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五文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五文昌,又稱「五文昌夫子」、「五文昌帝君」,是道教奉祀的五位與讀書相關的神明,為「梓潼帝君魁斗星君朱衣帝君文衡聖帝孚佑帝君」 。相傳此五神皆有護持文運之職能,而成為士人學子敬奉的對象,故合稱「五文昌」。[1] [2]

五文昌

[编辑]
  • 魁斗星君:道教信仰中,因為奎星「屈曲相鈞,似文字之書」,被認為是主宰文運之神,又稱「大魁夫子」或「大魁星君」。凡參加考試者,無不尊敬。後人對「魁星」的塑像,右腳踩鰲頭(象徵中第),左腳踢起星斗,手握筆,身體動感十足。
  • 朱衣神君:又稱「朱衣夫子」、「朱衣神君」等,相傳此神著紅衣,能細辨文章的優劣。宋代名儒歐陽修曾見朱衣神顯靈,感嘆:「文章自古無憑據,惟願朱衣暗點頭。」。有些廟宇將「朱衣夫子」神位改為「朱熹夫子」神位,應是誤傳,因歐陽修的年代早於朱熹[5] ,但明清以程朱理學取士,祭祀程朱理學大儒朱熹,也是相當合理。

加奉神祇

[编辑]
  • 韓文公:即是韓愈,於唐憲宗時因上書「論佛骨表」被貶為潮州刺史。他在潮州當刺史任內,提倡儒教、延師興學,關心民瘼、驅鱷除害,對地方的貢獻很大,雖然到潮州不到八個月,卻很受當地客家人的尊崇,對他十分感激。故潮州人在其死後奉若神明,立廟祀之。
  • 紫陽夫子:即是宋代大儒朱熹,因曾設學於福建「紫陽書室」,並創立朱子學說而得名。
五文昌圖 左起為某廟宇的壁畫朱熹星君梓潼真君包拯范進魁星

外部連結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林欣儀. 五文昌點燈夯 考生祈包中. 奇摩新聞. 2016-02-07 [2016-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中文(臺灣)). 
  2. ^ 孔子與五文昌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教育大市集 . [2016-03-20] (中文(台灣)).
  3. ^ 文昌梓潼帝君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自立廟宇網 . [2016-03-20] (中文(台灣)).
  4. ^ 賴廷恆. 兩岸文昌文化交流 梓潼登場. 中時電子報 (台北). 2016-02-25 [2016-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中文(臺灣)). 
  5. ^ 文昌信仰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美寶百科 . [2016-03-20] (中文(台灣)).
  6. ^ 認識文昌-考得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育達教育網 . [2016-03-20] (中文(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