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張德淵
添加话题![]() |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癸卯科进士名单置疑
[编辑]我是江西萍乡石甲坊人,最近在撰写《石甲坊村志》。光緒二十九年癸卯科殿試金榜中第三甲张德渊正是石甲坊人氏,他的父亲张明毅是甲戌(1874)科二甲进士,这是本地颇有名气的“父子双进士”。但是,据本人掌握的史料,张德渊并不是癸卯科进士,而是上一科戊戌科进士。
清代交通部工业专门学校校长、清赐进士出身农工商部左侍郎唐文治撰写的《广西泗城府知府升道筠持公家传》中有一段文字记述:“君生而英俊,沈重寡言笑。好读书,有大志。年未冠,博览经史百家,下笔洋洋数千言。光绪戊戌成进士。当是时,朝廷方议变法,罢科举,然士林尚沿帖括鸺习。君概然有改良之志,就邑中书院,增设经史、时务、算学诸科,四方学者斐然向风焉。后以知府拣发广西。”这段文字中,明确表达张德渊“光绪戊戌成进士”,后面的“朝廷方议变法”(即“戊戌变法”)进一步佐证了这一时间。张德渊得中进士后“就邑中书院”,即在中书院任事;“后以知府拣发广西”,到广西代知府是癸卯(1903)年间的事。据《广西通志》政府志第一篇第一章第三节“府、直隶州、直隶厅机构”中“太平府知府名录”记载: 谭国恩 光绪二十九年(1903)任命(是年未到任);张德渊 代; 彭言孝 湖南 举人 由思恩府知府调任,光绪三十四年五月(1908.6)调代郁林直隶州事;张德渊 代,宣统二年十二月十八日(1911.1.18)调代梧州府知府。 名录中交代,张德渊是在谭国恩未到任的情况下,到广西太平府任代知府的。那么,彭言孝又是什么时候到太平府的呢?据查,彭言孝是1906年7月由百色直隶厅同知调代思恩知府的,他的下一任是欧阳中鹄,1907年3月即“调代平乐府事”。史志中没有这两人的交割时间,估计是在1906 年下半年。根据以上资料可知,张德渊应该在1903年至1906年下半年和1908年6月至1911年1月两次担任太平知府。如果说,他是癸卯科进士,那么他就是以新科进士接任知府,这似乎不大可能。而上述首先“就邑中书院”,“后以知府拣发广西”就比较可信。
另外,清赐进士出身、诰授光禄大夫、浙江宁绍台兵备道喻兆蕃撰写的《筠持公墓志铭》也证实了张德渊为戊戌科进士。“墓志铭”中说:“忆甲午乙未间,识筠持京师时,邑人附公车至者,旅邸为满。筠持年最少,独澄默有意度,间语其志贺君奉生,而因以昵于余。奉生尝私相谓曰:筠持志趣不凡近也。余深然之。未已,筠持以进士入赀为守,奉特旨发广西。”这里喻兆蕃明确指出,他是甲午乙未年间(即1894~1895年)在京师认识张德渊的。张德渊1893年中举人,1894年往京师去找父亲的同年好友,准备殿试,不久,就“以进士入赀为守”。可见,张德渊在1898年戊戌科中进士是不会错的。如果癸卯科中进士,则张滞京近10年,喻兆蕃也不会用“未已”一词。“墓志铭”后文更明确说:“君生而颖异,未弱冠即博通经史,文思泉涌,有神童之目。甫试,冠童子军,补诸生,食禀饩。旋举于乡,成光绪二十四年进士。”光绪二十四年,即1898戊戌年,至此,可以完全证实:张德渊应是光绪戊戌科进士无疑。
“维基百科”公布的清朝进士榜中,为什么会误将张德渊列入“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殿试金榜”,笔者就不得而知了。在下没有更多的史料可查,只能单一就其中个案加以分析,希望得到专家的指教。
萍乡 陈彬生 2010年8月12日
-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444页作“张德渊,江西萍乡,清光绪29/3/93”。如果您说的情况为真,很可能是他在光绪二十四年参加了会试并且中式,但是因故没有参加殿试,所以严格地说他当时只是贡士,没有成为进士。这种情况在当时并不鲜见,但民间经常混淆会试和殿试,而且因为殿试是等额“录取”,所以一些人中了会试就被民间当做进士了。由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的科举因为庚子国难取消了,光绪二十九年才又开科,他很可能这年补殿试,位列三甲,并赐同进士出身。从您提供的他的资料也可以验证,他成为贡士之后并没有当官,就邑中书院并不是在“中书院”任职的意思,恐怕您断句有错误,而且清朝也没有这样的部门。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他正式取得进士功名之后,才得授官职。余兮 (留言) 2010年9月2日 (四) 12:55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