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施弗拉和普阿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添加话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Nucleus hydro elemon在话题“同行評審”中的最新留言:2个月前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25年3月8日同行評審已評審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25年2月6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同行評審本條目已經由維基百科社群同行評審並已存檔,當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條目的資訊。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丙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建立條目专题 (获评丙級
    條目由条目建立专题审阅者审阅。该专题旨在允许用户向百科全书提供高质量的条目和媒体文件,并在创作过程中跟踪他们的进度。要参与,请访问专题页面以获取更多信息。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丙级
    Note icon
    这一條目在2025年1月29日由审阅者Aqurs1讨论 | 貢獻)从这一草稿接受。
    女性专题 (获评丙級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女性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女性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丙级
     未知  根据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尚未接受评级。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不是《永乐大典》?

    [编辑]

    这种东西称作“可能是最早的公民抗命”,非常愚蠢。自吹自擂,给人感觉自以为文明优越,历史悠久一样。这种东西根本不相关。感觉不如说是失传了的《永乐大典》导致的。公民不服从里面根本没提到什么圣经,别拿圣经当历史。😅。差不多得了。

    ——扎波罗格勒留言2025年2月6日 (四) 10:53 (UTC)回复

    “已知的”,而且已列明观点来源。--YFdyh000留言2025年2月6日 (四) 11:51 (UTC)回复
    所有已列出的这种说法来源全部都是犹太人,王婆卖瓜,令人忍俊不禁--扎波罗格勒留言2025年2月11日 (二) 13:59 (UTC)回复
    那您找找其他看法的证据?关于来源,或许是Wikipedia:避免地球中心,外界研究或观点不足是常见现象。如果一种看法足够显著,WP:归属潜在偏见。--YFdyh000留言2025年2月11日 (二) 15:30 (UTC)回复
    庄子·杂篇·让王篇 写了那么多尧舜禹禅让的故事,这个确实有是更早的”公民不服从“的证据。
    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又让于子州支父,子州支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
    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子州支伯曰:“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
    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
    舜以天下让其友石户之农,石户之农曰:“卷卷乎后之为人,葆力之士也!”以舜之德为未至也,于是夫负妻戴,携子以入于海,终身不反也。
    这些人都是”不服从“的例子,拒绝王的禅让。--扎波罗格勒留言2025年2月20日 (四) 11:27 (UTC)回复
    个人感觉性质有差异……
    看到「天之所與我者」:孟子之「自然法」思想文中第四章提到相关看法,但不算事件。
    出埃及記#發生時間挺早的。--YFdyh000留言2025年2月20日 (四) 11:48 (UTC)回复
    说到性质有差异,世上肯定没有一模一样的事情,肯定会有差异,公民不服从的定义是后来的,先人肯定不会按着后人讲的公民不服从去做事。我的意思是,尧舜禅让的事情,这些受禅让的人,也是根据理性做出的个人选择,为此宁可不要天下,这正是这篇文章里写的”近代由自然法產生的「抵抗權」、「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其前提建立在人的「良心」、「理性」,英國法理學家拉茲(Joseph Raz, 1939-2022)、美國法理學家羅爾斯(John Rawls, 1921-2002)、德沃金(Ronald Dworkin, 1931-2013)均稱之為「良心抵抗」(conscientious disobedience)“。注释里也写,「公民不服從」則是較狹義的概念,僅指以和平方式,對特定、 個別政治決定、法律條文的抵制。那尧舜的政治决定,这些人辞让了,我觉得这就是公民不服从的明显例子。而且,尧舜的事情,也比出埃及记的事情发生得更早,公元前两三千年的时候就有了。--扎波罗格勒留言2025年2月20日 (四) 13:38 (UTC)回复

    同行評審

    [编辑]
    === 施弗拉和普阿 ===

    施弗拉和普阿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评审期:2025年2月6日 (四) 04:48 (UTC)至2025年3月8日 (六) 04:48 (UTC)
    下次可評審時間:2025年3月15日 (六) 04:49 (UTC)起

    先前根據英文條目Shiphrah and Puah翻譯,並按能存取的來源補充和校對資訊,於2025年2月6日 (四) 04:03入選DYKC,希望能改善達到GA質素。1F616EMO喵留言2025年2月6日 (四) 04:48 (UTC)回复

