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嗢末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又作温末浑末,是唐朝后期至北宋前期河西走廊的一个部族政权。嗢末原本分散在甘州肃州瓜州沙州河州渭州岷州廓州叠州宕州等地,后来进入凉州一带。

嗢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吐蕃的扩张时期,当时,“嗢末”只是吐蕃对被征服而未拆散的各部族的称呼。随着吐蕃势力衰弱,在论恐热作乱后,嗢末逐渐脱离吐蕃的统治;此时,嗢末是一个以吐蕃化汉人为主体,包含吐谷浑回鹘党项象雄苏毗西域诸羌等族群的部落集团。唐咸通三年(862年),嗢末曾派遣使者前往唐朝进贡。咸通十年(869年),由于疲于长期征战,嗢末发动起义,一部南归吐蕃,另一部则留在今甘肃青海地区[1]

大约在咸通十一年至十二年(870年—871年),嗢末从唐朝手中夺取凉州。大约在咸通十二年至乾符六年(871年—879年),归义军从嗢末手中夺取凉州[2]中和四年(884年),嗢末再次获得凉州的控制权,嗢末逐步与归义军建立联系并巩固在凉州的统治。敦煌文书中有诸多记载,显示嗢末在凉州地区的活动。

五代十国时期至北宋初年,嗢末继续与凉州的六谷部联合,控制凉州及其周边地区。西夏兴起后,对嗢末构成重大威胁,嗢末逐渐衰亡[3][4]

參考文獻

[编辑]
  1. ^ 嗢末
  2. ^ 晚唐(公元861—907年)凉州相关问题考察——以凉州控制权的转移为中心
  3. ^ 简论唐宋之际的嗢末
  4. ^ 嗢末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