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Hanyangdaxue
抗议歌曲
[编辑]有关 Prefab Sprout 专辑,请参阅“抗议歌曲(专辑)”。有关 The Specials 专辑,请参阅“抗议歌曲 1924–2012”。
鲍勃·迪伦的歌曲,例如“随风飘荡”和“时代在变”,成为 20 世纪 60 年代民权和反战运动的颂歌。
抗议歌曲是与抗议和社会变革运动相关的歌曲,因此属于更广泛的主题歌曲类别(或与时事相关的歌曲)。它可能属于民谣、古典或商业流派。

与歌曲相关的社会运动包括废奴运动、禁酒令、妇女选举权、劳工运动、人权运动、公民权利、美国原住民权利运动、犹太人权利运动、残疾人权利、反战运动和 20 世纪 60 年代的反主流文化、艺术遣返、反对血钻、堕胎权、女权运动、性革命、 LGBT 权利运动、动物权利运动、素食主义和纯素食主义、枪支权利、大麻合法化和环境保护主义。

抗议歌曲通常是情境性的,通过背景与社会运动相关联。例如,“晚安艾琳”获得了抗议歌曲的氛围,因为它是由黑人罪犯和社会弃儿 Lead Belly 创作的,尽管它表面上是一首情歌。或者它们可能是抽象的,用更笼统的术语表达对不公正的反对和对和平或自由思想的支持,但观众通常知道它们指的是什么。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欢乐颂》是一首支持世界大同的歌曲,它就是一首这样的歌曲。这首歌的背景是弗里德里希·席勒的一首诗,颂扬了生命的连续性(它们在感受痛苦和快乐的能力上是团结的,因此具有同情心),贝多芬本人在诗中加入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诗句。支持现状的歌曲不属于抗议歌曲。[1] 抗议歌曲的歌词可能具有重要的具体内容。劳工运动音乐剧《针与针》在一首名为《唱一首具有社会意义的歌》的歌曲中阐述了抗议歌曲的定义。菲尔·奥克斯曾经解释说:“抗议歌曲是一种非常具体的歌曲,你不会把它误认为是胡说八道。”[2]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抗议歌曲必须表达反对意见,或者至少提供一些替代解决方案,如果它们仅限于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3]广义的定义并不排除任何即将到来的创作形式,它将抗议歌曲定义为抗议者演唱的歌曲。[4][4]
一首 18 世纪的时事歌曲的例子是《女权》(1795 年),这首歌曲的曲调是《上帝保佑国王》,由“一位女士”匿名创作,并于 1795 年 10 月 17 日在费城密涅瓦报上发表。然而,没有证据表明这首歌曾被演唱为一首运动歌曲。[5]
类型
[编辑]社会学家 R. Serge Denisoff 认为抗议歌曲的功能比较狭隘,认为它是一种说服或宣传形式。 [6]Denisoff 认为抗议歌曲传统起源于基层新教宗教复兴运动的“赞美诗”或歌曲,并将这些赞美诗称为“抗议宣传”。
Denisoff 将抗议歌曲细分为“磁性”或“修辞”。 “磁性”抗议歌曲旨在吸引人们参与运动并促进群体团结和承诺——例如“紧盯奖品”和“我们必将战胜”。另一方面,“修辞”抗议歌曲通常以个人愤慨为特征,并提供旨在改变政治观点的直截了当的政治信息。 Denisoff 认为,尽管“修辞”歌曲通常与建立更大的运动没有明显的联系,但它们仍应被视为“抗议宣传”。[7][7]例如鲍勃·迪伦的《战争大师》(其中包含“我希望你死去/你的死亡很快就会到来”的歌词)和马文·盖伊的《发生了什么事》。
罗恩·艾尔曼和安德鲁·贾米森在《音乐与社会运动:动员二十世纪的传统》(1998 年)一书中对丹尼索夫对歌曲(尤其是传统歌曲)在社会运动中的历史和功能的简化方法提出了质疑。他们指出,丹尼索夫很少关注抗议音乐的歌曲曲调,认为它们严格服从于文本,是传达信息的手段。诚然,在高度以文本为导向的西欧歌曲传统中,曲调可能是从属的、可互换的,甚至数量有限(例如葡萄牙法朵,只有 64 首曲调),然而,艾尔曼和贾米森指出,一些最有效的抗议歌曲通过挪用承载强大文化传统的曲调而获得力量。[8[8]]他们还指出:
音乐和运动的意义远不止从功能性角度所能捕捉到的,比如丹尼索夫的观点,他关注音乐在现有运动中的运用。我们认为,即使运动不再以组织、领导者和示威的形式出现,音乐和歌曲也可以维持运动,并且可以成为准备新运动出现的重要力量。在这里,音乐的作用和地位需要通过一个更广泛的框架来解释,在这个框架中,传统和仪式被理解为身份和认同的过程,是集体意义和记忆的编码和体现形式。[9][9]
马丁·路德·金这样描述自由歌曲:“它们以最显著的方式激发了运动……这些自由歌曲有助于团结运动。”[10][10]
阿尔及利亚
[编辑]阿尔及利亚
[编辑]拉伊(阿拉伯语:“意见”رأي)是一种民间音乐形式,起源于阿尔及利亚奥兰的贝都因牧羊人,融合了西班牙、法国、非洲和阿拉伯音乐形式。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20 年代,主要由被称为 cheikhas 的女性发展而来,她们在咖啡馆、酒吧或妓院表演,通常为男性表演。[11[11]] 典型的表演包括 cheikhas 伴奏,两到四名男性乐器演奏者演奏 gasba(木笛)和 gallal(金属鼓)。当时,Rai 被认为是对传统阿尔及利亚音乐的拒绝,而 cheikhas“……使用淫秽的歌词,重点讲述大城市农民妇女面临的生活艰辛、爱情的痛苦、酒精的诱惑、移民和哀悼。”[11]
到了 20 世纪 50 年代,一直到 60 年代,男性音乐家开始演奏 rai 音乐,并融入了当时被认为是现代的乐器,如小提琴、手风琴、琵琶和小号。[11] 随着这种音乐类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它继续与政治运动和组织联系在一起,例如反对法国占领的阿尔及利亚自由战士。即使在 1962 年阿尔及利亚获得独立后,Rai 仍然与阿尔及利亚政府保持着不利的关系,后者对其文化施加了严格的控制。事实上,尽管 Raï 音乐在地下空间(如歌舞表演)中蓬勃发展,但它已被广播媒体禁止。[11] 禁止 Raï 音乐甚至导致一位著名歌手 Cheb Hasni 被暗杀。然而,自 20 世纪 80 年代政府取消对 Rai 音乐的限制以来,Rai 音乐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Cheb Mami 的歌曲“Parisien Du Nord”是该音乐类型如何被用作抗议形式的一个最新例子,因为这首歌是为了抗议引发 2005 年法国骚乱的种族紧张局势而创作的。据 Memi 说:
这是一首反对种族主义的歌曲,所以我想和一位出生在法国的北非人一起唱这首歌……正因为如此,也因为他的才华,我选择了 K-Mel。在歌曲中,我们说“在你眼里,我感觉自己像个外国人。”就像那些出生在法国但长着阿拉伯面孔的孩子一样。他们是法国人,他们应该被视为法国人。”[12][12]
正如 Al-Neen 所说,Rai 继续被视为“反叛音乐和玩世不恭的象征。Rai 已经成为年轻人表达挫败感的渠道,更加强调自由和解放。”[11]
埃及
[编辑]艾哈迈德·福阿德·内格姆被认为是一位重要的异见人士,他用阿拉伯口语创作的诗歌为埃及的下层阶级发声,并激励了抗议者。[13][13][14] 20 世纪 60 年代,他与作曲家谢赫·伊玛目·伊萨合作,后者为他的诗歌配乐,这种合作关系持续了 20 年。2011 年,在反对穆巴拉克总统的抗议活动中,人们在解放广场高呼内格姆的诗歌《他们是谁,我们是谁?》中的诗句。[14][14]
音乐在动员 2011 年解放广场反对穆巴拉克总统的抗议活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导致了埃及革命。[15[15]] 埃及歌手兼演员穆罕默德·穆尼尔演唱的《Ezzay》意为“为什么会这样?”,被认为是与抗议活动相关的最受欢迎的歌曲之一。[16][16]拉米·埃萨姆的歌曲“Irhal”意为“离开”,在互联网上引起轰动[17[17]],随后被媒体描述为革命的赞歌。[18[18]][19[19]]
南非
[编辑]主条目:反种族隔离运动中的音乐
反种族隔离
[编辑]20 世纪的南非抗议音乐大多与种族隔离有关,种族隔离是一种合法的种族隔离制度,1948 年至 1994 年间,黑人被剥夺了公民身份和权利。当种族隔离政权强迫非洲人进入城镇和工业中心时,人们唱着离开家园、煤矿的恐怖和做家仆的屈辱。例如,本尼迪克特·瓦莱特·维拉卡齐 (Benedict Wallet Vilakazi) 的《Meadowlands》、Toyi-toyi 口号和休·马塞克拉 (Hugh Masekela) 的《Bring Him Back Home》(1987),后者成为释放纳尔逊·曼德拉运动的赞歌。Special AKA 写了一首关于纳尔逊·曼德拉的歌曲,名为《释放纳尔逊·曼德拉》。这首歌曲节奏欢快,充满欢庆气氛,受到南非音乐的影响,在非洲非常受欢迎。马塞凯拉的歌曲《索韦托蓝调》由他的前妻米丽亚姆·马凯巴演唱,是一首蓝调/爵士乐曲,哀悼 1976 年索韦托暴乱的大屠杀。[20[20]] 巴兹尔·库切和阿卜杜拉·易卜拉欣的《曼嫩贝格》成为反种族隔离抵抗运动的非官方配乐。
