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春卷柯南/三祝分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文維基百科動員令是中文維基百科社群組織的一項條目競賽,。本指引旨在綜合籌備及組織中文維基百科動員令的慣例和實踐積累,供後人參考。

籌備

[编辑]

除非社群另有共識,社群應於每年4月1日在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a]發起動員令的籌備討論。若社群在籌備討論發起後的一星期內並無顯著數量的意見反對舉行動員令,可假定社群已形成舉行本次動員令的共識,否則需在籌備討論展開後一個月內通過簡單多數決決定是否舉行本次動員令。自XXXX年XX月XX日起,沒有人可因為發起動員令籌備討論而獲得Wikipedia:動員令/統計下「動員令發起人」的稱號。

主持人選舉

[编辑]

動員令主持人負責動員令的組織工作,經由社群選舉產生,人數不限。每屆動員令的主持人任期緊接在主持人選舉結束後開始,至當年12月31日23:59結束,可連選連任。主持人須在緊接主持人選舉提名期開始之前成為延伸確認用戶,且在緊接主持人選舉提名期開始之前的一年內未受到過任何形式的封禁或編輯禁制[b]

主持人選舉依次分為提名期、冷靜期和投票期,其中提名期、投票期不應短於7天,冷靜期不應短於5天。各用戶可在提名期內自薦或推薦其他用戶參加主持人選舉,惟推薦其他用戶參選者,須在提名期內獲得對方同意,提名方告有效。自薦、提名他人、謝絕提名的發言必須簽名,方告有效。候選人可在主持人選舉期間撰寫個人陳述,供投票者參考。投票期間,投票者可在投票表格中為每一位候選人投支持票、中立票或反對票或棄權;候選人所獲得的支持票需超過總票數的三分之二或以上,且支持票數與反對票數的差大於8,方吿當選。

主題表決

[编辑]

任何用戶均可在籌備討論展開後,開始整理主題建議之前就當年的動員令提出屬意的主題。原則上,主題不應大於《中文圖書分類法》兩個大類(如自然科學、應用科學)的總和。

社群可在適當時通過共識預告終止主題建議階段,並決定主題整理階段、公示期、投票期的時序。其中,主題整理階段不應短於7天,期間社群可通過討論廢棄任何候選主題,以及界定其他候選主題的定義。主題整理階段結束後,將立即開始公示期,供社群釐清各候選主題的定義。原則上,在此期間,社羣不應作出任何改變候選主題內容本質的修改。

投票者可在投票表格中從7開始,按照偏好次序選擇並排列至多7個候選主題,並選擇若干個不贊成採納的主題,數量不限。計票時,各投票者的第一選擇賦7分,第二選擇賦2分,如此類推,直至第七選擇(1分)為止;逆選擇(不支持的主題)賦-1分。⋯⋯

表決辦法及其他

[编辑]

籌備討論期間,包括主持人選舉、主題表決在內的各項表決應由社群討論決定時序。上述表決可在籌備討論滿一個月後,滿三個月前進行,且不應互相重疊。除非上方另有註明,各項表決均採用簡單多數制。

投票者須在緊接上述各項表決的投票期開始前成為自動確認用戶,且在緊接提名期(如有)或投票期開始之前的一年內未因任何形式的封鎖或編輯禁制被禁止編輯站務頁面。每名投票者只可就每項表決投票一次,但可在選舉期內改票,改票次數不限。

如果沒有人在當年度的動員令籌備討論中提出新的計分辦法、美術方案等,並付諸社群表決,則預設採用上一年的方案。

組織

[编辑]

若上述動員令發起的程序成立,除非社群另有共識,或動員令籌備討論在9月至4月期間展開,否則動員令應在每年7月第一個星期六00:00開始,9月第二個星期日00:00結束。

動員令參加者須在緊接動員令開始之前成為自動確認用戶[c]、不是任何被中文維基百科不限期封鎖的用戶的傀儡帳號,並遞交至少一篇達標條目。主持人有權拒絕不符合前述資格的用戶參加動員令。

達標條目的最低標準應與動員令舉行當時的新條目推薦的候選資格相同;優良條目及可獲相稱加成。

第X條 計分辦法
第X條 獎項及統計

不應晚於當年12月31日23:59結束。

我的一點想法

[编辑]
  1. ^ Wikipedia talk:動員令?如此,則需在互助客棧(其他)張貼通告。
  2. ^ 建議同時包含主題禁制和互動禁制。主題禁制表示他對個別主題的條目編輯或共識形成程序構成擾亂。互動禁制表示該用戶無法友善對待他人。兩種行為都有可能妨礙動員令的實施。
  3. ^ 為防範破壞者、擾亂者,可上調到延伸確認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