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必達
外观
(重定向自刘必达)
劉必達 | |
---|---|
大明右春坊右中允 | |
籍貫 | 湖廣承天府景陵縣 |
字號 | 字士徵,號天如 |
出生 | 萬曆十七年(1589年)十月二十六日 |
逝世 | 崇禎九年(1636年)五月十一日 |
配偶 | 娶曾氏,封安人 |
親屬 | (子)劉肖孫、劉魯孫 |
出身 | |
|
劉必達(1589年—1636年),字士徵,號天如,湖廣承天府景陵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湖廣鄉試六十四名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中式壬戌科會試第一名(會元),二甲第十一名進士[1]。工部觀政,改庶吉士,四年(1624年)正月授翰林院編修,纂修國史,管誥敕撰文,五年(1625年)充冊封正使[2],七年(1627年)升侍講,崇禎元年(1628年)升侍讀,同年任會試同考官,三年(1630年)以神宗實錄告成,賜金帛,升右春坊右中允,四年(1631年)八月任武會試副考官,與正考官楊世芳以溺職下獄,獲釋後罷職,以母老請歸終養,九年(1636年)卒於家,享年四十八歲。生平樂易無忤,胸懷坦直,服官十餘年以清正著[3][4]。
家族
[编辑]曾祖劉恕;祖父劉成章;父劉潒。母成氏(封安人)。
参考文献
[编辑]- 賀逢聖《明故右春坊右中允劉君墓誌銘》
- ^ 《天啓二年壬戌科進士履歷便覽》:劉必達,士徵,三易,己丑十月二十六日生,景陵人,乙卯六十四名,會一名,二甲十一名。工部政,改庶吉士,甲子授編修,纂修,丁卯升侍講,戊辰補侍讀,管誥敕撰文,庚午升右中允,辛未革職。
- ^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天启五年六月丁丑朔,以册封衡鲁庆瀋周蜀德光泽永和各王府,上亲诣内殿祭告,遣翰林院编修、简讨刘必达、刘宇亮等、给事中陈熙昌等、尚宝司丞许志才、中书行人张养、阎可陛等十八员充正副使,奉节册行。
- ^ 《玉堂薈記》:楊慕垣世芳、劉士徵必達,既下獄,兩人共坐一室,每日講論古今,至夜分乃寢,頗有夏侯授經之風。部擬貢舉非其人,二十餘日而後出,楊仍再起至京,劉歸而即卒。
- ^ 《湖廣通志》
![]() | 这是一篇关于明朝人物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