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共产党
外观
(重定向自秘魯共產黨)
秘鲁共产党 | |
---|---|
Partido Comunista Peruano(西班牙語) | |
![]() 秘鲁共产党标志 | |
总书记 | 多明戈·卡布雷拉·托罗 |
创始人 | 何塞·卡洛斯·马里亚特吉 |
成立 | 1928年4月9日 |
总部 | 利马拉蒙·卡斯蒂利亚广场 |
党报 | 《团结》 《大众杂志》(杂志) |
智庫 | 何塞·卡洛斯·马里亚特吉基金会 |
青年组织 | 秘鲁共产主义青年 |
妇女组织 | 秘鲁共产主义妇女 |
工会组织 | 秘鲁总工会(事实上) |
意識形態 | 共产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里亚特吉主义 |
政治立場 | 左翼[1] |
国内组织 | 党派总联盟(1939年—1945年) 联合左翼(1980年—1995年) 争取正义、生活和自由广泛阵线(2013年—2017年) 一起为了秘鲁(2017年至今) |
国际组织 | 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 世界反帝国主义纲领 共产国际(历史上) 国际共产主义研讨会(历史上) |
美洲组织 | 圣保罗论坛 玻利瓦尔人民大会(历史上) |
党歌 | 《国际歌》 |
秘鲁政治 政党 · 选举 |
秘鲁共产党(西班牙語:Partido Comunista Peruano),简称秘共(PCP),是秘鲁的一个共产主义政党。它成立于1928年4月9日,创始人是何塞·卡洛斯·马里亚特吉。该党在秘鲁总工会里有强大的影响力。
秘鲁共产党常常被称之为秘鲁共产党(团结)(因为该党的机关报名为《团结》),以区别于其他也以“秘鲁共产党”为名的政党,如秘鲁共产党—红色祖国、秘鲁共产党 (光辉道路)。
历史
[编辑]1928年10月7日,何塞·卡洛斯·马里亚特吉建立秘鲁社会党。1930年,该党加入共产国际,并于同年5月20日改名为秘鲁共产党。该党成立初期,积极领导工人和农民运动。1945年,为参加选举,一度改名为社会主义先锋党。
1946年—1948年,该党得到较大发展,成员数一度达到4.3万。1948年,该党被秘鲁当局宣布为非法政党。1964年,萨图尔尼诺·帕雷德斯等人脱党另立秘鲁共产党—红旗。
1968年10月,贝拉斯科军政府上台,推行改良主义路线。1969年3月,该党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提出支持军政府的政策,认为其改革是一次具有反帝、反寡头、带有反资本主义倾向的革命。
1978年,原秘鲁共产党政治委员会委员文图拉·塞加拉等人脱党建立“秘鲁共产党—多数”。1979年,该党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对先前支持军政府的立场作出自我批评,提出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争取建立一个人民的、反帝的、迈向社会主义的政府。
1980年9月,该党与人民民主团结、革命左翼联盟、革命社会党、革命共产党、工农学生和人民阵线等党派组成“联合左翼”联盟,参加1980年秘鲁大选。
该党主张完成反帝、反寡头的民族民主革命,为实现社会主义奠定基础。在国际事务上,该党认为美帝国主义是世界人民的主要敌人,提倡不结盟政策[2][3]。
参考文献
[编辑]- ^ 李紫莹. 新时期拉美地区共产党的发展状况与理论探索 (PDF).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8 [2022-11-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1-25).
- ^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各国共产党总览》编辑委员会. 各国共产党总览.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0年1月. ISBN 7-80115-132-1.
- ^ 中共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 新编世界社会主义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6年12月. ISBN 9787532603800.
外部链接
[编辑]共產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