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丘逢甲“冬官第”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丘逢甲“冬官第”匾
年份光绪年间
收藏国家/地区 中华民国台湾
收藏地台北市中正区国立历史博物馆

丘逢甲“冬官第”匾,原挂于丘逢甲潭子自宅,其名来自丘逢甲为工部主事虞衡清吏司行走,后流落至永靖邱姓宗祠,再被偷卖,经丘逢甲亲族在1983年购回,现藏于国立历史博物馆

历史

[编辑]

此匾由来

[编辑]

光绪十五年(1889年),丘逢甲己丑科殿试,得第三甲第九十六名赐同进士出身,派任古称为“冬官”的工部[1]。次年,丘逢甲回台湾,在大埔厝(今台中市潭子区大丰里)建立进士第,以宅中柏树为名取“柏庄”[2]。因进士可在自家立旗杆、挂“进士第”等匾等以示光大门楣,就由丘逢甲当时会试的四位总裁-礼部尚书李鸿藻、工部尚书昆冈、工部尚书潘祖荫、兵部侍郎廖寿恒在匾上联名[1]。图样为两块福州杉涂上红漆,以金粉书写出“冬官第”三字[3]

高阳判断,丘逢甲在虞衡清吏司为非正式编制的行走,需至少三年才能补上缺额,为避僭妄,得“冬官第”匾应是光绪十八年(1892年)至二十年(1894年)左右[1]。对此,台湾省文献会委员谢浩以杜甫称为“杜工部”为例,丘逢甲虽为低阶官员但用“冬官”合理[4]

流落永靖

[编辑]
永靖邱氏祠堂仿丘逢甲“冬官第”匾、“敦睦堂”匾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7月25日,参与乙未战争的丘逢甲决定离开台湾返回祖籍蕉岭,由三弟邱树甲将文物寄托于筱云山庄[5]。在日军来台中前,匪徒便抢掠柏庄并焚毁之[6]。对于丘逢甲的“冬官第”与“文魁”匾为何日后会流落至永靖邱姓宗祠,该宗祠管理员邱垂通说祖先邱萃英建立此祠堂时,丘逢甲曾前来认亲,加上日后族人邱沼泽曾帮丘逢甲儿子丘念台,可能因此得到这两匾[7]

丘逢甲与祖籍饶平的邱萃英之所以有共同祖先,是因邱翠英的饶平开基祖丘成实有曾孙丘必仁先迁至长汀,丘必仁孙子丘三五郎再迁往宁化,丘三五郎曾孙丘六十郎迁到镇平而成为蕉岭邱氏的始祖[7]。至乾隆年间,丘逢甲曾祖邱仕俊自蕉岭迁至东势角溪心仔(今台中市东势区东新巷)[2]。到戴潮春事件,丘逢甲父亲邱龙章从东势角改居铜锣[6]。日久,分散于东势、翁子大坑、铜锣等地的丘逢甲近亲已不知彰化永靖有同宗远亲[8]

遭到偷卖

[编辑]

1970年代,因暂驻台湾的外籍人士爱好影响,台湾民艺品受到重视,出现民艺品商店、拍卖市场,如台北市的福君商场、光华商场[9]。自1979年开始,永靖邱氏祠堂的文物陆续不见,先是三块的公妈神牌、再来是左右两进的廿四孝雕刻石像,稍后就是“冬官第”匾[10]。祠堂管理员邱垂通为避免再度遭窃,就将丘逢甲“文魁”匾、邱萃英“明经”匾,暂放于族人家中[11]

邱萃英五代子孙邱善本自小个性顽劣,曾多次被移送管训,又有赌博恶习[10]。1980年间,邱善本偷将“冬官第”匾以新台币六千元卖与田中镇一家银楼,同年6月再被以两万五千元转卖于福君市场的王姓商人[3]。1983年,王姓商人再卖与光华商场古泉斋老板张深泉,后被住在台北市延吉街的画家戚维义以三万元购买回家[12]。丘逢甲的直系孙子丘应楠,得知消息后表示会买回[13]。对于盗卖“冬官第”匾之事,邱善本未对族人交代解释[10]。他晚年时因在2003年5月16日猥亵女童而入狱半年,2007年3月2日再度猥亵女童判刑3年6个月[14]

