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座監牧
外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監牧區)
宗座監牧(拉丁語:Praefectura Apostolica)是天主教會的一個職務,某些地区因特殊环境或教友稀少而尚未成立教区,聖座因而在這些地方設置「宗座監牧區」(拉丁語:Praefectura Apostolicus),委託宗座監牧以教宗名义治理之,通常由神父担任。宗座監牧區可能因整體的發展,升格為「宗座代牧區」,之後有可能再進一步發展成正式教區。
宗座監牧一職最早於19世紀出現,大多在西方國家以外天主教的未發達的地區。截至2006年,全球有45個宗座監牧區,大多數位在中國大陸。
参考文献
[编辑]参见
[编辑]- 宗座代牧(拉丁语:Vicario Apostolico)
天主教(羅馬公教) | |||||
---|---|---|---|---|---|
組織、教宗、教義和儀式傳統 | |||||
历史(英语:History of the Catholic Church) | |||||
制度 法典 | |||||
教理 | |||||
七大聖事 | |||||
聖母論 | |||||
神學家 (教會聖師) | 大亞爾伯特 · 圣盎博罗削 · 圣安瑟莫 · 帕多瓦或里斯本的聖安多尼 · 圣托馬斯·阿奎那 · 聖亞他那修 · 希波的圣奥思定 · 該撒利亞的巴西略 · 可敬者伯達 · 羅伯·白敏 · 聖伯爾納鐸 · 聖文德 · 圣伯多禄·卡尼修斯(英语:Peter Canisius) · 聖加大利納 · 金言聖伯多祿(英语:Peter Chrysologus) · 金口若望 · 亚历山大的圣济利禄 · 耶路撒冷的圣济利禄 · 彼得·达米安 · 聖厄弗冷 · 聖方濟各·沙雷氏 · 教宗額我略一世 · 額我略·納齊安 · 普瓦捷的依拉略 · 圣依西多禄 · 圣热罗尼莫 · 聖若望·達瑪森 · 十字若望 · 圣劳伦斯·布林希(英语:Lawrence of Brindisi) · 教宗良一世 · 聖亞爾豐索(英语:Alphonsus Maria de' Liguori) · 聖女小德蘭 · 聖女大德蘭 · 亞維拉的若望(英语:John of Ávila) · 宾根的希尔德加德 · 納雷科的聖額我略 | ||||
教宗良十四世 | |||||
歷任教宗 | |||||
修道会 | |||||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 |
| ||||
個別教會 按禮儀劃分 |
| ||||
會議 活動 | |||||
其他 | |||||
| |||||||||||||||||||||||||||||||||||||||||||||||||||||||||||||||||
| |||||||||||||||||||||||||||||||||||||||||||||||||||||||||||||||||
註1:1946年起,中國天主教實行聖統制,由聖座按中華民國行政區劃核定教區。後中國天主教主教團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和信徒多寡對中國內地的天主教教區進行了调整、合併,但多數並未获得聖座承认。 註2:庫倫自治傳教區原名外蒙古自治傳教區,1922年自中蒙古代牧區(今西灣子教區)分出,1924年更名並自此事實脫離中國聖統管轄,2002年升格為烏蘭巴托宗座監牧區。 註3:1955年,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將熱河教區的河北部份獨立新建承德教區,2018年獲聖座承認;遼寧部份則併入遼寧教區,惟仍未獲聖座承認。 註4:臺北總教區由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實際管轄,因1949年後海峽兩岸分治,實際上已成為別於中國天主教主教團的獨立聖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