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
नेपाल कम्युनिष्ट पार्टी (एकिकृत मार्क्सवादी-लेनवादी)尼泊爾語
主席卡德加·普拉萨德·奥利
资深副主席伊什瓦尔·博克瑞尔英语Ishwar Pokhrel
副主席阿斯塔拉克希米·夏克亚英语Astalaxmi Shakya
苏伦德拉·潘德英语Surendra Pandey
苏巴斯·内姆旺英语Subaschandra Nemwang
比什努·普拉萨德·波德尔
尤布拉吉·贾瓦利
拉姆·巴哈杜尔·塔帕英语Ram Bahadur Thapa
总书记香卡·博克瑞尔
副总书记普拉迪普·库马尔·贾瓦利英语Pradeep Kumar Gyawali
毕什努·里马尔
普里特维·苏巴·古隆英语Prithvi Subba Gurung
书记戈卡尔纳·比斯塔英语Gokarna Bista
尤盖什·巴塔赖英语Yogesh Bhattarai
帕德玛·库马里·阿里亚尔英语Padma Kumari Aryal
查比拉尔·比什瓦卡尔玛英语Chhabilal Bishwakarma
莱赫·拉杰·巴塔英语Lekh Raj Bhatta
拉古比尔·马哈塞特英语Raghubir Mahaseth
发言人普拉迪普·库马尔·贾瓦利英语Pradeep Kumar Gyawali
创始人曼·莫汉·阿迪卡里
马丹·库马尔·班达里
成立1991年1月6日 (1991-01-06)
合并自尼泊尔共产党(马列)
尼泊尔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总部加德滿都塔帕塔利
党报《新时代》
青年组织尼泊尔全国青年协会
学生组织全尼泊尔民族自由学生联盟
妇女组织全尼泊尔妇女协会
工会组织尼泊尔工会总联合会
党员
(2025年)
65万
意識形態共产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人民多党民主
政治立場左翼
国内组织七党联盟(历史上)
国际组织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
马列主义政党和组织国际会议 (国际通讯)(历史上)
官方色彩紅色
众议院
79 / 275
国民议会
11 / 59
省议会
163 / 550
首席部长
3 / 7
市长英语List of mayors of municipalities in Nepal/主席英语List of chairpersons of rural municipalities in Nepal
206 / 753
地方议会
11,890 / 35,011
选举标志
党旗

官方网站
www.cpnuml.org
尼泊爾政治
政党 · 选举
位於加德滿都的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中央委员会大樓

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尼泊爾語नेपाल कम्युनिष्ट पार्टी (एकिकृत मार्क्सवादी-लेनवादी)羅馬化:nēpāl kamyuniṣṭ pārṭī (ēkīkṛt mārksavādī-lēninavādī)),简称尼共(联合马列),是尼泊尔的一个共产主义政党。该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人民多党民主”理论。1991年,该党由尼泊尔共产党(马列)尼泊尔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合并而成。该党的最高机构为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选举产生中央委员会等[1]。该党的最高领导人原为总书记;首任总书记是马丹·库马尔·班达里,1993年死于可疑车祸;1993年—2008年,马达夫·库马尔·内帕尔担任总书记;后最高领导人改为主席,由卡德加·普拉萨德·奥利担任。2018年5月17日,该党与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中心)合并为尼泊尔共产党。2021年3月8日,尼泊尔最高法院裁定2018年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与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中心)的合并无效,两党自即日起恢复。2021年8月18日,马达夫·库马尔·内帕尔领导的派系宣布退党,另组尼泊尔共产党(联合社会主义者)

发展历程

[编辑]

1950年代—1960年代,尼泊尔共产党由于具体路线的无法解决的分歧而发生大分裂,各个派系纷纷建立,各自为政,互不隶属。作为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前身之一的尼泊尔共产党(马列)在1978年建党初期处于地下状态,20世纪80年代,该党发展为半地下状态的最大的全国性政党,党员人数为16000多人,主要在下层人民中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组织能力。

1990年,尼泊尔共产党各派组成联合左翼阵线英语United Left Front (Nepal, 1990),同尼泊尔大会党一起发动“人民运动”,结束比兰德拉国王结束实行30多年的无党派评议会制,建立“议会多党民主制”。在这一过程中,共产主义思想在尼泊尔民众中的影响力有所增强,共产党人的政治地位不断上升。

1991年,尼共(马)和尼共(马列)合并组成尼共(联合马列),该当成为尼泊尔共产党各派中力量最强,组织机构设置最为严密、规范的派别,该党在第一次“多党民主”选举中得票率为28%,共获得下院205个席位中的69席和上院60个席位中的16席,成为议会最大反对党。该党坚持民主集中原则,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构,每五年召开一次,负责通过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产生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中央审计委员会。中央委员会由43名委员和12名候补委员组成,并选举产生常务委员会负责党的日常工作。

1993年12月,尼泊爾共產黨(阿馬蒂亞)并入该党,使该党实力大大增加。

1994年,该党在大选中的得票率上升至30.85%,获88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并上台执政,时任尼共(联合马列)主席曼·莫汉·阿迪卡里出任首相。1995年在议会不信任投票中失败下野后,尼共(联合马列)于1997年在议会补缺选举中再获3席,凭借90席的第一大党优势地位联合民族民主党、工农党和亲善党再次组成新政府并执政至1997年10月。

