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禹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禹步,中國巫術和道教所用的一種步法,摹倣傳說中夏禹的步姿,步伐拖行,一腿在後,有如跛足。巫師施法唸呪前會先踏行禹步,據云可控制鬼神;道士施行各種法術、有所祈願或做法事時,亦會運用禹步,腳踏北斗七星的圖形。

步法

[编辑]

禹步摹倣大禹走路的姿勢[1]:231。傳說夏禹由於工作過勞,患上「偏枯病」,身體局部枯瘦不遂,步伐拖行。禹步特徵是一腿在後拖著,「步不相過」[2]:95,後足所邁不能超過前足,近似跛足[1]:234,像瘸子走路[3]葛蘭言認為禹步是巫師附身狀態時跳神的步法[2]:95

效用

[编辑]

巫術

[编辑]

自戰國時代,大禹神話就廣為流傳[1]:231。禹步是巫術儀式[4]:247,運用禹步據云有助控制山水之神、雨旱之神和魑魅鬼怪[2]:95。巫師為人治病會踏行禹步,與詛呪結合[1]:226。禹步也是古人出行時運用的禁呪儀式,祈求一路平安。在先秦,人們出行前可施行禹步,每進一步,都喊叫及祈求:啊!斗膽請求旅途無災無難,出行前為禹王把路打掃乾淨[4]:246-247。或者走踏禹步三次,面向北斗再作祈求[4]:252

道教

[编辑]

道教借用了巫俗中的禹步,是道士在唸呪、施呪、出神施法時所踏的舞步[2]:96、94。古代道士施行各種法術(如隱身術、登山闢蛇等)都應用禹步[1]:225-225,晉代《洞神八帝元變經》說禹步是「招役神靈之行步,此為萬術之根源」[1]:233。道教中,禹步配合對北斗的信仰[4]:253,教人按北斗七星的圖形,兩腳用丁字步[3],邁出禹步而踏北斗之形,之後唸呪「行者有喜,留者有福,萬神護我,永無盜賊,急急如行令!」[4]:252遠行之人可先一邊唸北斗七星之名,一邊用木杖在地上畫「四縱五橫」的圖形,然後踏禹步[1]:254。現代道士在為人做法事時,也要行禹步[1]:223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劉昭瑞. 《禹步的起源及禹與巫、道的關係》. 《考古發現與早期道教研究》.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7: 223–234. ISBN 9787501021215 (中文(繁體)). 
  2. ^ 2.0 2.1 2.2 2.3 葛蘭言. 《古道教刍议》. 《世界宗教文化》. 2013, 5: 94–96 [2025-04-28] (中文(简体)). 
  3. ^ 3.0 3.1 李零. 《禹步新解》. 《中國西部》. 2013, 2: 12 [2025-04-28] (中文(简体)). 
  4. ^ 4.0 4.1 4.2 4.3 4.4 工藤元男日语工藤元男. 《〈日书〉所见道教风俗》. 《睡虎地秦简所见秦代国家与社会》. 曹峰等譯.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238–258. ISBN 9787532589722 (中文(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