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龙 (提督)
外观
杨金龙 | |
---|---|
![]() | |
籍貫 | 湖南省邵阳县东乡(今邵东市) |
字號 | 字镜岩 |
出生 |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1] 湖南省宝庆府邵阳县东乡(今邵东市) |
逝世 | 光绪三十二年四月十九日(1906年5月12日)[2] 江苏省江宁府 |
經歷 | |
|
杨金龙(1844年—1906年),字镜岩,中国湖南邵东人,清朝军事将领。
杨早年投身湘军,后参与平定回乱、收复新疆、中法战争,因功累升至江南提督。
生平
[编辑]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杨金龙生于湖南邵阳县东乡(今邵东市),早年为篾匠[1]。同治元年(1862年),杨入湘军定武营,累升至参将。
同治七年(1868年),杨改隶刘松山老湘营,跟赴西北平定陕甘回乱,升至副将。光绪二年(1876年),杨随刘锦棠收复新疆,以总兵记名。光绪十年(1884年),适逢中法战争,杨领兵驻防台湾嘉义县和彰化县等地,因功授江南福山镇总兵,属湘军江南防区。
光绪二十年(1894年),杨率领湘军五个营随刘坤一赴山海关督办军务,驻山海关大营,战后回江宁,为刘坤一所倚重。光绪三十年(1904年),杨升任江南提督,驻防江宁,在任整顿防务、革新战术,热衷修桥铺路、浚河植树,后沉迷酒色、疏于实务。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杨于任所去世,葬于长沙新开铺木莲村与畜牧农场间的山头,墓碑刻“大清诰封龙虎将军杨公金龙之墓”,款落为“光绪三十三年”,其墓葬于文革时遭掘毁。[3][4][5][6]
參考文獻
[编辑]- ^ 1.0 1.1 刘维瑶. 古今中外宝庆人 上. 岳麓书社. 2005: 172. ISBN 7-80665-683-9.
- ^ 汤志钧. 近代上海大事记.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 901. ISBN 978-7-5326-0011-3.
- ^ 王盾. 湘军史. 岳麓书社. 2014: 380–381. ISBN 978-7-5538-0245-9.
- ^ 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湖南省志 第30卷 人物志 上. 湖南出版社. 1992: 415. ISBN 7-5438-0395-X.
- ^ 湖南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 湖南名人志 第1卷. 中国档案出版社. 1999: 444. ISBN 7-80019-930-4.
- ^ 楊金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5-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