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草稿:塔普婁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塔普洛鐵路站(英語:Taplow Railway Station)為英格蘭白金漢宮郡塔普洛村提供服務。該站位於距離倫敦柏靈頓火車站22英里39鏈(36.2公里)處,介於東面的柏南火車站與西面的梅登黑德火車站之間。[1]


自2019年12月起,該站由伊利沙伯綫的本地列車提供服務。目前,所有東行列車皆以修道院森林站為終點站;大部分西行列車以雷丁站為終點站,少數高峰時段的列車則以梅登黑德站為終點站。



車站歷史


第一座車站於1838年6月4日啟用,最初名為梅登黑德(在某些文獻中被稱為梅登黑德河畔站)。該站曾是大西部鐵路的終點站,僅運行一年多,直到1839年7月1日梅登黑德鐵路橋與通往特懷福特的鐵路線開通。車站於1854年8月更名為梅登黑德與塔普洛站。最初的車站由木材建造,位於鐵路穿越巴斯路(現代A4公路)的斜橋以西。

隨著現今的梅登黑德火車站於1871年11月1日向西啟用,位於西側1.5英里的梅登黑德與塔普洛站被更名為塔普洛站。 不到一年後,該站於1872年9月1日關閉,並在現址以東約0.25英里處啟用了新的塔普洛站。 與柏南火車站類似,該站實際位置距離其名稱所指的村莊有相當距離。


現行車站

現行的塔普洛車站於1872年9月1日啟用。該站可能由大西部鐵路建築師J.E. Danks設計,並主要建於1883年至1884年間,當時鐵路線路從雙軌擴建為四軌,並採用了雙軌制式。儘管每日服務的乘客人數相對有限,該車站的規模和宏偉程度仍然異常突出。這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維多利亞時代時期,幾位主要的大西部鐵路股東住在附近,因此經常使用該車站;其次,該車站原本就被設計為大西部鐵路高品質通勤車站網絡的一部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塔普洛車站在運輸儲存在「廢料場」的坦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該廢料場如今位於斯勞貿易園區的地點。為了承受坦克的重量,鋪設的混凝土和鋼筋加固的道路至今仍可在車站南側的停車場中找到。車站北側的鐵路側線上曾有一個大型的鐵絲網廢料場。該側線早已拆除,剩下的顯著坡度部分被附近的SGT汽車銷售商大樓佔據。車站的剩餘建築自最初建設以來外觀幾乎沒有變化。

2006年翻新:

在2006年,建於1884年的車站人行天橋進行了大規模的翻修,費用為25萬英鎊。翻修前,該人行天橋的狀況非常差。此項工程還包括重新粉刷車站建築、部分重新鋪設島式月台的地面以及更新花壇。翻修工作在2006年多尼湖世界划船錦標賽之前完成,當時使用接駁巴士服務將觀眾接送到賽事現場。在比賽期間,車站短暫地開通了星期日服務。由於多尼湖舉辦了划船和獨木舟賽事,該車站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期間被大量使用。

跨鐵路和大西部主線現代化:

車站進行了各項改善工程,包括許多車站設施的翻新、加熱候車室,以及一座新的人行天橋,並設有升降機以便無障礙通行。這些改進工作是大西部主線現代化工程的一部分,該工程包括信號系統的現代化以及倫敦柏靈頓火車站卡迪夫中央車站之間鐵路的電氣化。


在2017年12月,塔普洛車站成為由倫敦交通局管理的最西端鐵路車站,車站的管理權從大西部鐵路移交,為伊利沙伯綫服務通過該站的開始做準備。

車站設施:


塔普洛車站保留了維多利亞時代的售票處,並有一座人行天橋連接各月台。車站共有四個月台,然而1號和2號月台(位於快速列車線上)已被圍欄隔開,僅在特殊情況下使用。車站設有自動售票機(TVM)和現代化的客戶信息螢幕,並配有CCTV監控的停車場。為了迎接伊利沙伯綫服務的到來,車站進行了現代化改造。新增了非接觸式支付設備,並安裝了帶有三部升降機的新天橋,提供無障礙通行到所有月台。車站曾由第一大西部鐵路公司安裝自行車棚並翻新了洗手間。塔普洛車站獲得了來自英國交通警察的「安全車站」認證。

原有的1884年建造的人行天橋於2018年中被完全拆除,並由第二座臨時結構取代。由於鐵路承包商的損壞,原本計劃翻修的格柵式人行天橋似乎已被取消;一座全新的現代化人行天橋,並在車站倫敦端設有升降機,於2019年底開放。

  1. ^ Taplow railway station, 2024-11-21 [2025-03-15]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