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FHSWfan/編輯區

Char 2C | |
---|---|
一幅Char 2C的圖畫 | |
類型 | 超重戰車 |
原產地 | ![]() |
服役記錄 | |
服役期間 | 1921年至1940年 |
使用方 | ![]() |
生產歷史 | |
研發日期 | 1917年至1918年 |
生產日期 | 1919年至1921年 |
製造數量 | 10輛 |
衍生型 | Char 2C bis |
基本規格 (Char 2C) | |
重量 | 69噸 |
長度 | 車身:10.27公尺(33.7英尺) |
寬度 | 2.95公尺(9.7英尺) |
高度 | 4.00公尺(13.12英尺) |
操作人數 | 12(駕駛、指揮官、砲手、裝填手、四位機槍手、機械師、電工、助理機械師/電工、通訊員) |
裝甲 | 車體前方45公釐;側面22公釐;後方10公釐 |
主武器 | 75公釐 APX 1897 |
副武器 | 四挺8公釐機槍(前方、側面,以及後方砲塔。 |
發動機 | 兩具梅巴赫汽油引擎 250匹(單一引擎) |
作戰範圍 | 150公里 |
速度 | 時速15公里 |
2C戰車(法文:Char 2C,又稱FCM 2C戰車)是法國在1917年設計,1919年開始生產的一種超重戰車,目的是為了突破壕溝戰的僵局,但在二次大戰期間,因種種因素而使這輛戰車沒有參與任何戰鬥。
發展
[編輯]主戰戰車的大型模型
2C戰車的起源一直不清楚,可能從1916年6月開始的,法國火砲部副部長,穆雷將軍(Léon Augustin Jean Marie Mourret)口頭授予地中海造船廠(Forges et Chantiers de la Méditerranée, FCM)使用靠近土倫的造船場,承包重型戰車的開發案,名為主戰戰車的大型模型(char d'assaut de grand modèle)。同時,法國的工業也積極的嘗試遊說取得國防需求的訂單,藉由跟法國高層和官方的關係來取得佣金;承包開發案可以帶來龐大的利益,就算最後沒有進入生產,而且是由國家支付資金。法國陸軍並沒有要求任何的重型戰車,官方也沒打算採購一輛,此舉似乎變成由穆雷將軍掌控這個計畫案。之後他解釋說由英國海軍委員會開發的戰車奠定了通風和防火設計,所以一座造船廠可能可以改善現有法軍的戰車設計,FCM在很大的程度上忽略了這項計畫,但沒有忽略經濟利益。在那時,所有的戰車研發工程都被列為最高機密,因而免於大眾的審視,然而,此保密到家的行為很快就被改變了。
1916年9月15號,英國首先發展出第一輛戰車,馬克一型(Mark I),自此之後,就有許多戰車相繼問世。當英國人民知道索姆河戰役進攻失敗的事實後,一天比一天黑暗的心情在也無法抑制,而戰車的出現則帶來最後一道勝利的光芒。現在,法國人民開始對於自家的戰車發展計畫感到好奇,法國的政客並沒有特別干涉這些計畫,幾乎都讓軍方處理,但這也不會減少大眾的好奇心,這突如其來的關注給了穆雷將軍大大的震驚,他馬上衝去視察FCM發展的進度,卻發現一點進展也沒有。9月30號,穆雷將軍私下掌控該計畫,他知道雷諾公司前幾個月才拒絕建造重型軌道砲,10月12號,他乞求路易·雷諾協助FCM一起開發一些適合的重戰車,即使早就知道這個計畫會是什麼樣子了,雷諾還是被迫和FCM一起發展該計畫,10月20號,穆雷將軍訂購一輛試驗車,將交給FCM生產。
雷諾視察從1916年5月工作團隊開始研發的雷諾FT-17輕戰車的進度,在技術上帶有革命性質的戰車,雖然這項工作並沒有阻擋他們研發其它戰車。雷諾總是希望他的員工能夠提供新的構想,had by this attitude encouraged the team to take a proactive stance, setting a pattern that would last till 1940, and have all kinds of contingency studies ready for the occasion。雷諾發現他的首席設計師-魯道夫·恩斯特·梅茨邁爾(Rodolphe Ernst-Metzmaier)主動完成可行的重戰車之研究,很幸運地,1917年1月17號馬上允許其製造一個真實比例的木製模型並且呈現給突擊火砲諮詢委員會(the Consultative Committee of the Assault Artillery),after the basic concept had been approved on 30 December。此戰車的設計是當時最棒的,當然,這項設計很快就被接受了,而且還產生了一個共識,該戰車具有「戰爭贏家」(war-winner)的潛力。它設計上的特色是該砲塔有一門105公釐的火砲,重量為38噸,裝甲有35公釐,Even before knowing what the exact nature of the project would be,穆雷將軍在10月20號下令FCM建造一輛原型車。
