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Haohaoh4/條目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起草機關司法部國家發改委
法律效力位階基本法律
立法歷程
  • 列入國務院立法工作計劃:2024年5月6日[1]
  • 公開徵求意見:2024年10月10日
  • 列入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計劃:2024年4月19日[2]
  • 人大常委會提請審議:2024年12月21日
  • 國家主席公布:(,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公布)
收錄於維基文庫的法律原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
現狀:草案審議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在制定中的一部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 2023年3月7日,全國工商聯向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提交了《關於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提案》,提出地位平等、公平競爭、保護權益等九條建議,建議啟動《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進程[3]。2024年10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草案徵求意見稿[4]

不過,該法律未在預計的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中審議通過。


背景

[編輯]

地方政府「遠洋捕撈」行為受到官方和社會各界的重視。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要求,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出台民營經濟促進法。[5]

主要內容

[編輯]

該法規定:民營經濟組織與其他各類經濟組織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國家實行全國統一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保障民營經濟組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應當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共包含總則、公平競爭、投資融資促進、科技創新、規範經營、服務保障、權益保護、法律責任、附則九個章節。

評價和爭議

[編輯]

新華社認為,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出台,將有望進一步優化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同時,該法還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為國家的科技發展亦提供了重要支撐。[6]

不過,也有經濟學者和民營企業經營者提出疑議,認為該法對於侵權行為仍未有具體罰則措施,其能否「落地執行」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7][8][9][10]

參考資料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局域慣性系

地域定向en:Geotarg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