    另知會先前參與DYKC討論的用戶:@金色黎明FactrecordorShwangtianyuanUjuiUjuMandan自由雨日Aqurs1花开夜1F616EMO喵留言2025年2月6日 (四) 04:48 (UTC)回复
    其中有提到「(可能)是歷史上已知的第一起公民抗命事件。」公民抗命是civil disobedience的翻譯,但埃及當時應該沒有「公民」的概念,用「公民抗命」來敘述當時的事件,我會覺得有些奇怪。此處的civil,翻成「平民」會不會比較順一些?--Wolfch (留言) 2025年2月9日 (日) 07:52 (UTC)回复
    我翻查的參考文獻均使用「civil disobedience」一字。由於該等來源均寫於近代,即是作者很可能已經知道公民抗命的定義,並因此使用這詞形容收生婆的行爲。公民抗命作爲civil disobedience的常用名,私以爲譯作「平民抗命」反而是原創翻譯了。--1F616EMO喵留言2025年2月9日 (日) 10:33 (UTC)回复
    在我看來,正如現代警察會將暴力事件界分爲是否暴動,來源使用「civil disobedience」一字,正是在定性收生婆的行爲是公民抗命。若來源沒有寫,我不可以妄下定論;既然來源有寫,我又發現了有來源這麼寫,那麼我就沒有理由不寫。--1F616EMO喵留言2025年2月9日 (日) 10:41 (UTC)回复
    其中「收生婆敬畏神」的段落中提到「「敬畏神」是《妥拉》中含義最接近「宗教」的字」,對應英文是「The Torah has no word for religion」,「妥拉」一般來說是指《摩西五經》,而出埃及記後面就有提到神頒佈十誡,後面還有會幕(以色列人敬拜上帝的場所)的作法,許多獻祭的儀式,太多和宗教相關的內容了,英文的The Torah has no word for religion,若Torah是代表整個摩西五經,就有矛盾之處了。我覺得「The Torah has no word for religion」的Torah,應該只是指出埃及記1:15-22的這段文字而已。——Wolfch (留言) 2025年2月9日 (日) 08:00 (UTC)回复
    關於「敬畏神」是《妥拉》中含義最接近「宗教」的字,我在來源中未能找到和「The Torah has no word for religion」相對應的提述,很可能爲對「The phrase translated as "the fear of God" [yir-at-Elohim] is the closest the Torah comes to having a word for religion.」(Etz Hayim, P. 320)的原創總結。按本句解釋,來源作者確實是指出整部摩西五經最接近「宗教」一字的詞已經是「敬畏神」,故根據來源重寫如上。--1F616EMO喵留言2025年2月9日 (日) 10:29 (UTC)回复
    @1F616EMO, 還是不太理解來源作者為何這樣寫,但有來源這麼寫,那我也沒意見--Wolfch (留言) 2025年2月9日 (日) 10:50 (UTC)回复
    這篇對應的英文條目只有C級,一般來說,翻譯條目的品質很難高過原來條目。而且在舊約聖經中,直接和這兩人有關的敘述也不多,我認為要提昇到GA不太容易。--Wolfch (留言) 2025年2月9日 (日) 10:11 (UTC)回复
    其實也不要緊,咱是想着提升以下品質而已,也許定目標爲乙級更可行。--1F616EMO喵留言2025年2月9日 (日) 10:30 (UTC)回复
    抱歉看錯了(C對應丙級),但在丙級範圍內可能還有瑕疵,敬請不吝賜教。--1F616EMO喵留言2025年2月9日 (日) 10:34 (UTC)回复
    @Wolfch另我也自己查證並加入了英文維基百科沒有的提述,或有助提高品質。--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2月9日 (日) 11:35 (UTC)回复
    @Wolfch抱歉方才忘記ping了。另外我無法在此頁使用訂閱討論功能,回覆時請使用{{ping}}或{{mute}}通知。--1F616EMO喵留言2025年2月9日 (日) 10:36 (UTC)回复
    @1F616EMO在"解釋"段落中,有提到"但也有拉比認爲後者是約基別的兒媳以利沙巴,兩位收生婆是婆媳關係"。
    以利沙巴是摩西哥哥亞倫的妻子,但根據出埃及記記載亞倫和摩西只差三歲(出埃及記7章7節「摩西、亞倫與法老說話的時候,摩西八十歲,亞倫八十三歲」),而出埃及記第二章才提到摩西的出生,若出埃及記是依時間先後記載的話,在出埃及記第一章,記載施弗拉和普阿之事的時候,亞倫應該不到三歲,應該不會有妻子才是。--Wolfch (留言) 2025年2月9日 (日) 10:53 (UTC)回复
    @Wolfch來源Sotah 11b:11的英文翻譯如此提述:One says that these midwives were a woman and her daughter, and one says that they were a daughter-in-law and her mother-in-law. [...] And according to the one who says that they were a daughter-in-law and her mother-in-law, the verse is referring to Jochebed英语Jochebed and her daughter-in-law Elisheba英语Elisheba, the wife of Aaron. 由於Sotah是解經書,即作於出埃及記之後,如此提述並無違反邏輯之處。--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2月9日 (日) 11:29 (UTC)回复
    @1F616EMO, 這和Sotah作成時間無關。我的問題簡單來說,是發生施弗拉和普阿之事時,亞倫多大,他當時可能有妻子嗎?(我知道參考資料這麼寫,但對我來說,此說法說服力不足)--Wolfch (留言) 2025年2月9日 (日) 11:34 (UTC)回复
    在我看來,亞倫的年齡不重要,若妄加判斷,也有原創研究之嫌。在Sotah和讀者的時間點,以利沙巴確實是亞倫的妻子;但若執着於當時的情況如何,或可改成「亞倫將來的妻子」。--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2月9日 (日) 11:38 (UTC)回复
    @Wolfch若進行更改,我想不到如何改寫「婆媳關係」一詞,「將來的婆媳關係」不通順,但也沒想到其他的寫法。--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2月9日 (日) 11:40 (UTC)回复
    @1F616EMO不然先不修改好了。--Wolfch (留言) 2025年2月9日 (日) 11:43 (UTC)回复
    @Wolfch也可以,咱沒意見。--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2月9日 (日) 11:56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