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有勝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有勝溪
泰雅語gong Qonaw
地图
别名日語訓讀Arikatsu
流域
水系大甲溪
流向伊卡丸溪大甲溪台灣海峽
源頭羅葉尾溪
 • 位置羅葉尾山東側
第二源头 
 • 位置多加屯山西北稜(登山界所稱松風嶺)西北側(由七一〇林道入口、思源二號橋處匯合)
第三源头勝光溪
 • 位置多加屯山西側(由勝光派出所下方、張良橋處匯合)
河口伊卡丸溪
 • 位置武陵農場入口迎賓橋
流經国家 臺灣
位置宜蘭縣大同鄉→台中市和平區
本貌
長度10.5公里(7英里)
特徵
左岸支流
右岸支流

有勝溪日語訓讀Arikatsu泰雅語gong Qonaw[註 1][3]:48,56,74,86,97)是台灣高山河川,大甲溪源流的支流之一,最遠源流羅葉尾溪(泰雅語:gong Bkan Bilaq[3]:97),行政區位於宜蘭縣大同鄉,先向南轉東南流至思源埡口西南方附近,與源自多加屯山西北側的支流(泰雅語:gong Ginkaraw[3]:10,也有地圖標為同名有勝溪)匯合後稱有勝溪,轉向西南流入台中市和平區境內,其左右二側不遠處分別為太魯閣國家公園雪霸國家公園,將左側(東南側)的中央山脈與右側(西北側)的雪山山脈分隔開來,續向西南與左股支流勝光溪匯合(同名泰雅語:gong Qonaw[3]:48,56),續向西南流至武陵農場入口以左股匯流七家灣溪(泰雅語:gong Qyawan)後,稱為伊卡丸溪(伊卡丸溪也有稱為同名gong Qonaw),為大甲溪源頭之一。傳統以溪流流路方向,認為思源埡口—有勝溪—伊卡丸溪這條流路方向幾呈一直線為大甲溪主流。日治時1920年地名規範將溪流主流上下游全冠以同一溪名,此溪段從日治到戰後2000年以前的官方地圖被標示為大甲溪,有勝溪標示在今勝光匯流的支流。現今多認為最遠源流南湖溪為主流。[4]

地理

[编辑]

有勝溪(gong Qonaw)最遠源流羅葉尾溪(gong Bkan Bilaq[3]:97)發源於雪山山脈主脊武陵四秀詩崙山附近往東南岔出的羅葉尾山Yung-ksuyan[3]:9-10Lahaw)支脈東側,先向南轉東南流至思源埡口西南方約500公尺七一〇林道入口、思源二號橋處,與東南方源自多加屯山西北稜(登山界所稱松風嶺)西北側的支流(gong Ginkaraw[3]:10,也有地圖標為同名有勝溪,七一〇林道入口段沿此溪谷修建)匯合後稱有勝溪,轉向西南流到勝光派出所旁、張良橋處,匯流發源於多加屯山西側往西流下的左股支流勝光溪(亦有稱同名gong Qonaw[3]:48,56),蘭陽溪流域溪頭群匹亞南社群(泰雅語:Pyanan,現漢名亦稱南山)與志佳陽社群(泰雅語:Sqoyaw,現漢名亦稱環山泰雅族勢力範圍在此支流附近交錯,[3]:6-7,21-22,48,56,74-77續由左股匯流馬鰣溪香菇溪蘭花溪等溪,流至武陵農場入口迎賓橋以左股匯流源自雪山主峰東北側的七家灣溪後,稱為伊卡丸溪(伊卡丸溪即七家灣溪匯流口至南湖溪匯流口這段溪流,也有稱為同名gong Qonaw),再往西南流到環山與源自雪山主峰西南側的右股支流司界蘭溪(泰雅語:gong Sqeran)匯合,再以右股與源自南湖大山合歡山等中央山脈西側流下的南湖溪匯合而稱大甲溪。傳統以溪流流路方向,由蘭陽溪—思源埡口—環山—梨山幾呈一直線(即匹亞南構造線),認為思源埡口—有勝溪—伊卡丸溪這條流路方向為大甲溪主流。

有勝溪全長約10.5公里,海拔約在1800—2000公尺間,思源埡口以下的有勝溪流路,為平緩寬闊的草原溪谷,為遭蘭陽溪河川襲奪後殘留的化石谷或稱通谷,由思源埡口到七家灣溪匯流口流長約11公里多,而海拔卻只下降約200公尺[1]:93,溪谷間的平緩地,現今多闢建有農田種植高冷作物,年均溫為16.1℃,以6—8月溫度較高,月均溫以1月最低(9.2℃),7月最高(21.6℃)。平均年總降雨量為2,200公釐,多集中於7至9月,10至1月雨量較少。

生態

[编辑]

流域生態豐富,曾有台灣黑熊出沒捉魚,但由於人類的獵殺行為,約有二十年未出現過黑熊了。包括此溪與其他大甲溪上游源頭的各支流,在1950年代以前,曾有大量的冰河孑遺生物國寶魚櫻花鉤吻鮭棲息,自距今兩千多年前以來即為當地居民重要的蛋白質來源,日治時1935年大島正滿曾親自來此溪調查櫻花鉤吻鮭[1],後來櫻花鉤吻鮭族群從此溪與其他諸溪中完全消失,只剩下七家灣溪仍有零星族群幾乎滅絕;[3]2009年起,雪霸國家公園選擇有勝溪最遠源流羅葉尾溪為擴展櫻花鉤吻鮭棲地的流放地點,至2012年止,已有野放後的第二代存活[5]

註釋

[编辑]
  1. ^ 泰雅語gong Qonaw(泰雅語:gong直译:「溪」),日治文獻記音為「カウヌ溪 (Kaunu kei)」或「カワナウ溪 (Kawanau kei)[1]:102[2]:516。另有說法認為gong Qonaw是指有勝溪在勝光派出所旁匯流的左股支流勝光溪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1.2 大島正滿. タイヤルは招く [泰雅的呼喚]. 東京市: 第一書房. 1935-12-10 [2025-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2) –通过國家圖書館 台灣記憶 HCHS000056 舊籍典藏數位化計畫 原藏國立新竹高級中學 (日语). 
  2. ^ 鹿野忠雄. 台灣高山地域に於ける二三の地形學的觀察(二). 地理学評論 (日本地理学會). 1932-06, 8 (6): 505–520. doi:10.4157/grj.8.505 (日语).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高日昌. 台灣櫻花鉤吻鮭與部落文化關係之調查——以台中市和平區環山部落及宜蘭縣大同鄉南山部落為例 (PDF) (报告). 管理·雪霸國家公園武陵管理站;連絡·平等里辦公處;指導·洪翠苹. 雪霸國家公園. 20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5-04-18). 
  4. ^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地图). 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2022-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30). 
  5. ^ 張瑞楨. 復育有成!櫻花鉤吻鮭 4年增3成. 自由時報. 2012-12-27 [2013-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