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师颜
张师颜,北宋官员,开封襄邑(今河南睢县)人,张去华之子,国子博士张师古、殿中丞张师锡之弟,张师德之兄[1]。
治平三年(1066年)八月庚子,宋英宗派遣傅卞等贺辽主耶律洪基生辰,张师颜等人至辽国贺正旦[2]熙宁五年,朝廷讨论宗庙祖宗位次。同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张师颜等议:“从前商朝、周朝之兴,本于契、稷,于是奉为太祖。后世受命之君,功业突起,不因循先代,于是亲庙迭毁,自身为祖。郑玄所说‘夏五庙无太祖,禹与二昭二穆而已’,张荐所说‘夏后以禹始封,遂为不迁之祖’。如果始封君世系较近,上有亲庙,就拟祖上迁,而太祖不毁弃。曹魏以武帝为祖则处士曹萌之庙迭毁,唐朝以景帝为祖则弘农府君李重耳之庙迭毁,此前世以其始封君为祖,效法契、稷的明例。唐朝韩愈有言‘事异商、周,礼从而变。’晋朝琅邪王司马德文说‘七庙之义,自由德厚流光,享祀及远,非是为太祖申尊祖之祀。’其说是对的。礼,天子七庙,太祖之远近不可确定,只是说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共七,未尝说祖庙之首,必为始祖。我朝以僖祖亲尽而祧,奉守景祐之诏,以太祖作为皇帝的宗祖,是合于礼的。张昭、任彻等人,不能远溯君位之制,因缘用比照近世,请建四庙,于是使天子之礼等同诸侯。如果使庙数凑够六座,那应当上推两世,则僖祖位次在第三,也不能说是始祖。考察建隆四年,亲郊崇配没有涉及僖祖。开国以来,大祭都空缺其东向,就是祖宗已然实行之意旨。请略为仿照《周官》守祧之制,修筑别庙以藏僖祖神主,大祭之年,在其室祭祀。太庙则按照旧制,空缺东向之位。郊配之礼,依照其旧制。”[3]。刑部郎中张师颜提举诸司库务,惩治不法,众官吏害怕,以流言蜚语陷害他离去。马默向朝廷力陈原因,以为现在去除积年之弊,以振兴太平,一定要官员先履行其职。应该崇奖张师颜,以鼓励忠勤之人,尸位素餐之徒,也知道勤劳了[4]。张师颜官至国子博士、梓州路提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