在阿非利卡人中,1989 年由约翰内斯·科科雷尔 (Johannes Kerkorrel)、库斯·孔布伊斯 (Koos Kombuis) 和贝诺尔杜斯·尼曼德 (Bernoldus Niemand) 领导的 Voëlvry 运动为白人阿非利卡人社区内部发出了反对的声音。这些音乐家试图重新定义阿非利卡人的身份,尽管遭到当局的反对,但 Voëlvry 仍在阿非利卡大学校园为大批观众演奏,并在阿非利卡年轻人中颇受欢迎。[21[21]]
后种族隔离时代
[编辑]种族隔离制度结束后,大多数南非荷兰语作家和音乐家顺应民意,拥抱新南非,但“彩虹之国”的梦想很快就出现裂痕,批评开始出现,近年来批评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暴力犯罪使南非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国家,与贫困、政府腐败和艾滋病流行并列。出于这个原因,作家和音乐家(其中一些是反种族隔离运动的老将)再次抗议政府未能履行纳尔逊·曼德拉出狱时作出的“和平、民主和自由”的承诺。到 2000 年,约翰内斯·科科雷尔在歌曲《Die stad bloei vanaand》(今晚城市流血)中声称:“梦想曾被许诺,但卖出的只是另一个谎言。”
最近发行了两张以抗议音乐为主的南非语合辑专辑:《Genoeg is genoeg》(2007 年)和《Vaderland》(2008 年),Koos Kombuis 还发行了一张名为《Bloedrivier》(2008 年)的 CD,该专辑主要是一张抗议专辑。其中一首歌曲《Waar is Mandela》(曼德拉在哪里)问道:“当阴影降临时,曼德拉在哪里……彩虹在哪里,荣耀在哪里?”另一首歌曲《Die fokkol》(无所事事)告诉前往南非观看 2010 年世界杯足球赛的游客,南非一无所有;没有工作,没有汽油,没有电力,甚至没有笑话。然而,这些合辑仅仅代表了冰山一角,因为许多著名音乐家都在最近的专辑中收录了抗议歌曲,包括 Bok van Blerk、Fokofpolisiekar 和 KOBUS!。
新南非的现实是暴力的,犯罪是后种族隔离时期南非荷兰语抗议音乐中众所周知的主题。朋克乐队 Fokofpolisiekar(意为滚开警车)在《燃烧南非》中唱道:“刀子在你们家门外的花园里等着你们”,Radio Suid-Afrika 在《祈祷》中唱道:“祈祷没有人在花园里等着你们,祈祷在每个黑暗的日子里得到力量和怜悯。”他们的国家是一个“谋杀和强奸儿童”的国家,唯一的喘息就是酗酒。在工业乐队 Battery9 的歌曲《Blaas hom》(把他打飞)中,叙述者唱道,他第三次被抢劫后,兴高采烈地向一名窃贼开枪,而在《Siek bliksems》(变态混蛋)中,克里斯托·施特劳斯请求上帝帮助对抗那些制造劫机事件的“变态混蛋”。金属乐队 KOBUS! 在歌曲《Doodstraf》中恳求恢复死刑,因为他们觉得和平的承诺尚未实现。在《和解日》中,Koos Kombuis 唱道:“我们的街道上血流成河,每天都有葬礼,在和解日,他们偷走了我们所有的财物。”他在其他地方说:“我们处于战争状态。”这首歌的视频展现了盗窃、强奸和虐待的无法无天的缩影——这种无法无天反映在 Valiant Swart 的《所多玛和蛾摩拉》中:“北方的两座城市,没有法律,没有秩序,太美妙了,无法用言语形容。” Hanru Niemand 改写了传统的南非歌曲《Sarie Marais》,将其变成了一首谋杀民谣,猜测萨里的尸体会在哪里被发现。新的抗议音乐家也模仿了 Voëlvry 的音乐:Johannes Kerkorrel 的《Sit dit af》(关掉它)——一首讽刺种族隔离政权的 P. W. Botha 的歌曲——被 Koos Kombuis 改成了《Sit dit aan》(打开它),现在是一首抗议管理不善导致长期停电的歌曲。
南非荷兰语音乐家的抗议大多与种族隔离的遗留问题有关:在《Blameer dit op raceheid》(归咎于种族隔离)中,Koos Kombuis 唱道“整个国家都是邪恶的”,而这种情况却被归咎于种族隔离。Klopjag 在《Ek sal nie langer》(我不再)中唱道,他们将不再为种族隔离道歉,这一主题得到了许多人的呼应,包括 Koos Kombuis 在《Hoe lank moet ons nog sorry sê》(我们还要道歉多久)中唱道。Piet Paraat 在《Toema Jacob Zuma》(别在意雅各布祖马)中唱道:“我一生都在为父亲的罪孽而受惩罚。”人们还明显感觉到,阿非利卡人正被非国大政府边缘化:福科夫波利西卡在《抗生素》中唱道:“我只是我出生国的一名游客。”博克·范·布莱克在《我的皮肤颜色》中唱道,尽管他愿意工作,但国家不想要他,因为他是白人,尽管南非白人的失业率最低。[22][22] 里安·马兰在《Bloekomboom》中用蓝桉树(外来物种)的比喻来恳求阿非利卡人不应被视为定居者,而应被视为国家的一部分。史蒂夫·霍夫迈尔错误地[23][23]表达了对阿非利卡人农民被谋杀率高企的担忧,并在几次演讲中呼吁记住阿非利卡人的遗产。他的歌曲《Ons Sal Dit Oorleef》(我们将挺过难关)和《My Kreed》(我的呐喊)也呼应了许多阿非利卡人对失去文化和权利的恐惧。这些音乐家和其他几位音乐家呼吁加入,这体现了一种在政治、语言和经济领域表现出的排斥感,Bok van Blerk 的《Kaplyn》(删减线)特别生动地描述了这种排斥感,这首歌哀叹南非阵亡士兵被遗弃在该国的一个展示性纪念碑——自由公园纪念碑中,尽管官方声称它是为所有为国家而战的人的纪念碑。
突尼斯
[编辑]埃梅尔·马思卢蒂从小就创作歌曲,呼吁在独裁者齐纳·阿比丁·本·阿里统治下的突尼斯争取自由和尊严,这招致了国内安全部队的审查,迫使她撤退到巴黎。她的抗议歌曲被禁止在官方广播中播出,但在社交媒体上找到了听众。2010 年末和 2011 年初,突尼斯抗议者将她的歌曲《Kelmti Horra》(我的话是自由的)称为突尼斯革命的赞歌。
亚洲
[编辑]中国
[编辑]韩裔华人崔健 1986 年的歌曲《一无所有》受到天安门广场抗议者的欢迎。
中国歌手李志在他的歌曲中提到了天安门大屠杀,随后于 2019 年被中国禁止入境。三年后,在中国的反封锁抗议活动中,这首歌被用作 YouTube 上的一首抗议歌曲。[需要引证]
香港
[编辑]香港摇滚乐队Beyond的《海阔天空》(1993年)和《光辉岁月》(1990年)被视为各种社会运动的抗议歌曲。
在2019-20年香港抗议活动中,悲惨世界的《你听到人民在唱歌吗》(1980年)和Thomas dgx yhl的《愿荣光归香港》(2019年)被唱作声援运动。后者被广泛采纳为这些抗议活动的歌曲,甚至有人将其视为“香港国歌”。[24][24][25[25]]
印度
[编辑]自独立前以来,文化活动在印度一直被认为是动员人们进行社会变革的最有效工具之一。[26][26] 在印度为摆脱英国统治而进行的斗争中,印度提供了许多抗议歌曲的例子。[27][27]
印度说唱歌手 Raftaar 的《Mantoiyat》猛烈抨击腐败的政客和警察,揭露了困扰该国的不公正现象。在这首歌中,他谈到了根深蒂固的问题,揭露了人民和政府的虚伪。[28] [28]Poojan Sahil、Seedhe Maut、Vishkyun、Prabh Deep、说唱歌手 Shaz、Sumit Roy 和 Ahmer 等艺术家通常会在他们的歌曲中谈论社会问题。[29][29][30][30] 摇滚融合乐队印度洋的歌曲《Chitu》是他们的第一首也是最著名的歌曲之一,这是 Ram 在参与纳尔马达运动期间遇到的一首部落颂歌。[31][31]
2019 年,印度的《公民法》引发了全国性的大规模抗议。Varun Grover、Poojan Sahil、说唱歌手 Shaz 和 Madara 等艺术家以自己的声音抗议加入了抗议活动。[32[32]][33][33]
在更现代的时代,抗议音乐已成为印度运动的常见特征。达利特人权利运动尤其利用音乐来实现其目标。Kabir Kala Manch 就是这样一个著名的歌手团体,他们利用自己的表演来提高人们对其事业的认识和支持。广受好评的[34[34]]纪录片《Jai Bhim Comrade》突出介绍了 Kabir Kala Manch 的作品,并向印度和国际观众展示了这种形式的抗议音乐。印度各地都有类似的达利特音乐团体,尽管不太为人所知。
印度的左翼运动也使用抗议音乐和街头表演作为在群众中传播其信息的手段。抗议音乐是印度人民戏剧协会 (IPTA) 组织的戏剧的一大特色。在 IPTA 解散后成立并深受其影响的类似组织,如 Jana Natya Manch (JANAM),也将抗议音乐作为其戏剧的常规特色。然而,近几十年来,左翼的文化行动主义越来越被边缘化。一些人将此归因于印度主流左翼的政治衰落,以及随着身份政治在印度政体中占据更大主导地位,关注点转向当地运动和语言。[35[35]]
抗议音乐也经常出现在印度其他主流国家政党举行的抗议活动中。
伊朗
[编辑]Fereydoun Farokhzad 的《悲伤的东方》(其标题指的是伊朗人民)被认为是伊朗最早的抗议歌曲之一。由于这首歌首次演唱时(1969 年或 1970 年)的言论自由限制,这是一首轻快的抗议歌曲,谈论“自由”和“不放弃我们的土地”伊朗。[36[36]]
由于在 1979 年伊朗革命后批评伊朗政府和社会问题是违法的,因此大多数创作抗议歌曲的伊朗艺术家都居住在国外。由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长期以来侵犯人权的历史,伊朗的抗议歌曲有着悠久的历史。[37][37]
