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杨志超 (艺术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杨志超
出生1963年(61—62歲)
中国甘肃省
国籍中国
母校西北师范大学
知名作品《种草》《烙》《藏》《爱情故事》
风格极限行为艺术

杨志超(1963年)是一位因其极端且跨学科的行为艺术而获得认可的中国艺术家。[1]

传记

[编辑]

杨志超1963年生于中国甘肃省。1987年从西北师范大学北满洲里艺术学院毕业。1998年,当他从甘肃农村搬到北京后,日益关注全球化及其对人体影响的话题。

在甘肃农村,杨志超观察到身体大多被视为劳动的工具。在北京时,他将人体比作装满工业产品的硬盘。[1]在这个新环境中,杨志超的艺术才华开始显现。在他的表演中,他用自己的身体来提高人们对社会问题的认识,认为在现代化的科技时代,身体不再属于个人,而是属于社会和国家。他的表演经常涉及无麻醉的外科手术等行为。[2]他后来的作品探索了类似的主题,不过他已经不再进行自我伤害。[3]

杨志超已在中国内外都举办过展览,包括在上海东廊著名的《不合作方式》)(2000年)、广州的广东艺术博物院(2003年)、北京的大道现场艺术节(2004年)和北京策展人舒阳联合王国组织的八大院校巡演(2005年)。[4]

著名作品

[编辑]
  • 《种草》(2000)在中国上海演出,在东廊画廊仓库举行的《不合作方式》展览中,护士们在未使用麻醉的情况下将草插入艺术家的皮肤。[5]
  • 《烙》(2000),中国北京,这位艺术家被烙上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这件作品引发了人们对所有权以及国家监控其国民、将人简化为一个数字的种种思考。[1]
  • 《藏》(2004),中国北京,

融入了人体与技术相容性超越与自然相容性的理念。受用人工假体替换身体部位的外科手术启发,艺术家艾未未在未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为杨志超的腿部手术植入了一个未指明的金属物体。[1]该物体至今仍留在艺术家的大腿内,其确切性质也未向他透露。[3]

  • 《中国红》(2005-2006),杨志超用血滴混合墨水和矿物颜料在丝绸上作画,以反映他在作品创作所在国家(英国和德国)的日常生活体验。通过将自己身体的元素与中国传统材料的灵性相结合,他的画作旨在讲述充满精神和灵魂的故事。[6][7][8]
  • 《中国圣经》(2009),艺术家收集的一系列笔记本和日记,主要来自北京的潘家园市场。这些笔记本和日记的年代跨越1949年至1999年,记录了几代中国人的个人文字,艺术家用它们来展现一个世纪政治动荡期间普通人的个人经历。[9]
  • 《爱情故事》(2016)通过记录艺术家杨与妻子张兰的关系,深入探讨了亲密关系。自1996年以来,艺术家一直记录他与妻子每次的性爱经历,最初使用一组打孔卡片来记录时间、日期和性爱时长。这件作品最初是一个私人项目,后来发展成为一本配有插图的日记,其中包含了其他个人事件的信息和细节。2016年,即作品问世20周年之际,它向公众开放。[3]

个展[10]

[编辑]
  • 2015 《中国圣经》,澳大利亚悉尼谢尔曼当代艺术基金会[11]
  • 2012 《艺术专利局-杨志超档案》,北京草场地荔空间[12]
  • 2011 《中国圣经》,香港展香港10号赞善里画廊[13]
  • 2009 《中国圣经》-北京展北京艺术文件仓库[9]
  • 2008 杨志超作品展上海东廊艺术[14]

精选群展[10]

