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中文領域基礎條目(好手氣)
|
孫悟空 京劇中孫悟空的形象 孫悟空闖入水簾洞, 月岡芳年繪孫悟空, 是在小說《西遊記》當中唐僧的四個徒弟之一, 排行第一, 別名孫行者、 孫猴子。 自封美猴王、 齊天大聖。 因曾在天庭掌管御馬監而又被稱為弼馬溫, 在取經完成後被如來佛祖授封為鬥戰勝佛。 在小說中, 孫悟空出身花果山, 是由靈石中吸收天地靈氣、 日月精華孕育而成之石猴, 在出海後自須菩提祖師處修得七十二變地煞術。 修行後他曾先後闖龍宮、 地府, 取得能隨使用者心意自由變化大小的如意金箍棒、 並自閻羅王的生死簿上除籍取得永壽。 經天界玉皇大帝招安後, 由於未受邀蟠桃會並遭譏諷, 孫悟空以「齊天大聖」之名大鬧天宮、 隻身與天兵天將相持, 後遭釋迦如來鎮壓於五行山(五指山)下。 ...
閱讀更多
|
豆漿 豆漿又稱豆乳、 豆奶、 豆腐漿, 是指以黃豆或黑豆研磨而成的漿汁, 富含植物性蛋白質與微量鈣質, 是素食者的優良蛋白質攝取來源。 此外, 豆乳、 豆奶有時也可以指豆漿混入牛乳或其他動物乳汁或其成分的飲品。...
閱讀更多
|
杜甫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 字子美, 自號少陵野老, 諡號杜陵野客、 杜陵布衣, 唐朝現實主義詩人, 其著作以弘大的社會寫實著稱。 杜甫家族出於京兆杜氏分支, 唐朝時京兆杜氏多自稱為杜陵人。 曾任左拾遺、 檢校工部員外郎, 後曾隱居成都草堂, 世稱杜拾遺、 杜工部, 又稱杜少陵、 杜草堂。 杜甫與李白並稱「李杜」潘德輿《養一齋集》卷一八《作詩本經序》:「三代而下, 詩足紹《三百篇》者, 莫李、 杜若也……朱子曰:『作詩先看李、 杜, 如士人治本經。 』雖未以李、 杜之詩為《經》, 而已以李、 杜之詩為作詩之《經》矣。 竊不自量, 輯李、 杜詩千餘篇與《三百篇》風旨無二者, 題曰《作詩本經》。 ...
閱讀更多
|
華國鋒 華國鋒(1921年2月16日—2008年8月20日), 原名蘇鑄, 字成九, 山西交城人,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 正國級領導人。 他在周恩來和毛澤東逝世後, 先後繼承兩人的職務, 是至今唯一一位同時出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 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 中央軍事委員會黨政軍三大最高領導職務的領導人。 華國鋒早年曾參加抗日戰爭, 並任中共交城縣、 陽曲縣委書記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他先後擔任中共湖南湘陰縣、 湘潭縣委書記。 文化大革命初期受到短暫衝擊, 後被「三結合」進湖南省革委會, 擔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 1969年參加中共九大, 成為主席團成員, 並被選為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
閱讀更多
|
李大釗 李大釗(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 字守常, 直隸省樂亭縣(今屬河北省唐山市)人。 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之一, 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 1913年天津法政專門學校畢業後, 去日本早稻田大學讀書。 曾參加反袁世凱運動。 李大釗是中國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之一, 也是在國共第一次合作、 國民革命軍北伐時期推翻北洋政府的主要角色之一, 同時為共產國際的成員及其在中國的代理人。 1927年, 因被北洋政府指控其裹通蘇聯顛覆中華民國北洋政府被捕, 後被北洋政府督軍統帥兼代理總統職權的張作霖判處絞刑。 ...
閱讀更多
|
博古 博古(1907年6月24日—1946年4月8日), 本名秦邦憲, 字則民, 「博古」為化名引用錯誤:<ref> 標籤中沒有內容。 江蘇無錫人, 生於浙江杭州。 中國共產黨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 早年參加學生運動, 後留學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 精通俄語與政治理論, 為「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之一。 第一次國共內戰期間, 在共產國際的支持下臨時受命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書記負總責。 由於中央紅軍在他的領導下連遭重大損失, 他在遵義會議上退出中共領導集體。 ...
