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亞亦君令

坐标4°11′21″N 101°08′33″E / 4.1892°N 101.1425°E / 4.1892; 101.1425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亞亦君令
一个位于马来西亚霹雳州马登巴冷县的鎮
Ayer Kuning / Air Kuning
ஆயர் கூனிங்
اءير كونيڠ
亞亦君令招牌(2020年)
亞亦君令招牌(2020年)
亞亦君令在霹雳州的位置
亞亦君令
亞亦君令
亞亦君令的位置
亞亦君令在马来西亚半岛的位置
亞亦君令
亞亦君令
亞亦君令 (马来西亚半岛)
亞亦君令在馬來西亞的位置
亞亦君令
亞亦君令
亞亦君令 (馬來西亞)
坐标:4°11′21″N 101°08′33″E / 4.1892°N 101.1425°E / 4.1892; 101.1425
国家 马来西亚
州属 霹靂
馬登巴冷縣
政府
 • 華人新村村长杨春松
 • 打巴縣議會主席阿末羅斯蘭(Tn. Hj. Ahmad Roslan bin Mohamed Nazir)
时区马来西亚标准时间UTC+8
邮编35350

亞亦君令馬來語Ayer Kuning / Air Kuning),是一座位於馬來西亞霹靂州馬登巴冷縣的小鎮與華人新村。亞亦君令又名「新路」,另有俗稱「小金山」。地理位置上,亞亦君令位於金寶以南約14公里、打巴以西約19公里、冷甲英语Langkap以北約15公里處。當地的經濟活動以小型園業和農業為主,地方行政事務隸屬打巴縣議會12區和13區管轄。[1]

地名

[编辑]

亞亦君令馬來語原名「Ayer Kuning」的音譯,意爲「黃水」,此名得自於附近一條河流,由於河水渾濁泛黃,故得此称。[2]

亞亦君令又名「新路」,因1930年代政府開拓一條金寶安順的新大道,亞亦君令創立市鎮時正好在這條新路的途中,故名。曾有人誤以爲「新路」一名源於英殖民政府在1950年代出版的中文反共報紙《新路報》,寓意給華民一條「新生之路」。然而,實際上「新路」之名早在二戰前已被使用。當時由於亞亦君令距離金寶約九英里,所以也被華民喚作「金寶新路九枝碑」。[3]

此外,亞亦君令在馬來亞獨立初期獲得政府撥出土地給每戶居民發展農業,加上适逢种植的橡膠价格高漲,令村民的收入大增,因此當地又有「小金山」的美譽。[4]

历史

[编辑]

亞亦君令是霹靂州的一座華人新村。在亞亦君令新村成立之前,當地居民主要聚居於名為「六百廊」的地區。二戰結束後,因應馬共活動所引發的社會動盪,在英殖民政府推行的「畢利斯計畫英语Briggs Plan」下,才遷徙至如今亞亦君令的所在。[5]當時馬共在亞亦君令地區活動猖獗,曾擊殺亞亦君令國民黨主席及其書記。[3]

遷村初期,每戶居民獲分配約三英畝土地,村民由此轉型為小園主。早期村民主要從事農業,以種植橡膠爲主。同時亦有部分人投身於鐵船採礦業。隨著橡膠和錫礦產業的蓬勃發展,村內經濟逐漸繁榮,居民生活亦趨於安穩。[5]

亞亦君令新村最繁盛的時期為1950至1960年代,受惠於國際橡膠價格高漲,小園主普遍擁有良好的經濟條件。至1970年代,錫礦業興盛,亦為村民帶來可觀的收入。然而,隨著1980年代國際錫價崩盤,亞亦君令新村逐步陷入經濟低潮,不少年輕居民於1980年代末期遠赴外地謀生。[5][6]

亞亦君令村內最熱鬧的區域是被一條馬路劃分兩側的商業中心,該處原有多間木板店屋。2004年1月4日凌晨約3時,大街發生嚴重火災,大火吞噬了36間木板商店,所幸火災中無人傷亡。亞亦君令新村大街於2008年動工重建,並於2012年正式投入使用。[4][6]新村大街在火災後僅存的一排老店,目前則僅剩5間仍在營運,包括摩托車維修店、雜貨店、茶室,以及馬華公會亞亦君令區會。[7]

2025年2月22日,原任國陣巫統亞亦君令州議員英语Ayer Kuning (state constituency)希山沙魯丁心臟病發作逝世,令該選區於4月26日举行補選[8]

基礎設施

[编辑]

目前亞亦君令有六個花園區及一個印度村。如今新村內擁有芭地者,大都已經將橡膠改為种植油棕,近幾年也興起種植榴槤。此外亞亦君令也有5家養殖肉雞及蛋雞的農場、養豬場及小型的菜園等。[2]

