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格里历采纳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歐美

[编辑]

格里曆1582年10月15日,合儒略曆1582年10月5日,只有意大利波蘭西班牙葡萄牙開始用格里曆,日期跳過10日。由于格里曆是教宗颁布的,新教国家予以抵制。直到1752年大英帝国,包括英格蘭蘇格蘭、以及現在美國的一部份才采纳格里曆,也就是儒略曆1752年9月2日星期三的次日是格里曆1752年9月14日星期四,日期跳過11日。

值得注意的是,1582年罗马教廷减去的是10天,而到1752年修改历法的时候却减去了11天的原因是1582年到1752年之间的170年,格里曆不闰而儒略曆闰,二曆相差了1天。

瑞典1699年計劃從儒略曆改成格里曆,預定的辦法是取消自1700年1740年原有的11閏日,以期求漸進在最後將日期與格里曆接軌。在此四十年間,瑞典曆與儒略曆以及格里曆日期將完全不同(此制度明顯足以使得此期間的瑞典事件發生在何日記錄不易的困擾)。更糟糕的是,受大北方战争的影响,此制度施行不佳,1704年1708年應已排除的閏日仍被使用。此時瑞典曆日期應比格里曆慢8日,但事實上慢了10日。卡尔十二世國王承認漸進改曆沒有見效而抛棄之,但不是直接改用格里曆,而是決定改回儒略曆,方法是1712年2月29日的次日加上2月30日,日期再度比格里曆慢11日。瑞典最後在1753年採用格里曆,就是说,當年儒略曆 2月17日星期三的次日是格里曆3月1日星期四。

阿拉斯加儒略曆1867年10月6日星期五的次日是格里曆10月18日星期五。之所以連續二日星期五是因為美國沙俄買入阿拉斯加,“阿拉斯加時刻”须從“莫斯科時刻”改成“北美時刻”,使得國際換日線阿拉斯加之東移往其西。

俄羅斯1917年發生的十月革命(開始於儒略曆10月25日,合格里曆11月7日)後,以1918年1月24日的命令接受格里曆,也就是儒略曆1918年1月31日 星期三的次日是格里曆1918年2月14日星期四。

最後採用格里曆的國家是土耳其,在1926年

各地啟用公曆之日期對照[1]

[编辑]
  1. 括弧內數字表示與格里曆相差天數。另,為了方便顯示與比較差距:
    • 黃色背景色表示與格里曆相差0天(無差異)
    • 綠色背景色表示與格里曆相差10天
    • 紫色背景色表示與格里曆相差11天
    • 紅色背景色表示與格里曆相差12天
    • 藍色背景色表示與格里曆相差13天
  2. 紅色字體日期表示「使得差距較先前增加1天」的日期(例如原本僅相差11天,則過了此日期後,差距增加到12天)。
    • 注意除了瑞典的2月30日以外,所有紅色字體日期都是「『100的倍數年份』的2月29日」。
  3. 當一個地方由「非黃色背景色」轉為黃色背景色,表示該地方啓用格里曆的日期
    • 例如,英格蘭及其殖民地在1752年9月14日啓用格里曆(即1752年9月2日的下一天是1752年9月14日)。
意大利、波蘭、西班牙、葡萄牙 法國 比利時 丹麥、挪威、德國部份 瑞典 英格蘭、蘇格蘭、美國部份 阿拉斯加 俄羅斯 希臘
: : : : : : : : :
1582-10-04

(10)

