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鰭龍鰧
外观
高鰭龍鰧![]() |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 |
目: | 鲈形目 Perciformes |
科: | 龍鰧科 Trachinidae |
属: | 龍鰧屬 Trachinus |
种: | 高鰭龍鰧 T. collignoni
|
二名法 | |
Trachinus collignoni Roux, 1957
| |
異名[2] | |
|
高鰭龍鰧(學名:Trachinus collignoni)又名科氏龍鰧是條鰭魚綱鱸形目龍鰧科龍鰧屬一個種。為大西洋東部非洲西岸的熱帶魚類。[3][4]
命名
[编辑]本魚由法國海洋生物學家查爾斯·魯於1957年命名。種小名「collignoni」是與他共事的另一位法國海洋生物學家讓·科利尼翁(Jean Collignon)的姓氏,以此為致敬。[3]
分布
[编辑]本魚分布於大西洋東部熱帶海域,主要是西非沿岸熱帶海域。[3]沿岸國家為:安哥拉、貝南、佛得角、喀麥隆、剛果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象牙海岸、赤道幾內亞、加彭、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賴比瑞亞、奈及利亞、塞內加爾、獅子山、多哥。[1]
形態
[编辑]本魚為小型魚,體長最大20公分[1],不過通常15公分[1][3]。本魚體型細長,切面側扁,魚體全長是體高的5.4倍、頭長的4.1倍。眼徑是頭長的1/4,兩眼距為眼徑3倍。眼睛上方各有棘2枚,吻端水平棘1枚。側線鱗片共73枚。[5]
第一背鰭硬棘6枚,前2枚較長;第二背鰭軟條27枚,第五條最長,與體高相當,最後一條較短,與臀鰭鰭條相當。鰭條間膜的高度約為中間鰭條高度的一半。臀鰭軟條29條,胸鰭15條。尾鰭中間略為凹入。[5]
體色為淡褐色,側線以下有網狀花紋。[5]
生態
[编辑]本魚見於近岸淺海的軟質海底[3],最深70公民,以小魚及無脊椎動物為食。[1]
經濟利用
[编辑]本魚為食用魚,有經濟利用價值。[3]
風險管理
[编辑]本魚第一背鰭的棘及鰓蓋棘有毒,可引致嚴重傷害。[1]
保護現狀
[编辑]本魚是當地拖網作業的混獲魚種,但數量顯然不多,當地既無物種保護計劃,也未對物種數量作統計,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於2015年對此評魚為數據缺乏。[1]
參考文獻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1.6 Carpenter, K.E.; de Bruyne, G.; de Morais, L. Trachinus collignoni.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5: e.T21132662A42691949 [2014-07-14]. doi:10.2305/IUCN.UK.2015-4.RLTS.T21132662A42691949.en
.
-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25). Trachinidae. FishBase. Version 2025-06.
- ^ 3.0 3.1 3.2 3.3 3.4 3.5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25). Species of Trachinus. FishBase. Version 2025-06.
- ^ 科氏龍鰧 - 世界魚類樹狀名錄. 台灣魚類資料庫. 2018-10-16 [2025-06-25].
- ^ 5.0 5.1 5.2 Collignon, Jean; Rossignol, Martial; Roux, Charles. Mollusques, crustacés, poissons marins des côtes d'A.E.F en collection au Centre d'Océanographie de l'Institut d'Etudes Centrafricaines de Pointe-Noire- fdi:21504- Horizon. Office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et Technique Outre-Mer. 1957: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