伊朗最重要的抗议歌曲之一是 Hichkas 的《美好的一天会到来》,这首歌曲通常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伊朗抗议歌曲。《美好的一天会到来》是在 2009 年伊朗总统选举抗议活动一年后发行的,这是伊朗最暴力的抗议活动之一。[38[38]][39][39]
说唱歌手 Fadaei 的首支单曲《Iran Iran》也是在 2009 年伊朗总统大选抗议活动一年后发行的,其中提到了 Neda Agha-Soltan 被杀和 2009 年 Kahrizak 拘留中心灾难。[40[40]][41[41]][42][42]
在 2019-2020 年伊朗抗议活动中,超过 1500 名抗议者死亡——因其大规模的残酷性而被称为“血腥十一月”——居住在国外的伊朗艺术家发行了许多抗议歌曲,包括 Hichkas 的《Clenched His Fists》——在抗议活动开始一个月后发行——和《Hit》、Fadaei 的《Overthrow》(也提到了 2021 年锡斯坦和俾路支斯坦抗议活动)和《From Karaj to Langerud》(灵感来自 Pezhman Gholipour [fa] 的死亡)。截至目前,《血腥十一月》已在抗议歌曲中多次被提及。[43][43]
2022 年 9 月 16 日,马赫萨·阿米尼因涉嫌不当佩戴头巾而被捕,后来据目击者称,她遭到宗教道德警察的严重殴打后死亡,此后,世界各地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许多伊朗艺术家发布了抗议歌曲。在所有歌曲中,谢尔文·哈吉普尔的《为了》——在阿米尼死后十二天发行——一炮走红,并立即成为起义的非官方“国歌”。这首歌在全国乃至全球的集会上被广泛使用,从学校、大学到街头。它在社交媒体、外国电视台和广播电台也广为流传。这首歌还成为其他几种艺术形式的背景,如视频作品、平面设计和表演艺术。2022 年 11 月 11 日,罗克萨娜·萨贝里报道这首歌是“伊朗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曲调”。[44]自发行以来,《For》已成为伊朗历史上被翻唱次数最多的抗议歌曲。[45] 哈吉普尔后来因这首歌被捕,五天后获保释,禁止从事任何音乐活动。[46]
在 Mahsa Amini 抗议期间发行的其他伊朗著名抗议歌曲包括 Mehdi Yarrahi 的《Woman's Anthem》、《Life's Anthem》和《Cage is Enough》、Hichkas 的《This One Is Also For》、Fadaei 的沉重政治主题专辑《Right》(其中包括《Tawaf》和《Blood》抗议歌曲)和《Conquer》(灵感来自 Majidreza Rahnavard 的处决)、Shapur 的《Death to the Whole System》、Toomaj Salehi 的《Battleground》和《Omen》、Ethnic Musician 的《Freedom's Anthem》、Koorosh 和 Sami Low 的《Us》、Shahin Najafi 的《Gen Z》和《The Morning of Revenge》。
马吉德·恩特扎米的《霍拉姆沙赫尔交响曲》于 2022 年 10 月 13 日重新发行,其标题指的是霍拉姆沙赫尔 1980 年和 1982 年的战斗,也多次出现在抗议视频中,包括妇女剪头发和呼吁抗议。[47]
伊朗许多艺术家在 2022 年马赫萨·阿米尼抗议活动后发布抗议歌曲后被捕,其中包括谢尔文·哈吉普尔、莫娜·博尔佐伊(梅赫迪·亚拉希的《女人的赞歌》的作词人)和图马伊·萨利希。萨利希于 2022 年 10 月 30 日被捕,原因是他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社会意识活动,并在马赫萨·阿米尼抗议期间发布了两首抗议歌曲《战场》和《预兆》。 2022 年 11 月 27 日,伊朗媒体透露,萨利希被指控犯有“地球上的腐败罪”,这一罪行可能被判处死刑。[48][49]
2023 年 3 月,说唱歌手 Fadaei 发布了另一首与 2022-2023 年伊朗抗议活动相关的抗议歌曲,名为“黑色”。[50] 这首歌因其 Maddahi 演唱风格与流行音乐相结合而备受争议。它还包含大量抗议歌词和 Chaharshanbe Suri-Muharram-Nowruz 主题。
以色列
[编辑]主要文章:以色列音乐 § 音乐与政治
2007 年,伊朗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在哥伦比亚大学发表演讲时,犹太人唱希伯来语抗议歌曲
以色列的抗议音乐经常与不同的政治派别联系在一起
1967 年战争期间,Naomi Shemer 为 Shuli Natan 演唱的歌曲《黄金耶路撒冷》添加了第三节,讲述了 2000 年后重新夺回耶路撒冷的故事。[51] 同年晚些时候,民谣歌手 Meir Ariel 为这首歌曲引入了不同的观点,她录制了一个反战版本,并将其命名为《铁耶路撒冷》。
Gush Emunim 的支持者采用了一系列古老的宗教歌曲,并赋予它们政治意义。例如歌曲《Utsu Etsu VeTufar》(他们给出了建议,但他们的建议被违反了)。这首歌象征着那些坚定信仰的人的最终正确性,表明 Gush Emunim 反对政府反定居政策的斗争是正义的。
1995 年 11 月,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在一次政治集会上被谋杀前几分钟,以色列民谣歌手米里·阿洛尼演唱了以色列流行歌曲《和平之歌》。这首歌最初写于 1969 年,当时由以色列军事表演团体广泛演唱,已成为以色列和平阵营的赞歌之一。[52]
在被称为第一次起义的阿拉伯起义期间,以色列歌手 Si Heyman 演唱了《Yorim VeBokhim》(“开枪并哭泣”)以抗议以色列在这些领土的政策。一些反对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修建隔离墙的人用平克·弗洛伊德的《墙上的另一块砖》作为抗议歌曲。歌词被改编为:“我们不需要占领。我们不需要种族主义墙。”[53][54][55]
自奥斯陆进程开始以及最近以色列单方面撤军计划以来,抗议歌曲成为反对派活动人士表达情绪的主要渠道。抗议这些政策的歌曲由以色列音乐家创作和演唱,例如 Ariel Zilber、Aharon Razel 等。[56]
Malaysia
主条目:Wee Ming Chee § Negarakuku
缅甸
[编辑]在 8888 起义期间,缅甸作曲家 Naing Myanmar 创作了《Kabar Makyay Bu》(ကမ္ဘာမကျေဘူး)作为一首抗议歌曲,英文译为“直到世界末日我们都不会满足”。[57] 这首歌以堪萨斯州的《风中的尘埃》为曲调,迅速在全国流行起来,成为对自由的情感呼吁。[58] 这首歌被录制并发行在磁带上,传遍了数百万缅甸人,最终成为 8888 起义的赞歌。[57]
在 2021 年缅甸政变之后,该国新兴的公民抗命运动重新激活了这首歌,并在抗议和公民抗命行为中表演它。[59]
巴勒斯坦
[编辑]巴勒斯坦音乐(阿拉伯语:موسيقى فلسطينية)涉及与以色列的冲突、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巴勒斯坦土地的热爱。此类歌曲的一个典型例子是“我的国家,我的国家”(Biladi, Biladi),这首歌已成为非官方的巴勒斯坦国歌。此外,很少有巴勒斯坦和平歌曲不谴责以色列,而且表面上是军国主义的。某些评论员将此与巴勒斯坦人普遍不愿谈论内部问题进行了比较,因为这些问题在巴勒斯坦社会往往是禁忌,而在哈马斯控制下的加沙,异议是被禁止的。
另一个例子是歌曲“耶路撒冷是我们的土地”,由 Sharif Sabri 填词。这首歌由来自埃及塞得港的 Amr Diab 演唱,在 2003 年埃及西岸和加沙制作的视频剪辑比赛中获得一等奖。[60] DAM 是一个阿拉伯嘻哈乐队,用阿拉伯语和希伯来语说唱,讲述巴勒斯坦人在占领下面临的问题并呼吁变革。Kamilya Jubran 的歌曲“Ghareeba”取材于 Khalil Gibran 的一首诗,讲述了巴勒斯坦妇女所感受到的孤立和孤独感。
巴基斯坦
[编辑]自独立前以来,巴基斯坦的抗议音乐就深受南亚传统的启发。
歌曲“Hum Dekhenge”只是巴基斯坦抗议音乐的一个例子。诗人、著名的巴基斯坦马克思主义者 Faiz Ahmed 最初创作了这首同名诗,以回应齐亚·哈克将军的镇压性独裁统治。这首诗被认为是对齐亚独裁伊斯兰教的批判性评论。[61] 他的政治信仰使他成为齐亚·哈克将军的天然批评者。1985 年,作为齐亚强制伊斯兰化计划的一部分,作为次大陆女性传统服饰的纱丽被禁止。那一年,巴基斯坦最受欢迎的歌手和艺术家之一 Iqbal Bano 身穿黑色纱丽,在拉合尔体育场为 50,000 名观众演唱了 Hum Dekhenge。录音被偷运出去,通过盗版磁带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在 YouTube 上的录音中,可以听到观众高呼“Inquilab Zindabad”(“革命万岁”)和雷鸣般的掌声。当时 Faiz 正在监狱中。