1582-10-04 (10) 1582-10-04 (10) 1582-10-04 (10) 1582-10-04 (10) 1582-10-04 (10) 1582-10-04 (10) 1582-10-04 (10) 1582-10-04 (10)
1582-10-15 1582-10-05 (10) 1582-10-05 (10) 1582-10-05 (10) 1582-10-05 (10) 1582-10-05 (10) 1582-10-05 (10) 1582-10-05 (10) 1582-10-05 (10)
: : : : : : : : :
1582-12-19 1582-12-09 (10) 1582-12-09 (10) 1582-12-09 (10) 1582-12-09 (10) 1582-12-09 (10) 1582-12-09 (10) 1582-12-09 (10) 1582-12-09 (10)
1582-12-20 1582-12-20 (0) 1582-12-10 (10) 1582-12-10 (10) 1582-12-10 (10) 1582-12-10 (10) 1582-12-10 (10) 1582-12-10 (10) 1582-12-10 (10)
: : : : : : : : :
1583-01-11 1583-01-11 (0) 1583-01-01 (10) 1583-01-01 (10) 1583-01-01 (10) 1583-01-01 (10) 1583-01-01 (10) 1583-01-01 (10) 1583-01-01 (10)
1583-01-12 1583-01-12 (0) 1583-01-12 (0) 1583-01-02 (10) 1583-01-02 (10) 1583-01-02 (10) 1583-01-02 (10) 1583-01-02 (10) 1583-01-02 (10)
: : : : : : : : :
1700-02-28 1700-02-28 (0) 1700-02-28 (0) 1700-02-18 (10) 1700-02-18 (10) 1700-02-18 (10) 1700-02-18 (10) 1700-02-18 (10) 1700-02-18 (10)
1700-03-01 1700-03-01 (0) 1700-03-01 (0) 1700-03-01 (0) 1700-02-19 (10) 1700-02-19 (10) 1700-02-19 (10) 1700-02-19 (10) 1700-02-19 (10)
: : : : : : : : :
1700-03-10 1700-03-10 (0) 1700-03-10 (0) 1700-03-10 (0) 1700-02-28 (10) 1700-02-28 (10) 1700-02-28 (10) 1700-02-28 (10) 1700-02-28 (10)
1700-03-11 1700-03-11 (0) 1700-03-11 (0) 1700-03-11 (0) 1700-03-01 (10) 1700-02-29 (11) 1700-02-29 (11) 1700-02-29 (11) 1700-02-29 (11)
1700-03-12 1700-03-12 (0) 1700-03-12 (0) 1700-03-12 (0) 1700-03-02 (10) 1700-03-01 (11) 1700-03-01 (11) 1700-03-01 (11) 1700-03-01 (11)
:re'f : : : : : : : :
1712-03-10 1712-03-10 (0) 1712-03-10 (0) 1712-03-10 (0) 1712-02-29 (10) 1712-02-28 (11) 1712-02-28 (11) 1712-02-28 (11) 1712-02-28 (11)
1712-03-11 1712-03-11 (0) 1712-03-11 (0) 1712-03-11 (0) 1712-02-30 (11) 1712-02-29 (11) 1712-02-29 (11) 1712-02-29 (11) 1712-02-29 (11)
1712-03-12 1712-03-12 (0) 1712-03-12 (0) 1712-03-12 (0) 1712-03-01 (11) 1712-03-01 (11) 1712-03-01 (11) 1712-03-01 (11) 1712-03-01 (11)
: : : : : : : : :
1752-09-13 1752-09-13 (0) 1752-09-13 (0) 1752-09-13 (0) 1752-09-02 (11) 1752-09-02 (11) 1752-09-02 (11) 1752-09-02 (11) 1752-09-02 (11)
1752-09-14 1752-09-14 (0) 1752-09-14 (0) 1752-09-14 (0) 1752-09-03 (11) 1752-09-14 (0) 1752-09-03 (11) 1752-09-03 (11) 1752-09-03 (11)
: : : : : : : : :
1753-02-28 1753-02-28 (0) 1753-02-28 (0) 1753-02-28 (0) 1753-02-17 (11) 1753-02-28 (0) 1753-02-17 (11) 1753-02-17 (11) 1753-02-17 (11)
1753-03-01 1753-03-01 (0) 1753-03-01 (0) 1753-03-01 (0) 1753-03-01 (0) 1753-03-01 (0) 1753-02-18 (11) 1753-02-18 (11) 1753-02-18 (11)
: : : : : : : : :
1800-03-11 1800-03-11 (0) 1800-03-11 (0) 1800-03-11 (0) 1800-03-11 (0) 1800-03-11 (0) 1800-02-28 (11) 1800-02-28 (11) 1800-02-28 (11)
1800-03-12 1800-03-12 (0) 1800-03-12 (0) 1800-03-12 (0) 1800-03-12 (0) 1800-03-12 (0) 1800-02-29 (12) 1800-02-29 (12) 1800-02-29 (12)
1800-03-13 1800-03-13 (0) 1800-03-13 (0) 1800-03-13 (0) 1800-03-13 (0) 1800-03-13 (0) 1800-03-01 (12) 1800-03-01 (12) 1800-03-01 (12)
: : : : : : : : :
1867-10-17 1867-10-17 (0) 1867-10-17 (0) 1867-10-17 (0) 1867-10-17 (0) 1867-10-17 (0) 1867-10-05 (12) 1867-10-05 (12) 1867-10-05 (12)
1867-10-18 1867-10-18 (0) 1867-10-18 (0) 1867-10-18 (0) 1867-10-18 (0) 1867-10-18 (0) 1867-10-18 (0) 1867-10-06 (12) 1867-10-06 (12)
: : : : : : : : :
1900-03-12 1900-03-12 (0) 1900-03-12 (0) 1900-03-12 (0) 1900-03-12 (0) 1900-03-12 (0) 1900-03-12 (0) 1900-02-28 (12) 1900-02-28 (12)
1900-03-13 1900-03-13 (0) 1900-03-13 (0) 1900-03-13 (0) 1900-03-13 (0) 1900-03-13 (0) 1900-03-13 (0) 1900-02-29 (13) 1900-02-29 (13)
1900-03-14 1900-03-14 (0) 1900-03-14 (0) 1900-03-14 (0) 1900-03-14 (0) 1900-03-14 (0) 1900-03-14 (0) 1900-03-01 (13) 1900-03-01 (13)
: : : : : : : : :
1918-02-13 1918-02-13 (0) 1918-02-13 (0) 1918-02-13 (0) 1918-02-13 (0) 1918-02-13 (0) 1918-02-13 (0) 1918-01-31 (13) 1918-01-31 (13)
1918-02-14 1918-02-14 (0) 1918-02-14 (0) 1918-02-14 (0) 1918-02-14 (0) 1918-02-14 (0) 1918-02-14 (0) 1918-02-14 (0) 1918-02-01 (13)
: : : : : : : : :
1923-02-28 1923-02-28 (0) 1923-02-28 (0) 1923-02-28 (0) 1923-02-28 (0) 1923-02-28 (0) 1923-02-28 (0) 1923-02-28 (0) 1923-02-15 (13)
1923-03-01 1923-03-01 (0) 1923-03-01 (0) 1923-03-01 (0) 1923-03-01 (0) 1923-03-01 (0) 1923-03-01 (0) 1923-03-01 (0) 1923-03-01 (0)
: : : : : : : : :

