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善夫
外观
(重定向自鄭善夫)
鄭善夫 | |
---|---|
![]() 郑善夫于杭州凤凰山的题名 | |
大明 | |
籍貫 | 福建福州府閩縣 |
字號 | 字繼之,號少谷 |
出生 |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十一月二十日 |
逝世 | 嘉靖二年(1523年) |
配偶 | 娶袁氏 |
出身 | |
|
鄭善夫(1485年—1523年),字繼之,號少谷,福建閩縣(今福州市)人。明代儒學家(陽明學)、詩人、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生於高湖,世代書香,少有才名,精於易經、數學和曆法。弘治十七年(1504年)甲子科福建鄉試第四十二名舉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會試第二百六名,三甲一百八十二名進士。正德元年(1506年),以候補官員在京纂修《蘇松常鎮實錄》。正德六年(1511年),任戶部廣西主事。因宦官當政,辭官,筑少谷草堂于金鳌峰下,闭门读书,曰:“俟天下之清也。”
正德十三年(1518年),诏任礼部主事,升任员外郎。正德十四年(1519年)因痛斥江彬被廷杖三十,罚跪午门五日,辞官未获准。隔年辭官獲准,與傅汝舟、福州太守汪文盛有来往。嘉靖元年(1522年),都御史周季鳳荐任南京刑部郎中,未幾,改任吏部驗封司。嘉靖二年(1523年)游武夷山,感染風寒返家,两天后病逝,葬于福州西郊梅亭山。
善夫精於天文、算學,能推算日蝕、月食,上疏请改历元。《明史·文苑传》有傳,稱其“闽中诗文,自林鸿、高棅后,阅百余年,善夫继之。”[1]
著作
[编辑]著有《少谷集》。清代阮元收录其《改历元疏》、《日宿例》、《时宿例》、《序数传》、《田制论》、《九章乘除法》、《九归法》等文章於《畴人传》
家族
[编辑]曾祖鄭铿。母趙氏。具庆下。
參考資料
[编辑]- ^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史.列傳 ,286卷 ,7356-7357: 鄭善夫,字繼之,閩縣人。弘治十八年進士。連遭內外艱,正德六年始為戶部主事,榷稅滸墅,以清操聞。時劉瑾雖誅,嬖倖用事。善夫憤之,乃告歸,築草堂金鼇峰下,為遲清亭,讀書其中,曰:「俟天下之清也。」寡交游,日晏未炊,欣然自得。起禮部主事,進員外郎。 武宗將南巡,偕同列切諫,杖於廷,罰跪五日。善夫更為疏草,置懷中,屬其僕曰:「死即上之。」幸不死,歎曰:「時事若此,尚可靦顏就列哉!」乞歸未得,明年力請,乃得歸。嘉靖改元,用薦起南京刑部郎中,未上,改吏部。行抵建寧,便道游武夷、九曲,風雪絕糧,得病卒,年三十有九。善夫敦行誼,婚嫁七弟妹,貲悉推予之,葬母黨二十二人。所交盡名士,與孫一元、殷雲霄、方豪尤友善。作詩,力摹少陵。
- 《明史·卷二百八十六》
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