自齐亚独裁政权垮台以来,这首歌经常出现在巴基斯坦的抗议活动中。最近,巴基斯坦歌手 Rahat Fateh Ali Khan 演唱了这首歌的新版本,并被用作 2013 年巴基斯坦大选和 2014 年阿扎迪游行中政党巴基斯坦正义运动党的主打歌。[需要引文]
著名诗人 Ali Arshad Mir 于 1970 年代创作的国际国歌 girti hui deewaron ko aik dhakka aur do 在各种抗议活动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这首革命颂歌至今仍被政界人士和普通民众在反抗压迫性政治制度和失败机构的运动中使用。[62][63][64]
菲律宾
[编辑]从卡蒂普南的革命歌曲到新人民军演唱的歌曲,菲律宾抗议音乐涉及贫穷、压迫以及反帝国主义和独立。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美国时代,何塞·科拉松·德·赫苏斯创作了一首著名的抗议歌曲《Bayan Ko》,呼吁拯救国家,反对压迫,主要是殖民主义,也因反对马科斯政权而流行起来。
在 20 世纪 60 年代,菲律宾抗议音乐与共产主义和革命思想保持一致。抗议歌曲《Ang Linyang Masa》来自毛泽东和他的群众路线,《Papuri sa Pag-aaral》来自贝托尔特·布莱希特。这些歌曲虽然菲律宾化了,但成为菲律宾抗议音乐的另一部分,被称为革命歌曲,在抗议和竞选斗争中流行起来。
韩国
[编辑]另请参阅:韩国音乐和韩国抗议歌曲
韩国的抗议歌曲通常被称为“民众歌谣”(韩语:민중 가요,字面意思是“人民的歌曲”),抗议歌曲的类型被称为“Norae Undong”,字面意思是“歌曲运动”。[65] 韩国抗议歌曲的起点是 1970 年左右韩国学生运动的音乐文化。[66] 它在 1970 年代至 1980 年代很常见,特别是在 1987 年六月民主运动前后,与反对朴正熙和全斗焕总统的军政府有关,反映了当时的民众意志和批评声音。[66] 从 1990 年代中期开始,随着韩国民主化,韩国抗议歌曲逐渐失去人气。[67]由于 2024 年韩国戒严危机,抗议歌曲再次兴起。[68][69][70][71]
台湾
[编辑]《島嶼天光》是2014年台湾太阳花学运主题曲,也是五月天演唱的兰陵王电视剧《入阵曲》主题曲,表达了马英九执政期间台湾社会政治的种种争议。
泰国
[编辑]另请参阅:Phleng phuea chiwit
在泰国,抗议歌曲被称为 Phleng phuea chiwit(泰语:เพลงเพื่อชีวิต,国际音标:[pʰlēːŋ pʰɯ̂a tɕʰīː.wít];字面意思是“生命之歌”),这是一种起源于泰国的音乐流派。 70 年代,由 Caravan、Carabao、Pongthep Kradonchamnan 和 Pongsit Kamphee 等著名艺术家创作。[72]
火鸡
[编辑]安纳托利亚反叛/抗议音乐的根源可以追溯到 16 世纪。生活在那个时代的阿西克人,如生活在 18 世纪的皮尔苏丹阿卜杜勒、科罗格鲁和达达洛格鲁仍然是灵感来源。反叛传统已经延续了几个世纪,并为这个地理文化带来了许多歌曲。[73] 土耳其抗议音乐传达的信息是反对不平等、缺乏自由、贫穷和言论自由。这种风格中较为温和的元素被称为进步,而一些顽固的抗议音乐家在 20 世纪的土耳其遭到起诉,有时甚至受到迫害。不少土耳其歌手被迫流亡,最著名的是杰姆卡拉卡,他后来在更自由的条件和氛围中返回了土耳其。[74] 通常,抗议音乐乐队是拥有大量追随者的左翼乐队,尤其是在高中和大学。这种音乐是民谣和摇滚的结合,歌词是关于自由、镇压和起义、资本主义和被压迫者以及永远不会到来的革命。人们习惯于不时喊出反美口号。男歌手总是有所谓的大卫教派嗓音(意思是像巴里·怀特那样低沉沙哑),女歌手通常用高音调唱出鼻音。[75] 一些流行的例子是 Duman、Grup Yorum 和 Selda Bagcan。
欧洲
[编辑]白俄罗斯
[编辑]第一批著名的白俄罗斯抗议歌曲创作于 20 世纪初,当时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正在崛起,并正在为脱离俄罗斯帝国和苏维埃俄罗斯而战。这一时期创作的抗议歌曲包括“Advieku My Spali”(“我们睡够了”,也被称为白俄罗斯马塞利曲)和“Vajaćki Marš”(“勇士进行曲”),后者是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下一个抗议歌曲时期是在 1990 年代,许多抗议歌曲是由 NRM、Novaje Nieba 等乐队创作的,这导致这些音乐家被不言而喻地禁止。例如,NRM、Mroja 和 Krambambulia 乐队的主唱 Lavon Volski 在他的大部分音乐会上都因批评白俄罗斯政治制度而与官员发生冲突。白俄罗斯最著名的乐队之一 Lyapis Trubetskoy 因歌词中批评亚历山大·卢卡申科而被禁止在该国演出。这些禁令导致大多数“被禁”乐队在维尔纽斯举办音乐会,维尔纽斯虽然位于现代立陶宛,但被认为是白俄罗斯的历史首都,因为不到一百年前,维尔纽斯(维尔尼亚,在被划归立陶宛之前的名称)的大多数居民都是白俄罗斯人。但在 2010 年代中期,情况开始有所改变,许多抗议乐队开始在白俄罗斯举办音乐会。
爱沙尼亚
[编辑]爱沙尼亚 Laulupidu 演唱的许多歌曲都是抗议歌曲,尤其是歌唱革命期间创作的歌曲。由于当时苏联的官方立场,歌词往往带有暗示性,而不是明确的反苏,例如 Tõnis Mägi 的歌曲 Koit。相比之下,Ivo Linna 和乐队 In Spe 演唱的 Eestlane olen ja eestlaseks jään 明确支持爱沙尼亚身份。
芬兰
[编辑]芬兰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抗议歌曲的传统,可以追溯到芬兰内战时期,其中大部分歌曲都是从苏联引进和翻译的。在 21 世纪,左翼说唱艺术家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社会主义抗议歌曲的传统,而 KOM 剧院合唱团则以更传统的 Taistoist 形式延续了这一传统。
法国
[编辑]《国际歌》(法语:L'Internationale)是一首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的颂歌。[76][77]
《国际歌》成为国际社会主义的颂歌。其法语原句为 C'est la lutte finale/ Groupons-nous et demain/ L'Internationale/ Sera le types humain。(意译为:“这是最后的斗争/让我们团结起来,明天/国际歌/将成为人类。”)《国际歌》已被翻译成世界上大多数语言。传统上唱这首歌时,手举起来握紧拳头致敬。不仅共产主义者唱《国际歌》,而且(在许多国家)社会主义者或社会民主主义者也唱《国际歌》。中文版也是 1989 年天安门广场抗议活动中学生和工人的集会歌曲。[78]
在法国,抗议歌曲的潮流并不多,但批评和争论的潮流却一直存在,而个人也成为其中的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恐怖迫使法国歌手对战争进行更批判性的思考,迫使他们质疑政府和统治社会的权力。
爵士小号手兼歌手鲍里斯·维安是第一批抗议阿尔及利亚战争的人之一,他的反战歌曲《逃兵》(Le déserteur)被政府禁止。[79]
一些法国歌曲作者,如莱奥·费雷(1916-1993 年)、乔治·布拉森(1921-1981 年)、雅克·布雷尔(1929-1978 年)(实际上是比利时歌手)、马克西姆·勒·福雷斯蒂尔(生于 1949 年)或翻译家(伊夫·蒙当、马塞尔·穆卢吉、塞尔日·雷吉亚尼、格雷姆·奥尔赖特……)经常创作或演唱反对多数思想和政治权力的歌曲。由于种族紧张局势没有达到与美国相同的水平,批评更多地集中在资产阶级、权力、宗教和捍卫思想、言论和行动自由的歌曲上。 1945 年后,移民问题成为一些歌手的灵感来源:皮埃尔·佩雷(生于 1934 年)以幽默歌曲而闻名,他开始创作几首更“严肃”、更坚定反对种族主义的歌曲(《莉莉》,1977 年),批判性地指出了法国社会日常的种族主义行为。
布拉森斯创作了几首抗议战争、仇恨、不宽容的歌曲(“Les Deux Oncles”[“两个叔叔”]、“La Guerre de 14–18”[“14-18 War”]、“Mourir pour des idées”[“To Die for Ideas”]“Les Patriotes”[“The Patriots”]...),反对沙文主义(“La Ballade des gens qui sont”) nés quelque part”[“生于某处的人们的歌谣”]),反对资产阶级(“La Mauvaise Réputation”[“坏名声”],“Les Philistins”[“非利士人”]...)。他经常被称为“无政府主义者”,因为他的歌曲代表了法律和秩序(以及宗教)(“Le Gorille” [“大猩猩”] “Hécatombe” [“屠杀”] “Le Nombril des femmes d'agents” [“警察妻子的肚脐”], “Le Mécréant” [“恶棍”] ......)。