伊斯兰教国家仍然使用伊斯兰曆佛教国家采纳佛教曆,纪元使用佛教纪元,即公元2025年为佛教纪元釋迦牟尼涅槃2568年(南传)或2569年(北传)。

東亞

[编辑]

日本在1873年(明治6年)1月1日,以公曆取代傳統天保曆,但年份不使用公元紀年,而使用日本天皇年號紀年:明治元年等於1868年,大正元年等於1912年,昭和元年等於1926年,平成元年等於1989年,令和元年等於2019年,一直至今。日本民間常使用公元紀年,政府單位則遲至近年才開始廣泛使用,如2019年日本駕照開始使用公元紀年。[2]

臺灣於1895年(明治28年)進入日本時代,官方採用格里曆。1919年改行公曆新年,但實際上日本人使用格里曆,臺灣人仍慣用農曆。直到皇民化運動期間的1940年2月8日,臺灣總督府公告廢止農曆新年,訂農曆新年起連續五日為「勞動服務週」。1945年後繼續使用格里曆,但年份改用民國紀年。1955年,中華民國政府機關恢復農曆新年休假[3]。在臺灣,官話慣稱格里曆為國曆,臺灣話則稱為新曆(sin-li̍k)抑或陽曆(iông-li̍k),農曆舊曆(kū-li̍k)、陰曆(im-li̍k)、咱人(lán-lâng)的對比。

朝鲜半岛受到日本影響,在1896年1月1日採用公曆[4]

中國大陸在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時,以格里曆取代傳統的農曆,定格里曆為國曆,年份同時採用公元紀年以及民國紀年。民國紀年以中華民國成立的1912年為首年,即民國元年等於1912年、民國二年等於1913年等(公元紀年減1911,即等如民國紀年),「中華民國×年」一般簡稱為「民國×年」、「民×」。但中國不久後進入不同軍閥使用不同曆法的軍閥割據時期。1928年10月中國國民黨領導的北伐形式上統一中國,中華民國政府命令自1929年1月1日起使用格里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取代中華民國統治中国大陆,繼續使用格里曆,但僅使用公元紀年。而中華民國退守臺灣後,仍在台灣地區同時使用公元以及民國紀年。

参考

[编辑]
  1. ^ 臺灣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兩千年中西曆轉換
  2. ^ 日本使用西曆增加,但年輕人鍾愛年號. 日本經濟新聞. 2019/04/02 [2023-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1). 
  3. ^ [1][永久失效連結]
  4. ^ The Korea Times : [The Dawn of Modern Korea] (266) Lunar Calendar. [2006-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