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Fire-and-Ice/沙盒/1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奪煤大會戰,是中國1970年代在南方九省尋找煤礦、以扭轉北煤南運的運動。

歷史

[編輯]

中國主要煤礦資源分布在北方,長期存在北煤南運問題,占用大量運力。毛澤東多次談到北煤南運問題。1970年代,全國缺乏煤炭。1969年,毛澤東號召「改變北煤南運」。

1970年4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工業部在江西萍鄉礦務局召開全國煤炭工業會議,集中批判「五論」,即江南無煤論、礦井定型論、建井秩序正規論、大洋礦井技術經濟合理論、浪費有理論。提出「大干三年,扭轉北煤南運狀況」,要求到1972年,內地煤炭基地基本建成,江南九省煤炭基本自給,力爭1979年全國煤炭產量超過美國、蘇聯,躍居世界第一。[1]:44江南九省: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浙江、江蘇(蘇南)、安徽(皖南)。

各省情況

[編輯]

湖北

[編輯]

1969年,湖北省領導人動員全省大辦煤炭,先後在鳳凰山、馬鞍山、牛頭山等處進行煤炭會戰,最終僅在馬鞍山獲得少量煤礦。

1970年5月5日,湖北日報發表《我省第一個露天煤礦提前出煤》,報道了鳳凰山開礦情況。1970年8月提交地質報告,鳳凰山煤礦遂停辦。

馬鞍山地區原已勘探和採過礦,因成本高而停辦。1970年5月19日,一二五隊受任查明馬鞍山煤炭資源。至1971年9月提出地質報告,僅得煤炭儲量0.02億噸。馬鞍山礦區於1970年開始建設。1974年後有兩個礦停辦。僅生產原煤27萬噸。於1980年5月下馬。馬鞍山煤礦兩次大辦,耗資6000餘萬元,浪費巨大。

湖南

[編輯]

1975年,省革委會、省軍區下發《關於動員農村民兵參加奪煤會戰的聯合通知》,從省內抽調民兵到國營煤礦挖煤。

浙江

[編輯]

1969年12月24日至29日,浙江省革命委員會召開第十一次常委擴大會議,通過《浙江省革命委員會關於立即動員起來開展奪煤大會戰的決定》,要求力爭在二三年內做到浙江省煤炭基本自給,省抓重點煤礦,地、縣搞「小土群」煤窯,在全省範圍內開展為革命找煤的群眾運動。12月29日,成立「浙江省革命委員會奪煤大會戰指揮部」,地、縣相應建立奪煤大會戰指揮機構。7月25日至8月6日,浙江省革委會召開全省奪煤大會戰工作會議。1970年全省年產煤炭421萬噸,其中原煤219萬噸。1971年,全省組織十萬人上山挖煤。1972年2月,浙江奪煤大會戰結束。查明長廣煤田煤儲量1億餘噸,其餘收穫較少,有長—湖煤田、江山煤田、康山煤礦等。[2]浙江1972年建成杭長線鐵路,以滿足長廣煤田外運需求。

福建

[編輯]

福建省重工業廳地質勘探公司煤田普查組於1966年11月在永定縣瓦窯坪區普查找煤,認為應進一步勘探。1969年6月,地勘一隊鑽機施工的第一個鑽孔見煤良好,福建省革命委員會決定打殲滅戰。1970年1月組成會戰隊伍。先後有12台鑽機,1000餘人參加。1971年2月完成。共施工鑽孔86個,探明儲量0.35億噸。[3]

廣東

[編輯]

1970年,廣東省軍事管制委員會、革命委員會向全省4000萬人民發出號召:「奮戰二、三年實現我省煤炭自給」。韶關地區市縣進行奪煤會戰,5萬人上山挖煤。[1]:451970年2月18日至24日,廣東省革命委員會生產組召開全省小煤窯工作會議。交流經驗,研究發展小煤窯。會上確定奪煤大會戰生產目標,全省500萬噸,其中國營煤礦358萬噸,小煤窯142萬噸。1970年5月11日至18日,廣東省革委會在陽山縣召開全省小煤窯生產建設現場會議。省革委會副主任袁德良主持會議。會議提出推廣陽山縣「窮棒子」精神,大辦「小、土、簡」的煤窯,會議號召全省學陽山、公社學小江、大隊學船洞,夏收前再組織一次小煤窯大會戰。11月,廣東省革委會召開「小煤窯仁化現場會議」。廣東省1970年生產原煤514.8萬噸,較上年增長1.3倍,全省煤炭自給率達70%。[4]:31-32

1975年1月,廣東省革委會成立奪煤會戰指揮部。12月,廣東省委發出1976年繼續奪煤會戰的指示。[4]:35

1978年9月7日,省革委會召開省奪煤會戰指揮部辦公會議。9月16至22日,省奪煤會戰指揮部主持召開了全省地、縣煤炭生產緊急會議。會議中,梅縣地 區煤炭局等六個單位作經驗介紹;檢查1-8月份未完成生產任務的原因和存在的問題;提出大戰一百天。[4]:39

江西

[編輯]

評論

[編輯]

參考

[編輯]
  1. ^ 1.0 1.1 《中國煤炭工業志》編纂委員會編. 中国煤炭工业志 中国煤炭工业大事记 1949-2010. 北京: 煤炭工業出版社. 2018. 
  2. ^ 《浙江通志》編纂委員會編. 浙江通志 第61卷 地质勘查志.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9: 74. 
  3. ^ 中國煤田地質總局. 中国煤田地质勘探史 第1卷 综合篇. 北京: 煤炭工業出版社. 1993: 119. 
  4. ^ 4.0 4.1 4.2 《中國煤炭志·廣東卷》編纂委員會編. 中国煤炭志 广东卷. 北京: 煤炭工業出版社. 1999. 

擴展閱讀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