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草稿:《維基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維基人》
類型不定期報
版式网络
持有者维基人
創辦者某甲(《維基簡訊》) 某乙(《維基人》)
主編第十三期前:

Yhz1221(此處應添加參考連結)

第十三期起: Yhz1221 (榮譽主編)

Ericliu1912、Peacearth、Kuon.Haku、-Zest、井上麻雀喵、SCP-2000 (此處應添加參考連結)
作者群中文维基百科
創刊日《維基簡訊》:YYYYMMDD 《維基人》:YYYYMMDD
語言標準現代漢语
姊妹報紙The Signpost(英文維基百科)、Kurier(德文維基百科)等
網站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维基人》
免费在线档案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维基人》/往期存档

維基人》中文维基百科線上報紙,由维基百科社群主办,维基百科编辑撰稿,主要报道维基百科社群及维基百科的消息。该报由维基人某甲于某年某月创办该刊并担任编辑,直至某時。

历史

[编辑]

線上報紙《維基簡訊》于某年某月首次出版,由某甲主辦;《維基人》於某年某月首次出版,由某乙主辦。二刊於年月日後合併為現《維基人》。其形式类似拉里·桑格于2001年11月20日创立的《维基百科公告》(Wikipedia: Announcements[1][2]元维基于2002年11月14日创立的《维基媒体新闻》(Wikimedia News[3]德语维基百科于2003年12月10日创立的《维基速递》(Wikipedia-Kurier[4]英语维基百科於2005年1月創立的The Signpost

合併前之《維基簡訊》

[编辑]

《維基簡訊》是由中文維基人自行編撰、出版的社群刊物,是中文維基百科最古老的社群媒體(之一?)。某甲在《維基簡訊》创刊号上表示“某意見”(參考資料),称“維基簡訊”其名意義何在(參考資料)。(某甲後續情況。)某年月,调查显示(每時長幾何名)维基百科用户阅读该报(參考資料,沒有的話⋯⋯調查一下也不妨)。

(本段可介紹《維基簡訊》經歷的知名事件。)

合併前之《維基人》

[编辑]

《維基人》是由中文維基人自行編撰、出版的刊物,原名《中文維基百科月刊》(簡稱《維基月刊》),於2012年12月首刊。第三期起,刊物更為現名。某乙在《中文維基百科月刊》创刊号上表示“某意見”(參考資料),称“維基人”其名意義何在(參考資料)。(某乙後續情況。)某年月,调查显示(每時長幾何名)维基百科用户阅读该报(參考資料,沒有的話⋯⋯調查一下也不妨)。

(本段可介紹《維基人》合併前經歷的知名事件。)

《維基簡訊》與《維基人》合併以來情況

[编辑]

2021年,經過雙方主編討論後,《維基簡訊》決定與《維基人》合併,編輯部、存檔資料庫等頁面亦將同時進行整合,期能集中雙方編輯力量。

(本段可介紹合併後之《維基人》前經歷的知名事件。)

截至年月日第某期出版,报纸共刊出幾何人撰写的幾何篇文章。

内容

[编辑]

《維基人》发表的报道涵盖维基媒体社群维基媒体基金会及其他与维基百科相关的项目英语Outline of Wikipedia#Wikipedia-related projects(參考資料),内容免费提供(參考資料)。该报由维基百科社群主办。(年月日期間理論與實際出版頻率信息。)读者可以选择通过电子邮件接受新刊通知,或是注册维基百科帐号,在个人的用户讨论页上接受通知(《維基人》是這樣嗎?)。

报纸存档向公众开放,方便读者研究维基百科历史

分析

[编辑]

(下面暫時放置The Signpost的對應內容。《維基人》是否有?)

2009年,彼得·科涅茨尼(Piotr Konieczny)在同行评审学术期刊社會學論壇》发表文章,称《The Signpost》是大维基百科社群附属社群的实例[5]。同年,科涅茨尼在社会运动期刊《界面》(Interface)称《The Signpost》呈现出志愿者贡献内容网站的“复杂性和丰富性”[6]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达特茅斯学院的研究员依靠《The Signpost》历史存档追踪维基百科的编辑中断,于2011年的IEEE/WIC/ACM国际网络智能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 Intelligence)公布成果[7]。2013年,杰玛·贝利斯(Gemma Bayliss)在《新图书馆学学术评论》(New Review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期刊研究维基百科在高等教育界的声誉,她审阅过《Signpost》的Twitter提要,确认研究存在时效性[8]

评价

[编辑]
如果要想继续编辑维基百科......请订阅......《The Wikpedia Signpost》。
 —约翰·布劳顿(John Broughton),《维基百科编辑手册[9]

(下面暫時放置The Signpost的對應內容。《維基人》是否有?)

