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下草坔慈興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慈興宮臺灣臺南市學甲區草坔庄頭內的一間廟宇,主祀為謝府元帥,陪祀神祇有菩薩祖師保生大帝、大虎、五元帥、池府千歲、西天二媽、南海三媽、二虎等。其為傳統學甲十三庄草坔庄頭中下草坔聚落的角頭廟,在學甲慈濟宮代表選舉屬東南郊區,也因同為十三庄47角頭之一,所以也是學甲慈濟宮上白礁謁祖學甲刈香的基本參與廟宇之一。[1]

行政位置在日人佔據臺灣時期,曾經與同庄頭中的中草坔合為宅仔港五保,惟臺灣光復後兩聚落又分屬不同行政單位,中草坔規劃為美和里民而下草坔則屬美豐里。直到2004年內政部核定調整原學甲鎮行政區域,於是在2006年2月1日學甲實施行政區域調整,新的行政規劃將美豐里與美和里合併並定名為豐和里,雖2010年臺南實施縣市合併,惟豐和里因其轄區面積範圍過大,故而未再進行調整,故慈興宮目前位於豐和里境內。[2][3]

建廟沿革

[编辑]

下草坔慈興宮主祀神祇並非一開始便奉祀於此聚落,乃溯自清代雍正年間(1723年至1735年間)有學甲賴姓先祖承宗公,自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內芝鄉溪仔尾二十五都迎請謝府四元帥金身,只是渡海來臺之初先是奉祀於馬沙溝,其後再次遷居於學甲溪仔墘角,當時又一併隨族人入庄。[4]只是在之後,又有賴姓裔孫的部份族人徙居到下草坔定居,也因而時常前來奉迎四元帥神尊駐香,在1926年時為方便二庄都有元帥的神尊祀奉,才由溪仔墘耆老賴華公與下草坔的賴氏宗親們議定,將謝府四元帥金身及黑令旗供奉於下草坔,而香爐鯊魚寶劍黑虎大將軍等留於溪仔墘,並奉請謝府四元帥的香火,另雕塑謝府五元帥金身留在原族人棲地溪仔墘。[5]

為符合政府法規與方便廟務管理之需,慈興宮於1969年時成立管理委員會,並且在兩年後即1971年搭建慈興宮的建廟籌備委員會,而籌備處同時就是廟宇建造時神祇的簡易行宮,此時廟方也將庄內所有的神像集中於行宮中供信眾與庄民參拜。行宮形式的參拜方式歷經了28年,此時行宮的一些結構也已經有老舊現象,每逢雨天時室內不時有漏水情形發生,此外,建廟款項在28的籌募後也稍足夠重蓋新廟的動工款。於是在1999年八月拆除並於同地興建新廟,數月後新廟終於在同年12月完工,並即恭請謝府元帥、菩薩祖師、保生大帝、大虎、五元帥、池府千歲、西天二媽、南海三媽、二虎等神祇,行入火安座儀式後鎮守護佑四方。[4][5]

軼事

[编辑]
下草坔慈興宮-沿革紀念碑
沿革紀念碑

溪仔墘庄內的幾個聚落,都有請宮廟神祇金身回家奉祀的習俗,慈興宮為方便信眾迎請神尊回家保家庭鎮宅,於是建立請神尊酌捐香油制度,此一制度同時也減輕建廟基金籌湊的負擔。[6][5][4]

一般的宮廟在主神龕上方皆有設置萬年燈,並且此燈一開始啟用後即永不熄滅,同時也必須經常保持明亮,用以表示神庥永被生生不息之意。[7]而較傳統的廟宇會以酥油燈或者較長的燭燈做為萬年燈,然下草坔慈興宮的萬年燈是以日光燈取代,這在廟宇中是較少見的現象。

圖集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黃文博. 南瀛刈香誌. 臺南: 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1994: 25–29. ISBN 9570026510. 
  2. ^ 黃文博. 南瀛地名誌:北門區卷. 臺南: 臺南縣政府. 1998: 48–55. ISBN 9789570212020. 
  3. ^ 臺南市里鄰編組及調整 : 學甲區 13. 臺南市學甲區公所. 
  4. ^ 4.0 4.1 4.2 學甲美豐慈興宮.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5. ^ 5.0 5.1 5.2 大道真人 (happy078). 學甲下草坔慈興宮-保生大帝信仰文化|痞客邦. happy078.pixnet.net. 2016-04-22 [2025-03-26] (中文(臺灣)). 
  6. ^ 大灣觀音廟 (besthuang2001). 謝府元帥信仰探源-大灣觀音廟的官方部落格|痞客邦. besthuang2001.pixnet.net. 2013-12-16 [2025-03-26] (中文(臺灣)). 
  7. ^ 林美容. 為何宮廟特別強調「萬年香火」?解析民間信仰中的香火觀. 關鍵評論. 2017-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