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讨论:並非唐納·川普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值得擁有一篇條目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添加话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Liu116在话题“關於論述的主角”中的最新留言:4个月前

關於論述的主角

[编辑]

@Liu116 我覺得為了在編輯摘要評論論述和其主角,而做一些小修改,這實在是太滑稽了,所以改在這裡問:你認為需要把論述的主角改掉嗎?雖然我自己也翻譯了以柯文哲為主角的論述,但我感覺不需要就是了。論述的重點畢竟都能套用到習近平,翻譯方面也還可以接受。當然如果你認為討論這個會離題,刪除掉也可以。--Saimmx留言2025年2月11日 (二) 13:39 (UTC)回复

个人认为拿川普举例显然好过其他任何人,英文版这个论述存在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些人可能会针对一个人的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都要创建条目,而这样的问题在川普这边可能是相对来说比较突出的(我没怎么看过英文版),另一方面,川普这个人本身哪怕是在中文圈都是讨论度相当高的,在这里为了本地化而改成其他人也显得不那么必要了。--💊✖️2️⃣3️⃣留言2025年2月11日 (二) 13:54 (UTC)回复
為了新聞報導的某個小事件,而把東西一窩蜂亂加到維基百科──其實臺灣政治人物,也有類似的現象;臺灣媒體的運作,尤其加劇了這件事。柯文哲政治獻金案就是這樣的產物。所以本地化我多少能理解。另外我覺得既有事實是,論述已經被翻譯者本地化成習近平,對讀者的妨害也只能算「不太合适」,沒有到無法理解的地步。那就照WP:沒壞別修處理。我是這麼想的。--Saimmx留言2025年2月11日 (二) 14:52 (UTC)回复
显然用川普举例说服力更高,无论是从条目数以及具体主题来说。川普本人光是争议就可以分出76篇条目及9个子分类,而且每个子分类都是10篇条目起步,而习近平的争议,2个子分类(不考虑子分类的子分类共计15篇条目),6篇条目,当时我就觉得除了辱包这块可能滥建的情况会严重一些以外,与习近平相关的其他事情在独立收录这块上的把控大多不会有什么问题。加之本站关于川普的条目要被创建,大部分是看英文版有相关的条目,觉得人家英文版能创建我们也能创建,然后就翻译到这里来,包括这个论述也是英文先有然后我们参考英文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改的必要性还是有的。--💊✖️2️⃣3️⃣留言2025年2月12日 (三) 02:05 (UTC)回复
(~)補充:除川普以外的其他人更多作为一个引申的例子提及出来。主角还是该挑一个最有可能且最容易出现滥建问题的人物,我看不到比川普更合适的人,哪怕是只从中文圈的角度考虑。--💊✖️2️⃣3️⃣留言2025年2月12日 (三) 03:25 (UTC)回复
已经把主角改成川普,且不留重定向,请见谅。川普第二任总统任期才开始两个月,他出的风头跟他第一任任期前两个月的时候相比明显更大,什么扬言吞并加拿大和格陵兰、对各国加征关税、当着大家的面和泽连斯基争吵、政府效率部、美国出生公民权问题等等等等,换做是习近平根本无法想象,更别说在两个月之内,本站近期也出现不少关于川普的条目,加上和他有关的条目不少要参考英文站,可以合理预期把主角改成川普拥有充分的必要性及急迫性。--💊✖️2️⃣3️⃣留言2025年3月21日 (五) 02:56 (UTC)回复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你若要修改與移動主角,我不會反對、也不會回退。總之,辛苦你了。--Saimmx留言2025年3月21日 (五) 03:04 (UTC)回复
川普这两个月来就搞出那么多事情,未来三年又十个月只会积累更多。虽然习近平在任也有十二年了,但能衍生出来的话题还是明显不如川普,本来中共虽然已经是定于他一尊,但并不等同于中共就完全不再是集体独裁了,就比如新疆再教育营,离不开陈全国对于习近平政策的坚定执行,名义上不仅是习近平的争议,也是党的争议。而川普很多事情,不少时候都是以他个人的名义做出来的,未必就是以共和党的名义做出来的。--💊✖️2️⃣3️⃣留言2025年3月21日 (五) 03:44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