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Wanhink/sandbox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美国国旗

美国世纪[1]

是指自 20 世纪中叶以来,美国在政治、经济、技术和文化方面基本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它相当于 1815 年至 1914 年期间被称为英国的帝国世纪。[ 3 ]美国的影响力在整个 20 世纪不断增强,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尤为突出,当时只剩下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仍然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 4 ]并成为霸主,或者有人称之为超级大国。[ 5 ]

这句话的起源

[编辑]

这一术语由《时代》杂志出版商亨利·卢斯创造,用来描述他认为美国在 20 世纪将会扮演和应该扮演的角色。卢斯是一名传教士的儿子,他在 1941 年 2 月 17 日的《生活杂志社论中敦促美国放弃孤立主义,发挥传教士的作用,充当世界好撒玛利亚人的作用,传播民主。他呼吁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捍卫民主价值观:

在整个 17 世纪、18 世纪和 19 世纪,这片大陆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计划和宏伟的目标。而自由的胜利目标高于一切,并将它们编织成全世界和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面旗帜。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我们每个人都尽其所能,以最广阔的视野,去创造第一个伟大的美国世纪。

民主和其他美国理想将“发挥其神秘的作用,将人类的生活从野兽的水平提升到诗篇作者所说的比天使稍低的水平”。只有在美国世纪的统治下,世界才能“以健康和活力焕发新生”。

根据大卫·哈维的说法,卢斯认为“赋予的权力是全球性的、普遍性的,而不是特定于领土的,所以卢斯更愿意谈论美国世纪,而不是帝国”。在同一篇文章中,他呼吁美国“充分发挥我们的影响力,以我们认为合适的目的和方式对世界产生影响”。

早期特征

[编辑]
1898 年至 1902 年美西战争后美国及其直接控制领土最大面积的地图
美西战争后的“大美洲”地图

从 19 世纪末开始,随着1898 年的美西战争义和团运动,美国开始在北美大陆以外的世界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美西战争后,美国政府采取保护主义,发展本土工业,并组建海军,即“大白舰队”。1901年西奥多·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他加速了外交政策的转变,从孤立主义转向对外参与,这一过程始于他的前任威廉·麦金莱

例如,美国为巩固对新占领的菲律宾的控制,发动了美菲战争,反对菲律宾第一共和国。  1904 年,罗斯福承诺美国修建巴拿马运河,建立巴拿马运河区。干涉主义在 1904 年《罗斯福门罗主义推论》中得到正式表述,该推论宣称美国有权干涉美洲任何地方,这一时刻凸显了美国新兴的地区霸权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奉行不干涉政策,在努力促成和平的同时避免冲突。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后来认为,战争如此重要,美国必须在和会上拥有发言权。美国从未正式成为同盟国成员,而是在 1917 年以自封的“联合国”身份参战。最初,美国军队规模很小,但在《义务兵役法》通过后,它征召了 280 万人,到 1918 年夏天,每天向法国派遣 1 万名新兵。战争于 1919 年随着《凡尔赛条约》的签署而结束。美国随后采取了孤立主义政策,拒绝签署 1919 年的《凡尔赛条约》或正式加入国际联盟

1916 年,美国经济超越大英帝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经济保护主义在美国盛行,尤其是《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经济学家认为该法案导致了大萧条的持续和全球蔓延。从 1934 年开始,贸易自由化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开始实施。

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国会放松了20 世纪 30 年代的中立法,但仍然反对卷入欧洲战争。 1940 年,美国的军事实力排名第 18 位。中立巡逻队派美国驱逐舰在海上作战,但国会并未宣布进入战争状态。美国舆论仍然持孤立主义立场。拥有 80 万名成员的美国优先委员会强烈反对美国干预欧洲冲突,尽管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英国和苏联出售军事援助。

在 1941 年的国情咨文演讲中,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四大自由演讲中,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打破了不干涉主义的传统。他概述了美国在帮助已参战的盟国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到了 8 月,罗斯福总统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起草了《大西洋宪章》,确定了战后世界的目标。1941 年 12 月,日本袭击了美国和英国领土,几乎同时对东南亚和中太平洋发动了攻势,包括袭击珍珠港美国舰队。这些袭击导致美国和英国对日本宣战。三天后,德国和意大利向美国宣战,美国也进行了回击。

二战期间,四大国(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举行会晤,规划战后世界。为了维护和平,同盟国成立了联合国联合国于 1945 年 10 月 24 日成立,并于 1948 年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作为所有成员国的共同标准。美国与英国密切合作,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北约

美国治下的和平

[编辑]

主条目:美国治下的和平

美国治下的和平代表了西方世界的相对和平,部分原因是美国自 20 世纪中叶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尽管该术语主要在 20 世纪后期使用,但它在 20 世纪的其他时期也曾被使用过。其现代含义涉及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立的和平。

1945 年后的特征

[编辑]

“美国世纪”贯穿了冷战,并确立了美国作为世界两大超级大国之首的地位。冷战后,最普遍的观点认为,只有美国才符合超级大国的标准。美国的地理面积是世界上第四大州,面积约为 937 万平方公里 [ 年,美国人口为 2.487 亿,是当时的第四大国家。

20 世纪中后期,美国的政治地位被定义为一个强资本主义联邦和立宪共和国。它在联合国安理会拥有一个常任理事国席位,另外还有两个拥有常任理事国席位的盟友——英国法国。美国与资本主义西欧、拉丁美洲、英联邦和几个东亚国家(韩国台湾日本)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与右翼独裁政权结盟,也与资本主义民主国家结盟。

美国世纪不仅包括美国的政治影响力,还包括其经济影响力。20世纪,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取了华盛顿共识的经济政策,有时甚至违背了其人民的意愿。由于美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因此在 20 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实力十分强大。美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能源、金属和木材资源,拥有庞大的现代化农业和工业基础。美元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主要世界储备货币。美国体系植根于基于供求关系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即由客户需求决定生产。美国与七国集团主要经济体结盟。美国的经济政策处方是华盛顿特区的国际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以及美国财政部)深陷危机的发展中国家推行的“标准”改革方案。

截至 2023 年,拥有美国军事基地的国家

美国军队是一支以海军为基础的先进军队,其军费开支是世界上最高的。美国海军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军,拥有最多的航空母舰,基地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在西、南、东三面与华沙条约国家接壤的不完整的“环”内)。冷战初期,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库,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军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支空军之一。它在西欧的强大军事盟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都拥有自己的核能力。美国中央情报局还拥有强大的全球情报网络

美国的文化效应通常被称为美国化,体现在美国音乐、电视、电影、艺术和时尚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以及美国公民对言论自由和其他受保障权利的渴望。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等美国流行歌星已成为全球名人。

批评与使用

[编辑]

评论家们谴责卢斯“沙文主义的传教热情”。其他人则将矛头指向了 20 世纪和美国世纪的结束,最著名的是已故的刚左记者亨特·S·汤普森,他于 2003 年出版了自传,书名为《恐惧王国:美国世纪最后几天一个命运多舛的孩子的可憎秘密》

随着新千年的到来,伊利诺伊大学的评论家表示,美国是否正在失去超级大国地位,尤其是在中国崛起的情况下,是一个值得争论的问题。其他分析人士则认为,“美国世纪”恰好与美国1917 年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相吻合,与美国第 45 任总统2017 年的就职典礼时间相吻合。

其他学者,如乔治·弗里德曼,则认为“二十一世纪将是美国的世纪。”

参见

[编辑]
  1. ^ Penguin Random House. PenguinRandomhouse.com. [2025-04-05] (美国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