1998年3月,以尼共(联)前中央常委巴·德·高汤姆为首的46名议员宣布退党,另外成立以萨普拉丹为主席、高汤姆为总书记的尼共(马列),45%的议员、50%的中央委员、56%的地方各级政府领导、30%的地方干部以及20%的党员被分裂出去,尼共(联合马列)失去议会第一大党地位。此次分裂还给该党参加1999年5月议会选举带来很大影响。尼共(马列)参加竞选,一席未获。而尼共(联合马列)仅获68席,成为议会第二大党,总书记尼帕尔同志成为议会反对党领袖。尽管遭受组织分裂和大选失利的打击,尼共(联合马列)仍在全国60%的县、市议会中占多数,在全国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在认识到分裂后果的严重性后,尼共(联合马列)、尼共(马列)于2001年就两党联合问题举行多次会谈,并最终于2002年2月再次合并,正式取消尼共(马列)称谓和选举标志,尼共(联合马列)再次走向团结统一。

2002年6月,尼泊尔大会党发生分裂,至此,从群众基础、基层组织、工作经验和党性党纪方面来说,尼共(联合马列)都堪称尼泊尔第一大党,成为尼政坛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尼泊尔国王曾多次召见其领导人征求意见,共议国事。

2005年2月,尼泊尔新任国王贾南德拉亲政,并将尼共(联合马列)总书记马达夫·库马尔·内帕尔等九位中央领导人软禁。尼共(联合马列)与大会党一起再次走上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道路,并参加七党联盟。2006年,七党联盟发动“第二次人民运动”,迫使贾南德拉国王交出统治权。2007年,该党部分党员脱党并成立尼泊尔共产党(联合)

2008年5月,尼泊尔制宪会议首次会议通过决议,宣布建立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废黜国王,持续280年的尼泊尔沙阿王朝结束。2009年5月3日,执政党尼泊尔联合共产党(毛主义)在尼共(联合马列)等主要盟党抵制的情况下,在内阁会议上决定解除时任尼军参谋长卡特瓦尔职务,引发各方强烈反应。尼共(联合马列)等盟党退出政府。亚达夫总统宣布留任被政府解职的尼军参谋长。4日,尼联共(毛)主席普拉昌达辞去总理一职。23日,尼共(联合马列)领导人马达夫·库马尔·尼帕尔同志当选总理。25日,尼帕尔宣誓就职。

2010年6月30日,尼泊尔总理宣布辞职,尼制宪会议连续举行16轮总理选举未果。2011年初,尼各党修改了选举规则,尼制宪会议于2月3日举行总理选举,尼共(联合马列)主席贾拉·纳特·卡纳尔在尼联共(毛)支持下当选总理,2月6日宣誓就职。3月4日,尼联共(毛)选派四名党员加入新内阁,尼组建联合政府。

2015年10月,尼共(联合马列)在尼联共(毛)及其它党派支持下先后获得尼泊尔总理和尼泊尔总统职位。2016年7月,尼联共(毛)退出联合政府,改与反对党尼泊尔大会党联合,随后总理卡德加·普拉薩德·奧利在24日宣布辞职。

2018年5月17日,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和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中心)正式合并为尼泊尔共产党。2021年3月8日,尼泊尔最高法院裁定2018年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与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中心)的合并无效,两党自即日起恢复。[2]

2021年党内分裂

[编辑]

2021年7月18日,22名尼共马列议员投票支持谢尔·巴哈杜尔·德乌帕无视党鞭。[3] 前总理马达夫·库马尔·内帕尔卡德加·普拉萨德·奥利之间出现了争端,原因是马达夫的派系支持政府,尽管该党是反对党。2021年8月18日,内帕尔组建了一个名为尼泊尔共产党(联合社会主义者)的新党。[4] 前总理贾拉·纳特·卡纳尔、党的副主席和多达31名议员加入了新党。这造成了该党的各级委员会的分裂。[5]

历任领袖

[编辑]

主席

[编辑]
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第一任总书记马丹·库马尔·班达里

总书记

[编辑]

选举结果

[编辑]

众议院

[编辑]
选举 选票 席次 排名 执政情况
No. % No. +/-
1991 2,040,102 27.98
69 / 205
2nd 反对党
1994 2,352,601 30.85
88 / 205
19 1st 少数政府
1999 2,728,725 31.66
71 / 205
17 2nd 反对党
2008 2,229,064 21.63
108 / 601
37 3rd 多党联合执政
2013 2,492,090 27.55
175 / 575
67 2nd 多党联合执政
2017 3,173,494 33.25
121 / 275
54 1st 多党联合执政

參考文獻

[编辑]
  1. ^ 张光平:《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简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2期。
  2. ^ Ghimire, Yubaraj. Nepal top court quashes 2018 formation of ruling Nepal Communist Party. The Indian Express. [2021-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4) (英语). 
  3. ^ UML seeks clarification from 22 lawmakers who voted for Deuba during confidence vote. kathmandupost.com.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7) (英语). 
  4. ^ एमाले विभाजित : नेपालले दर्ता गरे नेकपा एमाले (समाजवादी), चुनाव चिह्न खुला किताब. ekantipur.com. [2021-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8) (尼泊尔语). 
  5. ^ Nepal's main opposition CPN-UML splits as former PM Madhav Kumar Nepal forms new party. The New Indian Express. [2021-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