费雷也被称为“无政府主义者”。他唱反对消费主义(“Vitrines”[“Shop Fronts”]、“Chanson mécanisée”[“Mechanized Song”]、“Il n'y a plus rien”[“There is no left”]……),反对法国战争(“Miss guéguerre”[“Miss Squabble”]、“Pacific blues”、“Regardez-les”[“Look at them”]、“Mon général”[“我的将军”]、“Les Temps difficiles”[“困难时期”]、“La Marseillaise”)、死刑(“Ni Dieu ni maître”[“无神无主”]、“La Mort des loups”[“狼之死”])、财产控制(“La Gueuse”、“La Complainte de la télé”[“电视的哀歌”]、“La革命”[“革命”],“Le Conditionnel de variétés” [“中间道路音乐条件情绪”]),代议制民主的幻觉(“Ils ont voté” [“他们投票”],“La Grève” [“罢工”]),独裁统治(“Franco la muerte”,“Allende”,“La Violence et l'Ennui” [“词...词...词...”]),性虚伪和自由(“Le Chien”[“狗”]、“Le Mal”[“邪恶”]、“Ton style”[“你的风格”]、“La Damnation”[“Damnation”]...)。
布雷尔的作品是另一首自由颂歌(“Ces gens-là”[“这些人”]、“Les Bourgeois”[“资产阶级”]、“Jaurès”、“Les Bigotes”[“偏执狂”]、“Le Colonel”[“上校”]、“Le Caporal Casse-Pompon”[“下士休息”])。
德国
[编辑]Ton Steine Scherben 是 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初期最早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德语摇滚乐队之一,以主唱 Rio Reiser 极具政治色彩的歌词而闻名。该乐队成为当时德国和他们的家乡西柏林新左派运动(如占屋运动)的音乐代言人。他们的歌词一开始是反资本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乐队与德国红军派运动成员有联系,后来他们被非法化。后来的歌曲涉及更复杂的问题,如失业(“Mole Hill Rockers”)或同性恋(“Mama war so”)。他们还为汉堡剧团 Brühwarm(字面意思是:沸腾的温暖)的戏剧和两张关于同性恋的完整概念专辑做出了贡献。
20 世纪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德国青年的不满情绪催生了高度政治化的德语朋克摇滚(“Deutschpunk”),这种摇滚主要关注政治激进的左翼歌词,主要受到冷战的影响。最重要的德语朋克乐队可能是来自汉堡的 Slime,他们是第一支因为政治话题而被禁的乐队。他们的歌曲“Deutschland”(“德国”)、“Bullenschweine”、“Polizei SA/SS”和反帝国主义歌曲“Yankees raus”(“洋基队出局”)被禁,其中一些歌曲至今仍被禁,因为它们鼓吹对警察使用暴力,或将警察比作纳粹德国的冲锋队和党卫队。
总部位于科隆的摇滚乐队 BAP 以其坚定而聪明的歌词而闻名,他们的许多歌曲都涉及歧视和德国政治精英的权力游戏。歌曲《水晶之夜》(1982 年)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它分析了当今大众对新形式法西斯主义的腐败性,同时提到了 1938 年发生的“玻璃破碎之夜”。
在东德,抗议国家的行为经常被禁止。[80] 尽管如此,沃尔夫·比尔曼 (Wolf Biermann) 的歌曲《Ermutigung》却成为了一首广受欢迎的抗议德国统一社会党政府的歌曲。[81]
爱尔兰
[编辑]爱尔兰叛军歌曲
[编辑]爱尔兰反叛音乐是爱尔兰民间音乐的一个分支,使用典型的爱尔兰乐器(如小提琴、锡哨、爱尔兰风笛、手风琴、博德兰鼓等)和原声吉他演奏。歌词涉及爱尔兰独立斗争、参与解放运动的人们、北爱尔兰动乱期间的迫害和暴力以及爱尔兰多次叛乱的历史。
在该流派的众多例子中,最著名的一些是“再次成为一个国家”、“出来吧,黑褐军”、“艾琳去布拉格”[82]、“阿森莱的田野”、“铁丝网后面的人”和爱尔兰共和国的国歌“Amhrán na bhFiann”(“士兵之歌”)。这种流派的音乐经常引起争议,一些表面上反英的歌曲实际上已被英格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禁止在广播中播放。
保罗·麦卡特尼也凭借其 1972 年的单曲《把爱尔兰还给爱尔兰人》为该流派做出了贡献,这首歌是他为回应 1972 年 1 月 30 日北爱尔兰发生的血腥星期天而创作的。这首歌在英国也遭到全面禁播,从未重新发行或出现在保罗·麦卡特尼或 Wings 的任何精选中。同年,麦卡特尼的前同事约翰·列侬发行了两首关于饱受战争蹂躏的北爱尔兰苦难的抗议歌曲:《血腥星期天》,写于 1972 年爱尔兰民权活动家大屠杀后不久(与 U2 1983 年的同名歌曲不同,它直接支持爱尔兰共和事业,并不呼吁和平),以及《爱尔兰人的运气》,均来自他的专辑《纽约时光》(1972 年)。
沃尔夫音色乐队因其对爱尔兰反叛流派的贡献而在爱尔兰成为传奇。该乐队自 1963 年以来一直在录制唱片,并通过演绎传统爱尔兰歌曲和原创歌曲吸引了全世界的名声和关注,这些歌曲涉及北爱尔兰以前的冲突。 2002 年,沃尔夫音色乐队演唱的《A Nation Once Again》被英国广播公司世界服务部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评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歌曲,这是一首 19 世纪的民族主义歌曲。[83]
U2 是一支来自都柏林的爱尔兰另类摇滚/后朋克乐队,1983 年,他们创作了歌曲《Sunday Bloody Sunday》,打破了反叛音乐传统。这首歌提到了爱尔兰历史上英国军队对平民进行的两次大屠杀——《Bloody Sunday》(1920 年)和《Bloody Sunday 1972 年》——然而,与其他涉及这些事件的歌曲不同,歌词呼吁和平,而不是复仇。
小红莓乐队的热门歌曲“Zombie”创作于1993年英国巡演期间,是为了纪念在沃灵顿爱尔兰共和军爆炸事件中丧生的两个男孩乔纳森·鲍尔和蒂姆·帕里。
荷兰
[编辑]1626 年,荷兰国歌《威廉》问世,这首歌是为了支持威廉·范·奥兰杰,他在八十年战争中领导荷兰人反抗西班牙人。
1966 年,Boudewijn de Groot 发行了一首关于越南战争的歌曲《Welterusten meneer de president》(“晚安,总统先生”)。这首歌在荷兰 Top 40 排行榜上停留了 12 周,至今它仍然是荷兰流行音乐和荷兰抗议歌曲中的重要歌曲。继《Welterusten meneer de president》之后,Boudewijn de Groot 和荷兰作词家 Lennaert Nijgh 创作了更多抗议歌曲。这对夫妇启发了其他荷兰音乐家,即 Armand 和 Robert Long。Sophie Straat 和 Goldband 创作的《Tweede Kamer》是一首斯卡抗议歌曲,反对荷兰缺乏女性领导人,呼吁荷兰选民“投票给女性”。[84]
葡萄牙
[编辑]葡萄牙的抗议歌曲大多与反法西斯运动有关,主要在学生和活动家中间发展起来。最著名的歌曲分别是保罗·德·卡瓦略和何塞·阿方索的歌曲《告别之后》和《格兰多拉·维拉·莫雷纳》(格兰多拉·斯瓦西镇)。它们被选为发起康乃馨革命的密码,这场革命最终成功推翻了独裁政权。第一首歌是根据作者写给妻子的信写成的,当时作者正在为维护殖民地而战(这是一场公众反对的战争)。因此,标题指的是他“告别”战争。另一首歌明确表达了他的目标:“人民才是最有权威的人/在你内心深处,哦,城市。” “E Depois do Adeus” 足够模糊,可以逃避审查并被当作一首“爱的终结”歌曲,这也解释了广播的顺序。
在这两者中,Zeca Afonso 更为多产,也更认同这场运动,以至于他的另一首歌成为“Venham mais 5”(再来 5 首)代号的首选。其他艺术家也使用一些技巧来隐藏歌曲中的含义或流亡。一个例子是 Adriano Correia de Oliveira,他用声调掩盖了露骨的歌词,让人很难区分批评诗句、副歌甚至其他诗句。没有哪首歌比民谣“Trova do Vento que Passa”(风吹过的歌/诗)更引人注目,作家 Manuel Alegre 的歌词是对国家的直接批评。音乐由安东尼奥·波图加特创作,但科雷亚使用典型的法朵节奏来隐藏一些挑衅性的歌词,例如“即使在最悲伤的夜晚/在最受奴役的时候/总有人站出来/总有人说不”(即使在最悲伤的夜晚/在最受奴役的时候/总有人站出来/总有人说不)。