2007年,《纽约时报》认为《The Signpost》是“实体模型报纸”,复刻了维基百科的复古风格特征,“凸显媚俗的特别形象”[10]。约翰·布劳顿2008年的著作《维基百科编辑手册》认为有雄心的维基百科编者必须阅读《The Signpost》:“如果你想随时维基百科,务必订阅......《The Wikipedia Signpost》[9]。”

财富》称《The Signpost》是“维基百科的内部报纸”[11]。2016年,《The Register》执行编辑安德鲁·奥尔洛夫斯基英语Andrew Orlowski称《The Signpost》是“维基百科专属的敢言报纸”[12]。《Ars Technica》科技政策编辑乔·穆林(Joe Mullin)提到,《The Signpost》公开所获得的泄露文件,显示奈特基金会英语Knight Foundation于2016年2月资助维基百科基金会成立搜索引擎项目“知识引擎[13]。《非营利季刊》(Nonprofit Quarterly)总编露丝·麦坎布里奇(Ruth McCambridge)撰文介绍知识引擎所引发的争议,指导有科技头脑的读者去阅读《The Signpost》,“更好地了解计划中的内容”[14]。托斯滕·克莱因茨(Torsten Kleinz)在《海思在线》撰文时表示:“《The Signpost》在官方通讯停刊的时候跳入缺口,公开鲜为人知的事实,激起一场有根据的讨论[15]。”

另见

[编辑]

(下面暫時放置The Signpost的對應內容。《維基人》是否有?)

参考资料

[编辑]
  1. ^ Sanger, Larry. Wikipedia:Announcements (renamed to Wikipedia:Milestones in 2011). Wikipedia. 2001-11-20 [2016-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0). 
  2. ^ Lima, Kilo. Wikipedia:Announcements moved to Wikipedia:Milestones. Wikipedia. 2011-06-13 [2016-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8). 
  3. ^ Mav. Wikimedia News. Meta. 2002-11-14 [2016-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0). 
  4. ^ Elian. Wikipedia-Kurier – Das internationale Wiki-Nachrichtenblatt. German Wikipedia. 2003-12-10 [2016-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0) (德语). 
  5. ^ Konieczny, Piotr. Governance, Organization, and Democracy on the Internet: The Iron Law and the Evolution of Wikipedia (PDF). Sociological Forum. 2009-03, 24 (1): 162–192 [2019-09-12]. JSTOR 40210340. doi:10.1111/j.1573-7861.2008.01090.x.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0-10). 
  6. ^ Konieczny, Piotr. Wikipedia: community or social movement? (PDF). Interface: A Journal for and About Social Movements: 212–232. [2016-03-01]. ISSN 2009-243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6-07). 
  7. ^ Yan, Guanhua; Arackaparambil, Chrisil. Wiki-watchdog: Anomaly detection in Wikipedia through a distributional lens. Proceedings of the 2011 IEEE/WIC/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on Web Intelligence and Intelligent Agent Technology – Volume 01. IEEE Computer Society Washington. 2011: 257–264 [2016-03-01]. ISBN 978-0-7695-4513-4. S2CID 11693510. doi:10.1109/WI-IAT.2011.8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6). 
  8. ^ Bayliss, Gemma. Exploring the Cautionary Attitude Toward Wikipedia in Higher Education: Implica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New Review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January 2013, 19 (1): 39. ISSN 1361-4533. S2CID 61150982. doi:10.1080/13614533.2012.740439. 
  9. ^ 9.0 9.1 Broughton, John. Wikipedia: The Missing Manual: The Missing Manual. O'Reilly Media, Inc. 2008-01-25: 454 [2016-03-01]. ISBN 978-0-596-5537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30). 
  10. ^ Dee, Jonathan. 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 Out. 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2007-07-01 [2016-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1. ^ Groden, Claire. Wikipedia Members Vote Against New Board Member. Fortune. 2016-01-26 [2016-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20). 
  12. ^ Orlowski, Andrew. Wikimedia Foundation bins community-elected trustee. The Register. 2016-01-12 [2016-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4). 
  13. ^ Mullin, Joe. Wikimedia Foundation director resigns after uproar over "Knowledge Engine". Ars Technica. 2016-02-29 [2016-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1). 
  14. ^ McCambridge, Ruth. Knight Foundation Grant Request Tears at Wikipedia's Community. Nonprofit Quarterly. 2016-02-16 [2016-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24). 
  15. ^ Kleinz, Torsten. Kommentar: Wie geht es weiter mit der Wikimedia Foundation?. Heise Online. 2016-02-27 [2016-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27) (德语). 

延伸阅读

[编辑]

(下面暫時放置The Signpost的對應內容。《維基人》是否有?)

外部链接

[编辑]

(下面暫時放置The Signpost的對應內容。《維基人》是否有?)

Category:免費報紙 Category:2005年建立的网站 Category:2005年建立的出版物 Category:新聞網站 Category:維基百科題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