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天津市南开中学校友列表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添加话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Jht14在话题“有关柴春霖先生毕业时间的疑问”中的最新留言:1个月前

可供参考

[编辑]

https://www.tsinghua.org.cn/info/1023/31495.htm--Jht14留言2025年4月6日 (日) 15:25 (UTC)回复

有关柴春霖先生毕业时间的疑问

[编辑]

@Amazingloong根据清华学校游美同学录,柴于1906-10年就读北洋客籍学堂,(参见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s/游美同學錄/柴春霖),是否应将其算作南开校友?--Jht14留言2025年4月13日 (日) 03:42 (UTC)回复

校友身份并非一个排他性、互斥的概念,而是基于关联、兼容性的认定原则。因此,是否将北洋客籍学堂的毕业生视为南开中学的校友,关键在于北洋客籍学堂是否被正式并入南开中学,成为其学脉的一部分。在正常的学校合并过程中,合并后的学校通常会继承前校的历史、档案,并承认其校史及校友身份。例如,南开大学与天津对外贸易学院合并后,继承了天津对外贸易学院的校史和校友身份。天津外贸学院的毕业生被正式纳入南开大学的校友体系,尽管母校的法人主体发生了变化,他们依然被视为南开大学的校友。同样,浙江大学在合并了浙江农业大学等院校后亦是如此。因此,如果北洋客籍学堂并入了南开中学,那么北洋客籍学堂的毕业生应当被视为南开中学的校友,享有与其他南开中学校友相同的身份与待遇。毕业时间,你可以自行查证,如有异议可以直接更改。--Amazingloong留言2025年4月13日 (日) 05:29 (UTC)回复
不同的观点会认为校友指的是“在同一所学校学习的学生毕业或离校后,彼此之间以及他们与在校同学之间的互称。通常指同一学校的毕业生或在同一学校工作过的教职工。”(《辞海》)如何界定“同一学校”?您所谓“学脉”是严谨公正的说法吗?如果按照某些学校校方的统计口径来编辑维基百科,如何确保词条内容符合“中立观点”(Neutral Point of View,简称NPOV)这一核心原则?校方是否会为了提高自身声量将历史上完全不同办学主体的校友混淆为本校校友?所谓“关联、兼容性的认定原则”是普遍共识吗?--Jht14留言2025年4月13日 (日) 08:33 (UTC)回复
连续的问句不是一种有效的讨论方式,我不再参与有关讨论。--Amazingloong留言2025年4月13日 (日) 17:32 (UTC)回复
若您感到阅读困难,我可以将以上问题简要概括:
1.如何确保您所提出的“关联、兼容性的认定原则”符合维基方针与指引,及柴春霖属南开校友的这一信息是否可供查证。毕竟本人已经给出证据证明柴春霖就读客籍学堂期间并未发生学校合并。此种“认定”的主观成分是否过大。
2.请提供“关联、兼容性的认定原则”这一观点属于普遍共识或“权威观点”的证据,考虑该原则与条目内容简洁性、准确性如何取舍。您可以考虑将未在公立南开中学就读的柴春霖校友调整到条目的次要位置。
3.如何定义“学脉”。
4.“学脉”是否等于“历史、档案的继承”,“历史、档案的继承”是否等于校友的继承,不要想当然耳、模糊概念、牵强附会。
为了充分尊重您的编辑成果,在我们的讨论达成共识之前,我不再参与有关编辑。--Jht14留言2025年4月14日 (一) 15:05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