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字舞
外观
![]() | 此條目的语调或风格或許不适合百科全書。 (2025年3月15日) |
忠字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用于广场(大场地)或游行的队列行进间的歌颂毛泽东的集体舞蹈,以《大海航行靠舵手》《敬爱的毛主席》《北京的金山上》《满怀豪情迎九大》《长江滚滚向东方》和语录歌等歌曲为伴唱、伴奏。流行于文革高潮期,时间在1966年至1968年间;中共九大以后渐趋衰微。其功能、形式特征与“毛主席语录操”相似[1]。
忠字舞是當年主要活動的一種,是文革时期“毛泽东崇拜”的组成部分。[2][3]「1968年各地“三忠于”活动(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形成高潮,广泛开展唱样板戏,跳忠字舞和『早请示、晚汇报』」。[2][4]
跳舞时手里还要挥动语录本(红宝书)或红绸巾作为道具。它的动作有点像广播体操,多僵直的、生硬的、对机械的物理位移的模拟。舞蹈者全身心充溢着朝圣的庄严感,情绪激荡,但由于舞蹈粗糙、僵硬、稚拙,却又让人产生滑稽的感觉。专业人士和一般民众多批评说没有美感,但也有人说舞蹈姿势优美者可与后来劲舞媲美。无意间给革命时代的娱乐匮乏提供了某种补偿。
游行时的忠字舞方阵动辄成百上千人,前后相连可达上万人、队伍逶迤数里,同时载歌载舞前进,有时竟持续十多里路、好几个小时。跳一会儿,步行休息一会儿,交替行进。其场面、规模之庞大,气势之磅礴,为史无前例地恢宏无比、狂热亢奋。举行“早请示、晚汇报”仪式和庆祝性的游行时,都要表演这样的舞蹈,有点类似1980年代、1990年代的中老年健身舞。无需特别舞蹈基本功和专门训练,易学易会,男女老少都可以完成,而且必须参加(牛鬼蛇神、黑五类除外)。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史海探秘:文革时的语录操(组图). 凤凰网. [2021-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7).
- ^ 2.0 2.1 黎劲风. 我的“文革”岁月之红歌与忠字舞. 共识网. 香港中文大学. [2021-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5) (中文).
- ^ 文革50年反思:唱红歌、跳忠字舞,中共缘何造神?. Radio Free Asia. [2021-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0) (英语).
- ^ 李世华. 文革“再教育”札记(下):早请示,晚汇报.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16-05-25 [2020-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0).
延伸阅读
[编辑]- 《舞蹈——八亿人民共跳“忠字舞”》,《中国青年》“过去百年大回眸”
- 肖利民:《忠字舞》,《陕西工人报》2004年7月9日
- 《跳忠字舞的柴火酒家暂停营业》,“人民网”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