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丘逢甲「冬官第」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丘逢甲「冬官第」匾
年份光緒年間
收藏國家/地區 中華民國臺灣
收藏地臺北市中正區國立歷史博物館

丘逢甲「冬官第」匾,原掛於丘逢甲潭子自宅,其名來自丘逢甲為工部主事虞衡清吏司行走,後流落至永靖邱姓宗祠,再被偷賣,經丘逢甲親族在1983年購回,現藏於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史

[编辑]

此匾由來

[编辑]

光緒十五年(1889年),丘逢甲己丑科殿試,得第三甲第九十六名賜同進士出身,派任古稱為「冬官」的工部[1]。次年,丘逢甲回臺灣,在大埔厝(今台中市潭子區大豐里)建立進士第,以宅中柏樹為名取「柏莊」[2]。因進士可在自家立旗桿、掛「進士第」等匾等以示光大門楣,就由丘逢甲當時會試的四位總裁-禮部尚書李鴻藻、工部尚書崑岡、工部尚書潘祖蔭、兵部侍郎廖壽恆在匾上聯名[1]。圖樣為兩塊福州杉塗上紅漆,以金粉書寫出「冬官第」三字[3]

高陽判斷,丘逢甲在虞衡清吏司為非正式編制的行走,需至少三年才能補上缺額,為避僭妄,得「冬官第」匾應是光緒十八年(1892年)至二十年(1894年)左右[1]。對此,台灣省文獻會委員謝浩以杜甫稱為「杜工部」為例,丘逢甲雖為低階官員但用「冬官」合理[4]

流落永靖

[编辑]
永靖邱氏祠堂仿丘逢甲「冬官第」匾、「敦睦堂」匾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7月25日,參與乙未戰爭的丘逢甲決定離開臺灣返回祖籍蕉嶺,由三弟邱樹甲將文物寄託於筱雲山莊[5]。在日軍來臺中前,匪徒便搶掠柏莊並焚毀之[6]。對於丘逢甲的「冬官第」與「文魁」匾為何日後會流落至永靖邱姓宗祠,該宗祠管理員邱垂通說祖先邱萃英建立此祠堂時,丘逢甲曾前來認親,加上日後族人邱沼澤曾幫丘逢甲兒子丘念台,可能因此得到這兩匾[7]

丘逢甲與祖籍饒平的邱萃英之所以有共同祖先,是因邱翠英的饒平開基祖丘成實有曾孫丘必仁先遷至長汀,丘必仁孫子丘三五郎再遷往寧化,丘三五郎曾孫丘六十郎遷到鎮平而成為蕉嶺邱氏的始祖[7]。至乾隆年間,丘逢甲曾祖邱仕俊自蕉嶺遷至東勢角溪心仔(今台中市東勢區東新巷)[2]。到戴潮春事件,丘逢甲父親邱龍章從東勢角改居銅鑼[6]。日久,分散於東勢、翁子大坑、銅鑼等地的丘逢甲近親已不知彰化永靖有同宗遠親[8]

遭到偷賣

[编辑]

1970年代,因暫駐臺灣的外籍人士愛好影響,臺灣民藝品受到重視,出現民藝品商店、拍賣市場,如台北市的福君商場、光華商場[9]。自1979年開始,永靖邱氏祠堂的文物陸續不見,先是三塊的公媽神牌、再來是左右兩進的廿四孝雕刻石像,稍後就是「冬官第」匾[10]。祠堂管理員邱垂通為避免再度遭竊,就將丘逢甲「文魁」匾、邱萃英「明經」匾,暫放於族人家中[11]

邱萃英五代子孫邱善本自小個性頑劣,曾多次被移送管訓,又有賭博惡習[10]。1980年間,邱善本偷將「冬官第」匾以新台幣六千元賣與田中鎮一家銀樓,同年6月再被以兩萬五千元轉賣於福君市場的王姓商人[3]。1983年,王姓商人再賣與光華商場古泉齋老闆張深泉,後被住在台北市延吉街的畫家戚維義以三萬元購買回家[12]。丘逢甲的直系孫子丘應楠,得知消息後表示會買回[13]。對於盜賣「冬官第」匾之事,邱善本未對族人交代解釋[10]。他晚年時因在2003年5月16日猥褻女童而入獄半年,2007年3月2日再度猥褻女童判刑3年6個月[14]