描述
[編輯]2C戰車本身重量重達69噸重,部分重量來自該戰車的裝甲,前方45公釐和側面22公釐,但主要的重量來源是它巨大的體型。它的裝甲在現代被認為很薄,但以一戰的標準來看,這台戰車是很厚重的,it is still easily the largest tank ever taken into production。隨著尾部加長,使得它的車體超過12公尺長,其內部有兩間空間足夠的戰鬥室,第一間在車體前方,和上面的砲塔連接,該砲塔為三人砲塔(史上第一個),裝備了75公釐長砲;另外一間則是在後方,和頂端的機槍塔(一挺機槍)連接,兩個砲塔上頭皆有觀測塔,其它三挺機槍被獨立放置於車體前方三個位置(前面和兩邊),用以保護戰車遠離步兵的突襲。
The Char 2C is the only super-heavy tank ever to attain operational status-一輛超重戰車不僅是重而且還要遠比當時任何戰車還要來的重,下一輛跟它一樣重量的戰車是二戰中德軍的虎II戰車
2C戰車的引擎室和兩間戰鬥室連接在一起,每一條履帶都經由引擎輸出的200或是250馬力驅動,使用電氣傳動,最高時速15公里,有七個油箱並裝滿了1,260公升的燃料,給了這輛戰車有150公里的行程。
為了配置人手,招募了12位成員:駕駛、指揮官、砲手、裝填手、四位機槍手、機械師、電工、助理機械師/電工和一位通訊員。有些資料說有13位成員,可能是因為該圖片中出現連長的身影。
2C戰車的懸掛系統每邊有39個互相交錯的車輪,共有90個輪子。
作戰歷史
[編輯]The ten tanks were part of several consecutive units, their organic strength at one time reduced to three。1920年代至1930年代時,有很多較先進的戰車被研發出來,而2C戰車在軍事上的價值就逐漸下降。到了1930年代底,2C戰車已經過時了,因為它們慢速及高大的外貌,因此反戰車砲能夠輕易命中這些戰車。
不過,1939年法軍調動軍備時,十輛戰車被使喚出來並放進它們自己的單位裡,第51戰車戰鬥營(the 51st Bataillon de Chars de Combat)。為了宣傳,每輛戰車都以古時法國的地名來命名,編號90到99分別命名為:普瓦圖、普羅旺斯、皮卡、阿爾薩斯、布列塔尼、圖賴訥、安茹、諾曼第、貝里、香檳。1939年,「諾曼第」被重新命名為「洛林」(Lorraine)。由於它們現在的價值在於宣傳,因此這些巨獸為了遠離傷害而沒有參與1939年的進攻齊格菲防線,它們大量被拍攝成鼓舞士兵的電影、攀爬並且壓碎舊的法國堡壘,對於大眾而言,2C戰車被稱「超級無敵戰車」(invincible super tanks),這個美譽遠遠超過2C戰車軟弱的一面。
當然,法國指揮官知道用這個美譽稱呼2C戰車非常不恰當,當1940年6月10號,德國裝甲師突破法國防線後,對2C戰車做出一個決定,防止這些「赫赫有名」的戰車被德軍俘虜,這些戰車使用運輸列車送往南方。6月15號,鐵路被一節起火的燃料車廂堵住,所以只好引爆這些戰車,之後,約瑟夫·戈培爾與赫爾曼·戈林聲稱這些戰車是被俯衝轟炸機所擊中,此宣傳上的謊言被重複使用多次。香檳2C戰車帶點輕微損傷地被德軍俘虜並拿回柏林作為戰利品展出,1948年這輛戰車消失了,有人推測這輛戰車仍然存活於俄羅斯的庫賓卡戰車博物館。
衍伸車種
[編輯]1926年,「香檳」2C戰車做了一些修改,型號為Char 2C bis,一種試驗型的車種,該戰車的鑄造砲塔配有一門155公釐榴彈砲,安裝了新的引擎,且移除了機槍。經過了改裝,這輛戰車重量約74噸重,但維持不久,之後這輛戰車又被修改回原本的樣子,同年,這個砲塔被放置在突尼西亞的馬雷斯防線。
在1939年11月15號至12月15號期間,連上的指揮戰車,洛林2C戰車在霍姆柯特鋼鐵製造廠(Société des Aciéries d'Homécourt)測試實驗新的裝甲,用來抵擋德軍的反戰車砲,車體前方裝甲增厚至90公釐,側面則達到65公釐。此修改讓這輛戰車重量重達75噸重,這可能是當時最厚重的戰車。
替代方案
[編輯]1940年12月,法國軍方訂購了FCM F1戰車,該戰車也是屬於超重型戰車,擁有兩個非常大的砲塔、更厚重的裝甲和更強大的砲,可惜法國投降之前,只有一輛真實比例的木製模型車出現。
備註
[編輯]- 上文所提到的進攻齊格菲防線僅是零星的軍事衝突,並非真的意圖衝去打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