在公共服務方面,亞亦君令設有一間郊區診所及一間警局。此外,新村內也設有民眾會堂與多用途禮堂,供村民舉辦各類活動,包括婚宴與社區集會。為改善運動條件,村內籃球場亦進行加蓋工程。[4]但亞亦君令的整體發展相對有限,村內並無銀行設施,最近的銀行需前往附近的金寶打巴。村內亦未設置郵政局,最近的郵政服務點距離約11公里,對當地居民日常生活造成不便。[9]

與許多新村情況相似,亞亦君令新村亦面臨年輕人口外流的問題。由於本地就業機會有限,不少年輕人選擇前往吉隆坡新加坡等城市尋求發展機會。亞亦君令新村居民如今以中老年人口為主,總人口約爲2,000人,其中華人佔約90%,印裔巫裔各佔約10%。[4][10]

教育

[编辑]

亞亦君令新村設有一所華文小學,即平樂華小,創辦於1926年。該校由村中先賢陳智華、黃鳳岐、葉煥明、吳欣成與呂麗華五人共同創立。由於創校時期正值動盪年代,為寄託村民對安定生活的期望,學校遂取名為「平樂」,寓意帶來平安與喜樂。平樂華小在鼎盛時期曾擁有逾500名學生,惟隨着年輕一代人口外流,學生人數逐年下滑。[5]截至2025年,平樂華小在籍學生人數爲74人,以華裔學生為主,另有少數印裔與原住民學生。[11]

除平樂華小外,新村亦設有一間華小學前教育班及一間睦鄰計劃幼兒園。鄰近地區則有亞亦君令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可供就讀。[4]

宗教

[编辑]

亞亦君令新村內設有兩座主要廟宇,分別為創立於1979年的保生大帝宮,以及創立於1984年的觀音廟,為當地居民提供膜拜祈福的場所。[4]

在村內經濟鼎盛時期,觀音廟於每年農曆六月十九日舉行觀音誕慶典。慶典期間,廟方會舉辦酬神戲,演出時間最少為18天,最多可達21天,規模盛大。整個神誕慶祝活動通常持續一個月,由村民贊助支持,慶典期間亦會邀請粵劇、潮劇及歌舞團前來表演,成為當地重要的年度文化與宗教盛事之一。[5]

文化地標

[编辑]

亞亦君令新村的主要道路旁設有一座寫有「Air Kuning 亞亦君令」的雙語地名招牌,與「2020宏願」的公共地標相鄰而立。「2020宏願」標誌紀念的是由前首相馬哈迪於1991年提出的國家發展藍圖,其目標是讓馬來西亞在2020年成爲先進國。如今亞亦君令招牌上的中文字,因其是塑料材質,經過長年日曬雨淋,部分文字已脫落至斑駁不清,亟需維修與保養,以維護具有歷史價值的地方象征。[7]

参考文献

[编辑]
  1. ^ Helpline MDTAPAH Zon 8-14. Portal Rasmi Majlis Daerah Tapah. [2025-04-17] (马来语). 
  2. ^ 2.0 2.1 “小金山”亞亦君令. 星洲日報. 2017-10-17 [2025-04-17] (中文(马来西亚)). 
  3. ^ 3.0 3.1 雷子健:黄河红河黑白河. 東方網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 2024-04-21 [2025-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1) (中文(马来西亚)). 
  4. ^ 4.0 4.1 4.2 4.3 4.4 4.5 亚亦君令补选【选区趴趴走】“小金山”纯朴农耕村庄 亚亦君令村民安居乐业. 星洲网. 2025-04-12 [2025-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12) (中文(马来西亚)). 
  5. ^ 5.0 5.1 5.2 5.3 5.4 从“六百廊”迁徙黄水河 英军派地 村民变园主. 中國報. 2025-04-15 [2025-04-17] (中文(马来西亚)). 
  6. ^ 6.0 6.1 亞亦君令曾是“小金山” 80%村民是小園主 走進亞亦君令. 霹雳中文论坛. 2012-04-01 [2025-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14) (中文(马来西亚)). 
  7. ^ 7.0 7.1 选区趴趴走 | 走入冷水河 万岭 亚亦君令 3新村打卡之旅 有惊喜 - 地方. 星洲网. 2025-04-19 [2025-04-19] (中文(马来西亚)). 
  8. ^ 亚亦君令州席补选 412提名 426投票 - 国内 - 即时国内. 星洲网. 2025-03-07 [2025-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12) (中文(马来西亚)). 
  9. ^ 【亚亦君令补选】没银行 邮局远 白华敏:各派关注发展焦点. e南洋. 2025-04-12 [2025-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12) (中文(马来西亚)). 
  10. ^ 选区趴趴走 | 年轻人外流 人口老化 选民只盼基设完善 - 地方 - 选区走透透. 星洲网. 2025-04-14 [2025-04-17] (中文(马来西亚)). 
  11. ^ 【选区趴趴走】人口外流学生骤减 亚亦君令6华小全微型 - 地方 - 专栏. 星洲网. 2025-04-17 [2025-04-17] (中文(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