贈與政府

[编辑]

丘逢甲孫女丘應棠、姪孫丘秀芷之前就以二十萬元購回丘逢甲《柏莊詩草》詩稿[15]。1983年,丘秀芷讀到《民生報》報導「丘逢甲遺物流落古董市場」,3月24日一早便與《民生報》陳小凌聯繫,去戚維義家商量[16]。10點,戚維義見到丘秀芷請求割愛時,先反問他們丘家子孫為何沒好好保管[15]。原先戚維義想免費歸還,但在陳小凌等勸說下,改以原價出售[16]。當天中午,「冬官第」匾被丘秀芷購回家中[15]

1983年12月26日,丘逢甲一百二十歲冥誕日,下午2點半,在文建會主任委員陳奇祿見證下,丘逢甲遺族將「冬官第」匾及《柏莊詩草》詩稿捐贈給國立歷史博物館[17]。當年為充實歷史博物館舉行的丘逢甲冥誕紀念展,邱家將邱逢甲相關人物的文物借來,包括唐景崧吳子光等遺墨,並將丘逢甲書寫「且看鷹隼出風塵」文字重現於世,以清遺族多年的憋屈[5]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1.2 高陽. 異哉!所謂「冬官第」. 民生報. 1983-03-26 (中文(臺灣)). 
  2. ^ 2.0 2.1 冬官第「柏莊」不見了! 抗日義軍大本營已成一片稻田. 民生報. 1983-03-24 (中文(臺灣)). 
  3. ^ 3.0 3.1 「冬官第」匾額極具文獻價值 丘逢甲遺物流落古董市場. 民生報. 1983-03-23 (中文(臺灣)). 
  4. ^ 謝浩. 匾書「冬官第」不逾情理. 民生報. 1983-03-29 (中文(臺灣)). 
  5. ^ 5.0 5.1 丘秀芷、丘昌其. 且看鷹隼出風塵 丘逢甲與 1895 的抗日義軍. ENN台灣電報. 2023-05-11 [2025-04-02] (中文(臺灣)). 
  6. ^ 6.0 6.1 何來美. 《客家身影》丘秀芷 文史寫作獲獎無數. 聯合報. 2009-10-11 (中文(臺灣)). 
  7. ^ 7.0 7.1 詹前基. 「冬官第」古匾牽出氏族佳話 查族譜 家族認祖歸宗. 民生報. 1983-03-25 (中文(臺灣)). 
  8. ^ 丘逢甲後人不知彰化有族人!匾額流落顯得疑雲重重. 民生報. 1983-03-24 (中文(臺灣)). 
  9. ^ 禹竹. 台灣文物市場巡禮 骨董民藝 一頁滄桑. 經濟日報. 1998-07-12 (中文(臺灣)). 
  10. ^ 10.0 10.1 10.2 詹前基. 古匾再現 邱垂通最樂 邱善本遭眾怒 「邱家祠堂」幾經失竊 族人盼找回其他古物. 民生報. 1983-03-25 (中文(臺灣)). 
  11. ^ 「文魁」「明經」.安然無恙. 民生報. 1983-03-25 (中文(臺灣)). 
  12. ^ 冬官第匾額又轉手 戚維義已把它掛在客廳裏. 民生報. 1983-03-24 (中文(臺灣)). 
  13. ^ 冬官第 古匾引起熱烈迴響 丘家後人急著買回它 熱心讀者願意購贈文獻單位. 民生報. 1983-03-24 (中文(臺灣)). 
  14. ^ 白錫鏗. 首次襲胸輕判 老翁再犯遭重判 4年前 向國中女伸鹹豬手 法官原諒 去年再對十歲女伸魔爪 一犯再犯 判3年6月. 聯合報. 2008-01-18 (中文(臺灣)). 
  15. ^ 15.0 15.1 15.2 丘秀芷揮淚商購 戚維義慨然割愛 「冬官第」匾不會再流浪 丘氏後人將商議捐出古匾. 民生報. 1983-03-25 (中文(臺灣)). 
  16. ^ 16.0 16.1 丘秀芷. 淚眼看「冬官第」古匾. 民生報. 1983-03-26 (中文(臺灣)). 
  17. ^ 冬官第匾進了史博館 丘應棠捐出先人遺物. 民生報. 1983-12-27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