不仅男性,女性也积极参与其中,尽管人数较少。其中一位女性埃尔梅琳达·杜阿尔特为 1972 年的戏剧《里斯本 72》创作了歌曲《我们是自由的》(Somos Livres),用朗朗上口的儿童音乐掩盖了深刻的含义。虽然她演唱的版本最为人所知,但直到康乃馨革命后才录制。
许多其他词曲作者和歌手为了提高知名度,利用自己的才华在葡萄牙各地演出,有时没有报酬或没有交通。 Fausto Bordalo Dias 曾经用一个制作很差的麦克风唱歌,需要一个塑料杯才能工作。其他歌手包括牧师弗朗西斯科·范海斯 (Francisco Fanhais)、作家何塞·豪尔赫·莱特里亚 (José Jorge Letria);费尔南多·托尔多;路易斯·西利亚;阿梅莉亚·穆格;贾妮塔·莎乐美;曼努埃尔·弗莱雷;何塞·巴拉塔-莫拉;诗人阿里·多斯桑托斯;何塞·马里奥·布兰科、塞尔吉奥·戈迪尼奥、卡洛斯·阿尔贝托·莫尼兹、玛丽亚·多·安帕罗和塞缪尔。
波兰
[编辑]波兰的抗议歌曲大多与反共产主义运动有关,并于 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发展起来。其中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是雅采克·卡茨马尔斯基 (Jacek Kaczmarski),他创作了《Mury》(“墙壁”)、《Przedszkole》(“幼儿园”)和《Zbroja》(“盔甲”)等著名歌曲,批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政府和反对派。另一位著名的波兰民歌手扬·皮耶特扎克 (Jan Pietrzak) 创作了最著名的波兰爱国抗议歌曲之一《Żeby Polska była Polską》(“让波兰成为波兰”),他在歌曲中回忆了波兰历史上最英勇的时刻,包括科希丘什科起义,并号召人们像以前与波兰的其他敌人作战一样与共产党作战。他还录制了 Jonasz Kofta 的诗歌《Pamiętajcie o ogrodach》(“记住花园”)的音乐版本,抗议共产主义宣传所提倡的工业化生活。其他以创作抗议歌曲而闻名的波兰艺术家包括 Kazimierz Staszewski 和 Przemysław Gintrowski。
2000 年代,随着“抵抗节奏”团体在许多城市活动,节奏主导了抗议活动,抗议者往往不唱歌。随着波兰越来越接近独裁统治,抗议歌曲的创作和表演成为社会运动的主要内容,歌唱被纳入街头示威活动。这首歌的旋律、歌词和表演风格都暗示了抗议活动所参考和努力维护的早期社会斗争和政治传统。
在 21 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城市运动建立了活动家合唱团,例如华沙革命合唱团“Warszawianka”、克拉科夫革命合唱团、格但斯克的 TAK [Tricity 妇女行动] 合唱团,这些合唱团支持街头抗议活动。[4] 歌曲曲目主要由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抗议歌曲的重建组成。在罗兹,在纪念 1905 年起义 110 周年和 111 周年的庆祝活动中,人们集体演唱了“Warszawianka”。
2016 年,在一些黑人抗议示威期间举办了针对女性的歌唱研讨会。抗议歌曲“Wściekły szpaler”在 YouTube 上发布,活动家参与其中,表明他们认为这种交流方式非常重要。
为了向用公开自焚来谴责“执政党系统性地违反法律、煽动对少数群体的歧视以及故意破坏该国自然和教育体系”的皮奥特·什琴斯尼致敬,2017 年创作了抗议歌曲。[85] 为了说服安德烈·杜达反对宪法修正案,当年晚些时候,活动人士在波兰总统访问的地方在 YouTube 上表演了圣诞颂歌“Przybieżeli do Betlejem”的改编版。
2019 年,波兰在该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教师罢工期间演唱了许多抗议歌曲。许多学校,甚至小城镇或村庄的学校都创作了抗议歌曲。集体表演的录音被发布在社交媒体上。许多歌曲都是根据 20 世纪 80 年代的曲调创作的,特别是 1980-1981 年戒严时期的曲调,戒严结束了“团结狂欢节”。[4]
在 2020 年和 2021 年的妇女罢工示威期间播放了许多抗议歌曲。其中一首是 YouTube 上的“Tortury ciało”,曲调为“Bella ciao”。这首歌成为反对政府和天主教会的示威游行的象征,因为他们都试图增加对堕胎权的限制。
俄罗斯
[编辑]20 世纪俄罗斯抗议音乐最著名的来源是那些被当地称为吟游诗人的人。这个词(俄语为бард)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开始在苏联使用,并一直沿用至今,指的是在苏联体制之外创作歌曲的歌手兼作曲家。许多最著名的吟游诗人创作了许多关于战争的歌曲,尤其是卫国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吟游诗人创作和演唱有关战争的歌曲有各种原因。布拉特·奥库扎瓦 (Bulat Okudzhava) 曾参加过战争,他用悲伤而感性的风格在歌曲中描绘了战争的徒劳无功,例如《纸兵》(“Бумажный Солдат”)。
苏联统治下的吟游诗人创作了许多政治歌曲,风格各异,从尖锐的政治“反苏”歌曲到伊索寓言中诙谐的讽刺。布拉特·奥库扎瓦的一些歌曲就是以这些主题创作的政治歌曲的典范。弗拉基米尔·维索茨基被认为是一位政治歌曲作家,但后来他逐渐进入主流文化。亚历山大·加利奇的情况并非如此,他被迫移民——拥有一盘他的歌曲磁带可能意味着在苏联服刑。在移民之前,他和另一位诗人尤利·金一样遭受过克格勃的迫害。其他人,如叶夫根尼·克利亚奇金和亚历山大·多尔斯基,在彻底的反苏和纯粹的浪漫素材之间保持着平衡。抗议言论也可以在 Grazhdanskaya Oborona、Naive、Tarakany!、Pilot、Noize MC、Lumen 和 Louna 等摇滚乐队的作品中找到踪迹。后来,在 1980 年代的苏联-阿富汗战争期间,Kino(乐队)发行了一张专辑 Gruppa krovi,其主打歌“Blood Type”(Группа Крови)是一首关于苏联-阿富汗战争的抗议歌曲。在《侠盗猎车手 IV》中,它是配乐的一部分,直到 2018 年其十年许可到期。2019 年,在该乐队最后一次在卢日尼基体育场演出的二十九年零一天后,Metallica 在那里举办了一场音乐会并演唱了“Blood Type”。
在 21 世纪,女权朋克乐队 Pussy Riot 尤其经常与普京总统和俄罗斯东正教发生冲突。
西班牙
Maria del Mar Bonet 以她的歌曲“Què volen aquesta gent?”而闻名,这是一首反抗佛朗哥独裁统治的赞歌。
20 世纪 70 年代,即佛朗哥独裁统治的最后几年,西班牙曾短暂出现过抗议歌手,主要挑战政权的审查制度。他们包括当时的一些主流西班牙艺术家,如 Joan Manuel Serrat 和 Víctor Manuel,但也有很多其他艺术家,如 José Antonio Labordeta、Raimon、Luis Eduardo Aute、Rosa León 或 Lluís Llach。加泰罗尼亚语当时是该国的非官方语言,它本身经常被用作抗议的载体,以强调西班牙对非卡斯蒂利亚语西班牙语母语人士的文化歧视。
大多数抗议歌曲都是带有社会主题的民谣风格,在当时被禁止的左翼人士及其支持者以及主要大学的许多年轻学生中很受欢迎。一些著名的歌曲包括 Aute 的 Al Alba(“黎明”)、Raimon 的 Al vent(“随风”)和 Llach 的 L'Estaca(“木桩”)。
西班牙民主转型后,即佛朗哥去世多年后,这场运动宣告结束。1997 年,歌手 Ismael Serrano 短暂地改变了这种风格,他的歌曲 Papá cuéntame otra vez(“爸爸,再告诉我一遍”)是一首怀旧赞歌,歌颂 20
英国
[编辑]14至19世纪
[编辑]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的英国民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荡。1944 年,马克思主义学者 A. L. 劳埃德声称“Cutty Wren”是一首反抗封建压迫的暗语颂歌,实际上可以追溯到 1381 年英国农民起义,是现存最古老的欧洲抗议歌曲。[87] 然而,他没有提供任何证据来支持他的断言,而且在 18 世纪之前没有发现这首歌的踪迹。[88] 尽管劳埃德对其起源的说法令人生疑,但“Cutty Wren”在 20 世纪 50 年代的民谣复兴中被重新使用并用作抗议歌曲,这是可以被视为抗议歌曲的一个例子。相比之下,押韵诗“当亚当掘地,夏娃打滚时,谁是绅士?”被证实确实起源于 1381 年的农民起义,尽管与之相关的曲调没有流传下来。[89] 从 14 世纪开始,歌颂罗宾汉等社会强盗的民谣可以看作是对社会正义的渴望的表达,尽管其中隐含着社会批判,并没有公开质疑现状。[90]
17 世纪英国的内战和宗教战争时代催生了激进的共产主义千禧年平等派和掘地派运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民谣和赞美诗,例如“掘地派之歌”。[91] 带有煽动性的诗句:
但贵族必须下台,
而穷人将戴上王冠。
现在站起来,所有掘金者们!
