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馬歡島

坐标10°44′0″N 115°48′10″E / 10.73333°N 115.80278°E / 10.73333; 115.8027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马欢岛
馬歡島
主權争议岛屿
其他名称:Nanshan Island(英语)
Pulo ng Lawak(菲律宾)
Đảo Vĩnh Viễn(越南)
马欢岛卫星图(2020年)
地理
馬歡島在南沙群島的位置
馬歡島
馬歡島
馬歡島的位置
位置南海
坐标10°44′0″N 115°48′10″E / 10.73333°N 115.80278°E / 10.73333; 115.80278
群岛南沙群岛
面积0.08平方公里
长度360米
宽度270米
最高点2.4米
实际管理方
 菲律賓
巴拉望省卡拉扬市
主權聲索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地級市海南省三沙市
 中華民國
高雄市旗津區
 越南
慶和省长沙岛县

馬歡島(英語:Nanshan Island直译:南山島」,菲律賓語Pulo ng Lawak直译广袤岛」,越南语Đảo Vĩnh Viễn島永遠直译:永远岛」),位於南海南沙群島北部的島嶼,在费信岛以南5海里(9.3公里)。岛近长圆形,东西长约360米,南北宽约270米,海拔2.4米,面积约0.08平方公里。

岛上覆盖白色珊瑚沙和贝壳碎屑,杂草丛生,有海鸟栖息,也是海龟产卵之区。挖沙二尺可得淡水,水质好可供饮用。马欢岛之名为1947年所取,以纪念明代郑和航海的随员马欢。马欢島自1974年起由菲律賓实际控制,島上建有哨所和士兵駐扎[1]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亦聲稱對此島擁有主權。

名称

[编辑]

马欢島的英語名稱爲「南山岛」(Nanshan Island),源自1905年美国海军煤船南山號英语USS Nanshan」(USS Nanshan),在搜寻遇难的英国船「西约克号」(West York)时发现此岛,于是将其命名为「南山岛」[2]

1935年,中华民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审定公布《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名对照表》,「Nan Shan Island」被翻译为「南山灣[3]。1939年,日本佔領南沙群島,此岛命名爲「南洋島」,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為止[4]。1947年10月,中华民国内政部公布《南海諸島新舊名稱對照表》,更名爲「馬歡島」,以纪念明代随郑和出使南洋马欢[5]

1983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名委员会公布《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沿用「马欢岛」之名,旁注当地渔民习用名称「大罗孔」或「罗孔」[6]

菲律賓稱爲「拉越岛」(他加祿語Pulo ng Lawak),意爲「广袤岛」。越南方面则称「永远岛」(越南语Đảo Vĩnh Viễn島永遠)。

歷史

[编辑]
  • 1935年,中華民國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公佈的名稱為「南山湾」。[7]
  • 1939年,日本佔領南沙群島,把南沙群島為命名為「新南群島」,並把馬歡島命名為「南洋島」。[4]
  • 1947年,中華民國內政部方域司公佈的標準名稱為「馬歡島」,以紀念鄭和下西洋的隨員翻译官馬歡[7]
  • 1974年2月,菲律賓佔領該島。[8]

地理

[编辑]

位於太平島東北方約150公里處。全島總面積約0.079平方公里,是南沙群島的第八大島嶼。

生態環境

[编辑]

植物

[编辑]

動物

[编辑]
  • 類:設有自然保護區,島的周邊覆蓋高經濟價值的磷酸鹽鳥糞層,還未經大量人工開採。
  • 珊瑚:周圍海域保留了天然且極為完整的珊瑚礁自然環境。
  • 魚類:眾多種類的熱帶魚種居住在色彩繽紛且種類繁多的珊瑚礁海域中。

島上狀況

[编辑]

島上設有一至兩處掩蔽所。有4名菲律宾士兵駐守,而此島也有負責南沙群島東面各個菲佔島礁安全巡視的功能。由於島嶼位處海平面下暗流與暗礁廣佈的危險地帶,因此大型船隻難以靠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菲律宾宣布在南中国海三个争议岛上建立了海岸哨所.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22-05-20 (中文(简体)). 
  2. ^ Office. Notices of Mariners. Washington: U. S. A. Navy Department Bureau of Equipment Hydrographic. 1906: 580 (英语). 
  3. ^ 〈中國南海各島嶼華英名對照一覽表〉. 《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會刊》 (南京: 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 1935年1月, (第1期):  第64頁
  4. ^ 4.0 4.1 陈谦平.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收复南海诸岛主权述论 (PDF). 《近代史研究》2017年第2期. 20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11-25). 
  5. ^ 中華民國內政部. 链接至维基文库 南海諸島新舊名稱對照表. 维基文库. 1947年10月 (中文). 
  6. ^ 中国地名委员会. 链接至维基文库 中国地名委员会受权公布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 维基文库. 1983年4月24日. 
  7. ^ 7.0 7.1 赵静.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南海诸岛地名文化. 熱帶地理. 2016, 36 (6): 1048 [2018-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 Valencia, Mark J.; Dyke, Jon M. van; Ludwig, Noel A. Sharing the Resource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BRILL. 2021-09-27: 34. ISBN 978-90-04-48171-8 (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