年):
- 1923(民国十二年):
- 1924(民国十三年):
- 1925(民国十四年):
- 1926(民国十五年):
- 1927(民国十六年):
- 1928(民国十七年):
- 1929(民国十八年):梁启超逝,中东路事件。



- 1930(民国十九年):中原大战起。
- 1931(民国二十年):
- 1932(民国二十一年):
- 1933(民国二十二年):
- 1934(民国二十三年):
- 1935(民国二十四年):
- 1936(民国二十五年):
- 1937(民国二十六年):
- 春,国民政府巩固江防,再次由陈一白自江阴要塞向东,经杨舍、福前镇东、东莱、合兴至锦丰,抢筑军用公路。春季测量,盛夏施工,建桥筑基。同时常(熟)十(二圩港)公路段始筑,43公里,路基宽7米,路面宽3米。1943年1月9日常熟鹿苑公路段试行通车。
- 国共第二次合作,成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937年7月7日发生七七事变
-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声明。
- 淞沪会战,8月14日中日首次空战,陈一白指挥侦报日寇情报电讯精确,获八一四空军大捷
- 8月15日蒋中正在日记中记道:“倭寇空军技术之劣,于此可以寒其胆矣!”此后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提议以后每年8月14日为中国空军节
-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
- 十年建设(1928-1937)结束
- 1938(民国二十七年):
- 1939(民国二十八年):





- 1940(民国二十九年):
- 1941(民国三十年):
- 1942(民国三十一年):
- 1943(民国三十二年):中、美、英三盟国在开罗发表对日作战宣言——开罗宣言。
- 1944(民国三十三年):
- 1945(民国三十四年):
- 苏联武装军事占领东北地区。
- 抗日战争结束、1945年国共冲突;国共重庆谈判后签订双十协定。
- 陈仪将军代表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中正在台北公会堂接受在台日军的投降。
-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
- 外蒙古举行公民投票独立。
- 1946(民国三十五年):
- 1947(民国三十六年):
- 1948(民国三十七年):
- 1949(民国三十八年):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张秀平、毛元佑、黄朴民著,《影响中国的100次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