[编辑]
  • 2016 《超越行动》,中国北京麒麟当代艺术中心。[15]
  • 2013 《平行人生-杨志超与杨志超:中国/香港》(和同名同姓香港室内设计师杨志超):香港赞善里10号画廊。[16]
  • 2012 《生物、生态》-中荷当代艺术展,北京宋庄美术馆。[17]
  • 2009 《以身观身》-中国行为艺术文献展,澳门艺术博物馆。
  • 2006 《行为红!》-中国行为艺术,德国柏林世界艺术中心。[7]
  • 2005–2006 《城市的皮肤-当代都市影像的可能性研究》,澳门塔石艺文馆和广东深圳艺术博物馆。[18]
  • 2005–2006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艺术展,北京TS1艺术中心。[19]
  • 2005 《中国现场》艺术英国巡回展,2005年10月13日—28日,访问了曼彻斯特的华人艺术中心;曼彻斯特的Greenroom;加的夫的章艺术中心;考文垂的沃里克艺术中心;盖茨黑德的波罗的海当代艺术中心;利物浦的藍衣學校;科尔切斯特的科尔切斯特艺术中心;布里斯托尔的阿尔诺非尼艺术中心;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8]
  • 2004 第二届大道现场艺术节,北京建外SOHO。
  • 2003 现场艺术节,北京东京艺术工程。
  • 2003 《距离》-广东美术馆当代艺术邀请展,广东美术馆。
  • 2000 《不合作方式》展,上海东廊艺术。

外部链接

[编辑]

简介

[编辑]

杨志超有个人资料在[20] CFCCA Archive & Library[21]artsnet[22]artsy[23]Ocula[2]Li Space[10]

文章

[编辑]

另见

[编辑]

参考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Willcocks, Josh, Body of Sedition: Yang Zhichao and Art that Hurts, The Artifice, 2013-07-03 [2021-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8) 
  2. ^ 2.0 2.1 Ocula, Yang Zhichao, [2021-03-07] 
  3. ^ 3.0 3.1 3.2 Young, Michael. Yang Zhichao Love Story. ArtAsiaPacific. 2014-08-15 [2021-03-08]. 
  4. ^ Archive, Asia Art. Yang Zhichao | The Way of Peaceful Violence. aaa.org.hk. [2025-01-31] (英语). 
  5. ^ Berghuis, Thomas J. Considering Huanjing : Positioning Experimental Art in China需要付费订阅. Positions: East Asia Cultures Critique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12 (3): 711–731 [2021-03-08]. S2CID 144421698. doi:10.1215/10679847-12-3-711. 
  6. ^ CFCCA Archive & Library, Programme 'China Live' (GB3451/OC/6/6/4/1), Centre for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2021-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1) 
  7. ^ 7.0 7.1 Haus der Kulturen der Welt, Prelude: Talks and Performances, [2021-03-07] 
  8. ^ 8.0 8.1 CFCCA Archive & Library, 'China Live' tour, various artists, 2005 Oct 13 – 2005 Oct 28, Centre for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2021-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6) 
  9. ^ 9.0 9.1 Art Gallery NSW, Chinese Bible, [2021-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6) 
  10. ^ 10.0 10.1 10.2 YANG ZHICHAO, Li Space, [2021-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1) 
  11. ^ Sherman Contemporary Art Foundation, Yang Zhichao Chinese Bible, [2021-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4) 
  12. ^ ART PATENT OFFICE: YANG ZHICHAO ARCHIVES, Li-Space, [2021-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1) 
  13. ^ 10 Chancery Lane Gallery, Yang Zhichao Chinese Bible, [2021-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9) 
  14. ^ Asia Art Archive, Yang Zhichao Works 1999–2008, 楊志超作品 1999–2008, [2021-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1) 
  15. ^ Beyond Action, ArtLinkArt, [2021-03-07] 
  16. ^ 10 Chancery Lane Gallery, Parallel Lives: China/Hong Kong, [2021-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9) 
  17. ^ Prelude: Talks and Performances, ArtLinkArt, [2021-03-07] 
  18. ^ Asia Art Archive, City Skin: Images of the Contemporary Metropolis, 城市的皮膚: 當代都市影像的可能性研究, [2021-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1) 
  19. ^ ArtLinkArt, CONSPIRE THE FIRST EXHIBITION OF TS1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group), [2021-03-08] 
  20. ^ YANG Zhichao, 楊志超, Asia Art Archive, [2021-03-07] 
  21. ^ CFCCA Archive & Library, YANG Zhichao, 楊志超, Centre for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2021-03-07] 
  22. ^ artsnet, Yang Zhichao, [2021-03-07] 
  23. ^ artsy, Yang Zhichao 杨志超,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