掘地者运动遭到了暴力镇压,因此很少有与之相关的公开抗议歌曲流传下来,这并不奇怪。然而,大约在同一时期,抗议战争及其造成的人类苦难的歌曲比比皆是,尽管这些歌曲通常不会明确谴责战争或发动战争的领导人。例如,《哀悼的士兵》或《战争的果实是乞讨》,以三十年战争中一名残疾士兵的乞讨呼吁为背景。[92]严格地说,这类歌曲被称为抱怨之歌,而不是抗议之歌,因为它们没有提供任何解决方案或反抗现状的暗示。[需要引证][93]
18 世纪和 19 世纪初工业化的到来伴随着一系列抗议运动,以及时事社会抗议歌曲和民谣数量的相应增加。一个重要的例子是《卢德将军的胜利》,它为 19 世纪早期北米德兰布料行业反技术卢德运动的所谓领导人塑造了一个虚构的形象,并明确提到了罗宾汉传统。[94] 一位令人惊讶的英国民间英雄在歌曲中永垂不朽,他就是拿破仑·波拿巴,这位军事人物经常成为流行民谣的主题,许多民谣将他视为普通工人的捍卫者,例如《美丽的一束玫瑰》和《拿破仑的梦》。[95] 随着劳工组织化,歌曲被用作赞歌和宣传,矿工的歌曲有《黑腿矿工》等,工厂工人的歌曲有《工厂钟声》等。[96]
在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的第一次英国民谣复兴中,这些工业抗议歌曲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当时的重点是收集在农村地区仍在传唱的歌曲和音乐教育。它们在 20 世纪 60 年代重新流行起来,并由 A. L. Lloyd 等人在他的专辑《铁缪斯》(1963 年)中演唱。[97] 20 世纪 80 年代,无政府主义摇滚乐队 Chumbawamba 录制了几个版本的传统英国抗议歌曲,名为《英国叛逆歌曲 1381-1914》。[98]
20 世纪
[编辑]《卫报》记者科林·欧文认为,现代英国抗议运动始于 1958 年,当时核裁军运动组织了一场从特拉法加广场到奥尔德马斯顿的 53 英里游行,抗议英国参与军备竞赛和最近的氢弹试验。抗议活动“激发了年轻音乐家创作新的竞选歌曲,为反对核弹辩护,并在途中激起支持。突然间,许多演奏美国歌曲的 skiffle 乐队成员改变了方向,创作了激烈的时事歌曲来支持直接行动。”[99] 为游行创作的一首歌曲《氢弹的雷声》将小说家约翰·布伦纳的一首诗的歌词改编成了《矿工的救生员》的曲调:
男男女女,团结起来
不要理会战争的残酷
现在就下定决心,否则就永远不要再使用原子弹了。[100]
民谣歌手 Ewan MacColl 曾一度是英国核裁军运动的主要音乐人物之一。他曾是一名宣传演员和剧作家。MacColl 是一位多产的词曲作者和坚定的左派人士,几年前他创作了《胡志明之歌》(1953 年),作为单曲在 Topic Records 发行,以及《斯大林之歌》(1954 年),以纪念这位领导人的逝世。[99] 这两张唱片都从未重新发行过。[101]
据欧文称,麦科尔在 1958 年接受《每日工人报》采访时宣称:
现在创作的新歌比过去八十年中的任何时候都多——年轻人自己发现民歌是专门为表达他们对当代话题、梦想和忧虑的想法和评论而量身定制的,
1965 年,民谣摇滚歌手多诺万翻唱了巴菲·圣玛丽的《Universal Soldier》,在排行榜上大获成功。同年,他的反越战歌曲《The War Drags On》问世。这是 20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流行音乐的普遍趋势。20 世纪 50 年代流行歌曲的浪漫歌词让位于抗议的话语。[102]
随着 20 世纪 60 年代末名声日隆,披头士乐队(尤其是约翰·列侬)也加入到反战运动中。在纪录片《美国与约翰·列侬》中,塔里克·阿里将披头士乐队的积极性归因于这样一个事实,在他看来,“整个文化都变得激进了:[列侬]与世界接触,而世界正在改变他。” 1968 年的《革命》纪念了世界各地的学生起义。 1969 年,列侬和小野洋子结婚时,他们在阿姆斯特丹希尔顿酒店举行了为期一周的“为和平而卧床”,吸引了全球媒体的报道。[103] 1969 年 6 月,在蒙特利尔举行的第二次“为和平而卧床”活动中,他们在酒店房间里录制了《给和平一个机会》。 1969 年 10 月 15 日,在第二次越战暂停日,华盛顿特区有超过 50 万示威者唱了这首歌。[104] 1972 年,列侬最具争议的抗议歌曲 LP《纽约时光》发行,主打单曲《女人是世界的黑鬼》是小野洋子在 1960 年代后期为抗议性别歧视而创造的短语,引发了一场争议风暴,结果很少播出,被多次禁播。列侬夫妇竭尽全力(包括由《Jet》和《Ebony》杂志的工作人员参加的新闻发布会)解释说,他们使用黑鬼这个词是象征性的,而不是对非裔美国人的侮辱。这张专辑还收录了《阿提卡州》,讲述了 1971 年 9 月 9 日的阿提卡监狱暴动; 《血腥星期天》和《爱尔兰人的运气》讲述了北爱尔兰示威者大屠杀,以及支持黑人活动家安吉拉·戴维斯的《安吉拉》。1971 年 12 月 10 日,列侬还在密歇根州安娜堡举行的“释放约翰·辛克莱”慈善音乐会上演出,代表被监禁的反战活动家和诗人,他因向一名便衣警察出售两支大麻而在州监狱服刑 10 年。[105][106] 这次,列侬和小野洋子与歌手菲尔·奥克斯和史蒂夫·旺德以及黑豹党的反战活动家杰里·鲁宾和鲍比·西尔一起登台。列侬的歌曲《约翰·辛克莱》(可在他的专辑《纽约时光》中听到)呼吁当局“让他自由,让他像你我一样”。大约有 2 万人参加了此次慈善活动,三天后密歇根州释放了辛克莱。[107]
20 世纪 70 年代,英国乐队创作了许多著名的反战歌曲,包括 Cat Stevens 的《Peace Train》(1971 年)和 Black Sabbath 的《War Pigs》(1970 年)。Sabbath 还抗议环境破坏,描述了人们离开被毁坏的地球(“Into the Void”,包括“Iron Man”)。Renaissance 乐队将政治压迫作为抗议主题,歌曲“Mother Russia”取材于《One Day in the Life of Ivan Denisovich》,并在 1974 年专辑《Turn of the Cards》的第二面加入了另外两首抗议歌曲“Cold Is Being”(关于生态破坏)和“Black Flame”(关于越南战争)。随着 20 世纪 70 年代的到来,朋克运动愈发喧闹、激进,成为抗议的最强烈声音,尤其是在英国,其主题是反战、反国家和反资本主义。朋克文化与 20 世纪 60 年代的通过工会获得权力的意识形成鲜明对比,它关注个人自由,经常融入个人主义、自由思想甚至无政府主义的概念。 Search and Destroy 创始人 V. Vale 认为,“朋克是一场彻底的文化反抗。它与历史和文化的黑暗面、右翼形象、性禁忌进行了激烈的对抗,对它的深入探究是任何一代人都未曾做过的。”[108] 该运动中最重要的抗议歌曲包括 Sex Pistols 的《God Save the Queen》(1977 年)、Sham 69 的《If the Kids are United》(如果孩子们团结起来)、《Career Opportunities》(1977 年)(抗议当时英国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尤其是年轻人缺乏就业机会)、The Clash 的《White Riot》(1977 年)(关于阶级经济和种族问题)和 Chelsea 的《Right to Work》(工作权)。另请参阅朋克意识形态。
战争仍然是 20 世纪 80 年代英国抗议歌曲的主流主题,例如凯特·布什的《军队梦想家》(1980 年),这首歌讲述了一位母亲在战争中儿子去世后所遭受的创伤。事实上,20 世纪 80 年代初是英国反核反战政治流行音乐的辉煌时期,其中许多音乐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朋克运动的启发:1980 年有 18 位不同的艺术家创作了“22 首这样的 Top 75 热门歌曲。几乎整整一年……(47 周),英国单曲榜上至少有一首热门歌曲谈到了反战或反核问题,通常不止一首。”此外,乔治·麦凯认为“值得注意的是,1984 年(17 周)三分之一的时间里,某种政治流行歌曲登上了英国排行榜榜首。”从这个崇高的角度来看,1984 年必须被视为英国抗议音乐的巅峰时期,其中大部分是在反战和反核情绪的背景下进行的。'[109]
然而,随着 20 世纪 80 年代的到来,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 (Margaret Thatcher) 受到了本土抗议歌手的最大程度的批评,主要是因为她对工会的强烈立场,尤其是她对英国矿工罢工 (1984-1985) 的处理,斯汀 (Sting) 的《我们在黑煤层工作》 (We Work the Black Seam) 就是以这次罢工为主题的。20 世纪 80 年代,撒切尔主义英国抗议的主要声音是比利·布拉格 (Billy Bragg),他的抗议歌曲风格和草根政治活动大多让人联想到伍迪·格思里 (Woody Guthrie),但主题与当代英国人息息相关。他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Between the Wars) (1985) 中总结了自己的立场,他在歌中唱道:“我会同意任何不剥夺人民生活工资的政府。”