赠与政府

[编辑]

丘逢甲孙女丘应棠、侄孙丘秀芷之前就以二十万元购回丘逢甲《柏庄诗草》诗稿[15]。1983年,丘秀芷读到《民生报》报导“丘逢甲遗物流落古董市场”,3月24日一早便与《民生报》陈小凌联系,去戚维义家商量[16]。10点,戚维义见到丘秀芷请求割爱时,先反问他们丘家子孙为何没好好保管[15]。原先戚维义想免费归还,但在陈小凌等劝说下,改以原价出售[16]。当天中午,“冬官第”匾被丘秀芷购回家中[15]

1983年12月26日,丘逢甲一百二十岁冥诞日,下午2点半,在文建会主任委员陈奇禄见证下,丘逢甲遗族将“冬官第”匾及《柏庄诗草》诗稿捐赠给国立历史博物馆[17]。当年为充实历史博物馆举行的丘逢甲冥诞纪念展,邱家将邱逢甲相关人物的文物借来,包括唐景崧吴子光等遗墨,并将丘逢甲书写“且看鹰隼出风尘”文字重现于世,以清遗族多年的憋屈[5]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高阳. 異哉!所謂「冬官第」. 民生报. 1983-03-26 (中文(台湾)). 
  2. ^ 2.0 2.1 冬官第「柏莊」不見了! 抗日義軍大本營已成一片稻田. 民生报. 1983-03-24 (中文(台湾)). 
  3. ^ 3.0 3.1 「冬官第」匾額極具文獻價值 丘逢甲遺物流落古董市場. 民生报. 1983-03-23 (中文(台湾)). 
  4. ^ 谢浩. 匾書「冬官第」不逾情理. 民生报. 1983-03-29 (中文(台湾)). 
  5. ^ 5.0 5.1 丘秀芷、丘昌其. 且看鷹隼出風塵 丘逢甲與 1895 的抗日義軍. ENN台湾电报. 2023-05-11 [2025-04-02] (中文(台湾)). 
  6. ^ 6.0 6.1 何来美. 《客家身影》丘秀芷 文史寫作獲獎無數. 联合报. 2009-10-11 (中文(台湾)). 
  7. ^ 7.0 7.1 詹前基. 「冬官第」古匾牽出氏族佳話 查族譜 家族認祖歸宗. 民生报. 1983-03-25 (中文(台湾)). 
  8. ^ 丘逢甲後人不知彰化有族人!匾額流落顯得疑雲重重. 民生报. 1983-03-24 (中文(台湾)). 
  9. ^ 禹竹. 台灣文物市場巡禮 骨董民藝 一頁滄桑. 经济日报. 1998-07-12 (中文(台湾)). 
  10. ^ 10.0 10.1 10.2 詹前基. 古匾再現 邱垂通最樂 邱善本遭眾怒 「邱家祠堂」幾經失竊 族人盼找回其他古物. 民生报. 1983-03-25 (中文(台湾)). 
  11. ^ 「文魁」「明經」.安然無恙. 民生报. 1983-03-25 (中文(台湾)). 
  12. ^ 冬官第匾額又轉手 戚維義已把它掛在客廳裏. 民生报. 1983-03-24 (中文(台湾)). 
  13. ^ 冬官第 古匾引起熱烈迴響 丘家後人急著買回它 熱心讀者願意購贈文獻單位. 民生报. 1983-03-24 (中文(台湾)). 
  14. ^ 白锡铿. 首次襲胸輕判 老翁再犯遭重判 4年前 向國中女伸鹹豬手 法官原諒 去年再對十歲女伸魔爪 一犯再犯 判3年6月. 联合报. 2008-01-18 (中文(台湾)). 
  15. ^ 15.0 15.1 15.2 丘秀芷揮淚商購 戚維義慨然割愛 「冬官第」匾不會再流浪 丘氏後人將商議捐出古匾. 民生报. 1983-03-25 (中文(台湾)). 
  16. ^ 16.0 16.1 丘秀芷. 淚眼看「冬官第」古匾. 民生报. 1983-03-26 (中文(台湾)). 
  17. ^ 冬官第匾進了史博館 丘應棠捐出先人遺物. 民生报. 1983-12-27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