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典範條目評選/商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商鞅[編輯]

商鞅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85,824位元組)

結果4支持, 1反對 => 未能入選 核對者:--茶壺 (留言) 2011年12月3日 (六) 03:23 (UTC)[回覆]
投票期:2011年11月16日 至 2011年11月30日
說明:此條目已經為優良條目,本人在優良的基礎上進行了大幅度的擴充,個人認為已經符合特色條目的標準,如有不足歡迎指正。—周子儀浪漫謊言 2011年11月16日 (三) 06:25 (UTC)[回覆]

支持[編輯]

如果支持這個條目的提名,使用#{{支持}},說明支持的理由並簽名;
  1. (+)支持,提名人票。--周子儀浪漫謊言 2011年11月16日 (三) 06:25 (UTC)[回覆]
  2. (+)支持,不錯的歷史人物詞條,支持。ZygqzbJ (留言) 2011年11月22日 (二) 01:52 (UTC)[回覆]
  3. (+)支持,比較全面--Huandy618 (留言) 2011年11月27日(日) 17:37 (UTC)
  4. (+)支持,不可多得的歷史人物條目。WJBK54321 (留言) 2011年11月30日 (三) 00:28 (UTC)[回覆]
  1. (+)支持,內容相當豐富,不過思想部分可以再擴充一點,或許可以加上影響。--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1年12月2日 (五) 15:14 (UTC)[回覆]
↑該用戶投票因超過時限而無效,但意見可供參考。

反對[編輯]

如果反對這個條目的提名,使用#{{反對}},說明反對的理由並簽名;
  1. (-)反對,文中有很多類似「商鞅說:「我能見到你,是由於孟蘭皋的介紹,我們兩做個朋友可以嗎?」」之類的對話。首先我們是百科條目,不是人物傳記;其次搞歷史的人應該知道,古代史書是帶有很強文學色彩的歷史文獻,書都是幾十甚至上百年以後的人寫的,他們真的說過這些話嗎?這是很讓人存疑的地方。我們不是在講故事,而是在概述。此外,他作為法家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思想是什麼?文中似乎沒有專門論及。還有,評價部分大量都是簡單的把許多古人的評價翻譯成白話文,而沒有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概括來描述對他的評價。--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1月17日 (四) 02:20 (UTC)[回覆]
  • 對於書生的觀點我提點自己的觀點。第一,商鞅的思想本人已經在著作一欄里提到了,依法治國、重農重戰這些都是,我會再對此進行補充。第二,關於古人是否說出那些話,在沒有影像資料的前提下,唯一可考證的只有史書,假如《史記》這類著作都被推翻的話,相信後學著作全部不可信。趙良勸告商鞅的話寫在詞條目中本人不認為有何不妥。評價一欄已經有很詳細的描寫,很多評價都是只言碎語的提及,對於評價本人認為從中立性來考慮,多人只言碎語的評價比大段評價更有信服力。歡迎再提出新的意見,我會對此詞條再進行補充。周子儀浪漫謊言 2011年11月17日 (四) 04:26 (UTC)[回覆]
個人認為您對評價的處理方式,只是另外一種形式的資料堆砌而已。《史記》並無推翻,只是其中的對話的的確確是作者的文學加工,事情當然大多存在,但是說過這些話就未必了。在那個時代,相隔幾十上百年,怎麼可能得到原始的對話資料?只有那些文字材料,例如著作,手令、詔書什麼的才能作數的(當然,這些也會有很多歷史學家去考證真偽)。我想這是史學研究的常識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1月18日 (五) 02:21 (UTC)[回覆]
另外,說到史記,後人對其中內容考證辨偽的論著也是汗牛充棟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1月18日 (五) 02:22 (UTC)[回覆]

中立[編輯]

如果對這個條目的提名持中立態度,使用#{{中立}},說明理由並簽名;
  1. 人氣不旺,要多點人討論。—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16.25.91.61對話貢獻)加入。
    ↑該用戶不符合資格,投票者必須在本討論發起時已為自動確認用戶,所以投票無效,但意見仍可供參考。
  2. 基本同意Shizhao的意見,感覺內容雖多,但都是一塊一塊的沒有形成完整體系。--MakecatTalk請投票2011年11月18日 (五) 11:24 (UTC)[回覆]

意見[編輯]

參考特色條目標準寫作指南,給予意見並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