同样在 20 世纪 80 年代,乐队 Frankie Goes to Hollywood 发行了一首政治流行抗议歌曲《Two Tribes》,这是一首以低音为主的歌曲,描绘了核武器和冷战的徒劳和残酷。这首歌的视频描绘了当时的总统罗纳德·里根和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康斯坦丁·契尔年科之间的摔跤比赛,比赛的结果是团体成员和来自世界各国的代表们的激烈好战集会,最终演变成全球性的彻底毁灭。这段视频在 1984 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播放了几次。由于一些暴力场景(“里根”咬“契尔年科”的耳朵等),未经编辑的视频无法在 MTV 上播放,因此用编辑后的版本代替。这首单曲很快在英国排名第一。该曲目的几首混音曲均由演员帕特里克·艾伦担纲,他为某些 12 英寸混音唱片重现了《保护与生存》公共信息电影中的旁白(原版《保护与生存》配乐被采样用于 7 英寸混音唱片)。
北美
[编辑]美国
[编辑]主条目:美国的抗议歌曲
古巴
[编辑]萨拉·冈萨雷斯是 Nueva Trova 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人物之一。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古巴音乐中出现了一种抗议音乐,将传统民间音乐风格与进步且经常带有政治色彩的歌词相结合。这种抗议音乐运动被称为“Nueva trova”,与 Nueva canción 有点相似,但前者得到了古巴政府的支持,因为它宣传了古巴革命,因此成为革命歌曲的一部分。[需要引用]
波多黎各
[编辑]尽管 nueva trova 最初和现在主要来自古巴,但它已在整个拉丁美洲流行起来,尤其是在波多黎各。这场运动的最大明星包括波多黎各人,如罗伊·布朗、安德烈斯·希门尼斯、安东尼奥·卡班·瓦尔和 Haciendo Punto en Otro Son 乐队。[110]
为了回应 Telegramgate,波多黎各音乐家 Bad Bunny、Residente 和 iLE 于 2019 年 7 月 17 日发布了抗议歌曲“Afilando los cuchillos”。[111] 这是一首呼吁里卡多·罗塞洛辞职的 diss 曲目。[112]
引用
[编辑]- ^ “抗议就是用言语表达对现状的不满”,伊丽莎白·J·凯泽(Elizabeth J. Kizer),《抗议歌词的修辞手法》,《流行音乐与社会》IX,第1期(1983):3。
- ^ 'Phil Ochs' Quote zh “菲尔·奥克斯”名言. 存档于 2008 年 2 月 28 日.
- ^ 路易斯.海恩斯(2008). From Vietnam to Iraq: A content analysis of protest song lyrics of two war periods. 人间文化研究。: 247-261。.
- ^ Kowzan,Piotr(2003). ZH 受辱者开始歌唱. 欧洲成人教育与学习研究杂志: 125-143.
- ^ 《自由之歌》。加里·麦加斯。检索日期:2007年11月3日。歌曲包含“上帝保佑每个女性的权利”、“女人是自由的”和“让女人分享”等歌词。
- ^ R·塞尔日·丹尼索夫,《劝说之歌:城市宣传歌曲的社会学分析》,《美国民俗学杂志》第 79 卷,第 314 期(1966 年 10 月 -12 月),第 581-589 页。
- ^ R.Serge, R.Serge. Songs of Persuasion: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Urban Propaganda Songs. 1966: 584. doi:10.2307/538223.
|author=
和|last=
只需其一 (帮助) - ^ 罗恩·艾尔曼 (Ron Eyerman) 和安德鲁·贾米森 (Andrew Jamison),《音乐与社会运动:动员二十世纪的传统》(英国剑桥,1998 年),第 43 页。
- ^ Eyerman 和 Jamison,《音乐与社会运动》(1998 年),第 43-44 页。
- ^ “抗议运动:阶级意识和宣传歌曲”,《社会学季刊》,第 9 卷,1968 年春季,第 228-247 页。
- ^ 哈娜·诺尔·阿尔丁. RAI音乐的演变. 黑人研究杂志. 2005, 35 (5): 597–611. doi:10.1177/0021934704273906.
- ^ 拉伊:阿尔及利亚蓝调和抗议音乐 –通过汤姆叔叔的小屋.
- ^ 哈姆扎·亨达维. 艾哈迈德·福阿德·内格姆 (Ahmed Fouad Negm):诗人,其革命性作品激励了数十年. 《独立报》. December 4, 2013 [August 3, 2018].
- ^ 卡里姆·法希姆. 埃及底层异见诗人艾哈迈德·福阿德·内格姆逝世,享年 84 岁. 《纽约时报》. December 6, 2013 [August 3, 2018].
- ^ 阿纳斯塔西娅·瓦拉索普洛斯. 阿纳斯塔西娅·瓦拉索普洛斯. 流行音乐与社会: 638–659. doi:10.1080/03007766.2014.910905.
- ^ BlairElizabeth. 埃及抗议之歌. NPR. February 11, 2011 [August 3, 2018].
- ^ LynskeyLynskey. [awww.theguardian.com/music/2011/jul/19/ramy-essam-egypt-uprising-interview 拉米·埃萨姆——埃及起义的声音] 请检查
|url=
值 (帮助). 《卫报》. [August 3, 2018]. - ^ 克里斯汀·麦克蒂格. 《出于抗议》——埃及革命的赞歌. 《纽约时报》. [August 3, 2018].
- ^ Swedenburg, Ted (2012)。“埃及的抗议音乐”。《中东报告》。第42卷(2012年冬季版)。2018年8月3日检索。
- ^ Tom Cheyney. 米里亚姆·马凯巴·韦莱拉. 音乐家: 84.
- ^ 霍普金斯(2006)在《沃埃尔夫里:震撼南非的运动》(开普敦:斑马出版社)一书中详细讨论了沃埃尔夫里音乐。格伦德林(2004)在《南非的‘摇船’?沃埃尔夫里音乐与20世纪80年代南非荷兰人的反种族隔离社会抗议》(《非洲历史研究国际期刊》37(3):483–514)中也发表了相关论述。
- ^ Jonisayi Maromo. Black citizens bear brunt of unemployment, inequality in SA - StatsSA. IOL. November 14, 2019 [January 7, 2024].
- ^ NechamaBrodie. Are SA whites really being killed 'like flies'? Why Steve Hofmeyr is wrong. 非洲检查. June 6, 2013 [January 7, 2024].
- ^ 香港新国歌背后的故事。《时代》杂志。2019年10月26日检索。.
- ^ DanielVictor. 香港抗议者无国歌可唱,在网上创作国歌. 《纽约时报》. [October 26, 2019] (美国英语).
- ^ 变革之歌:印度的抗议音乐. www.outlookindia.com/. 27 November 2018 [March 2, 2021].
- ^ 诗人在自由斗争中的作用.
- ^ Raftaar 最新专辑《Mantoiyat》平息批评. 印度嘻哈. September 20, 2018 [May 19, 2020].
- ^ 这就是抗议的声音——《印度时报》. 印度时报. [May 19, 2020].
- ^ 封锁州的抗议说唱. Mumbai Mirror. November 3, 2019.
- ^ 10 位通过抗议歌曲发声的艺术家. 锡亚琴工作室. [July 25, 2020].
- ^ 社交媒体上的艺术如何成为反CAA抗议的代言人. 印度教.
- ^ 人民之声:印度的抗议音乐. www.thewildcity.com. [May 19, 2020].
- ^ 黛博拉 马茨纳. 《Jai Bhim Comrade》与印度城市视觉文化中的声音政治. 视觉人类学评论. Fall 2014, 30 (4): 127–138. doi:10.1111/var.12043.
- ^ Kappal. 2017:抗议音乐之年. @businessline. December 15, 2017 [March 2, 2021].
- ^ "شرقی غمگین" چگونه ساخته شد؟. رادیو فردا. [2022-12-28].
- ^ 伊朗说唱大战:对说唱“纯粹热爱”的年轻人. 法国24电视台《观察家报》.
- ^ Hichkas - Ye Rooze Khoob Miad,检索日期:2022 年 12 月 28 日
- ^ 伊朗首都抗议者与警方发生冲突,局势陷入混乱. [2022-12-28].
- ^ 伊朗 伊朗,2010 年 3 月 13 日,检索于 2022 年 12 月 28 日
- ^ 被监禁的活动人士称,伊朗向罪犯提供避孕套来强奸我们. 《卫报》. 2011-06-24.
- ^ 遇害学生家属指责伊朗. [2022-12-28].
- ^ 世界必须谴责伊朗使用致命武力. 国际特赦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