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肾旁管
外观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24年5月27日) |
中肾旁管 | |
---|---|
![]() 八週半至九週大的女性人類胚胎的泌尿生殖竇。 | |
![]() 人類胚胎的尾部,八週半到九週大。 | |
基本信息 | |
卡内基分期 | 17 |
发育自 | 間介中胚層 |
标识字符 | |
拉丁文 | ductus paramesonephricus |
MeSH | D009095 |
TE | E5.7.2.3.0.0.3 |
格雷氏 | p.1206 |
《解剖學術語》 [在维基数据上编辑] |
副中腎管(paramesonephric ducts)或稱米勒管[1](Müllerian ducts)是发生于中肾管外侧,由体腔上皮凹陷形成的纵行管道。在脊椎动物,雄性的已退化,雌性的发育成输卵管。
副中腎管在人类女性生殖系統中,为胚胎的成對導管,沿著生殖嵴的側面延伸,終止於早期泌尿生殖竇的竇結節。在女性中,它們將發育形成輸卵管、子宮、子宮頸和陰道的上三分之一。
參考
[编辑]- ^ 米勒管. 术语在线.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