閱讀更多
|
徐向前 徐向前(1901年11月8日—1990年9月21日), 原名徐象謙[1]:4, 字子敬, 山西五台人[2]:1,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 原正國級領導人, 20世紀中國軍事家、 革命者, 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 徐向前早年考入黃埔軍校(一期生), 並參與北伐戰爭, 之後加入中國共產黨。 第一次國共內戰期間, 他參與廣州起義, 並指揮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次反「圍剿」戰爭。 之後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轉戰陝甘寧地區、 進行長征, 併到達陝北。 後率領西路軍渡黃河北伐, 但失敗。 中日戰爭期間, 他擔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129師副師長, 並參與開闢河北、 山東等敵後根據地。 ...
閱讀更多
|
南京市 南京市, 簡稱「寧」, 別稱金陵、 建業、 建康、 江寧,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會、 副省級市, 華東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長三角核心城市, 中國綜合性交通和通信樞紐城市以及全國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位於江蘇省西南部, 地處長江下游沿岸, 是長江下游和長三角城市群重要產業城市, 江蘇省的政治、 經濟、 科教、 文化、 信息中心, 先進製造業基地, 長江三角洲經濟圈中心重要的經濟城市, 也是全省重要的金融、 文化、 科教城市及交通樞紐, 南京都市圈重要核心城市。 市人民政府駐玄武區北京東路41號。 南京市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 經濟、 文化中心。 南京在35~60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湯山生活, 有7000多年文明史、 3100多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 長干古城的發掘將南京建城史向前推至31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 全市下轄11個區, 總面積6582.31平方公里[3], 南京為政治文化名城, 有2, 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後近500年建都史, 先後有東吳、 東晉、 南朝宋、 齊、 梁、 陳, 南唐、 明朝、 太平天國、 中華民國等朝代或政權定都於此[註 3], 故有「六朝古都」、 「十朝都會」之稱[註 4]。 ...
閱讀更多
|
羅榮桓 羅榮桓(1902年11月26日—1963年12月16日), 原名慎鎮, 字雅懷。 湖南省衡山縣(今屬衡東)人。 中國軍事家, 中國人民解放軍領導人之一, 其最高軍階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中國共產黨、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 原正國級領導人。 羅榮桓1927年在武昌中山大學(武漢大學的前身)讀書, 加入中國共產黨。 同年參加鄂南暴動和湘贛邊界秋收起義, 後上井岡山。 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 他先後擔任特務連黨代表、 紅四軍第十一師三十一團營黨代表、 第二縱隊黨代表。 ...
閱讀更多
|
石頭、剪子、布 石頭、 剪子、 布又稱為剪刀、 石頭、 布或是剪子、 包袱、 錘(三者通用於各種官話方言, 其他各地稱呼詳見「口令」段落), 是一種以三角克制為機制的猜拳遊戲。 有時跟「投硬幣」、 「擲骰子」有相同的功能, 目的皆為產生隨機結果以作決策。 但有時它並不隨機, 因為遊戲者可以根據經驗, 判斷對手的手法。...
閱讀更多
|
更多條目:更多中文領域基礎條目
- ^ 各朝代或政權將南京作為首都的時間:東吳:229年-280年; 東晉:317年-420年; 宋:420年-479年; 齊:479年-502年; 梁:502年-557年, 552年遷都「武昌」; 陳:557年-589年; 南唐:937年-975年; 明朝:明初1368年-1421年, 1425年-1441年, 南明1644年-1645年; 太平天國:1853年-1864年; 中華民國:1912年, 1927年-1949年。
- ^ 「六朝」一詞在唐宋時期即已使用, 指東吳、 東晉、 劉宋、 蕭齊、 蕭梁和陳朝共六個連續在南京建都的朝代。 「十朝」則指先後在南京建立政權的東吳、 東晉、 劉宋、 蕭齊、 蕭梁、 陳朝、 南唐、 明朝、 太平天國及中華民國。 如果加上曾短期建都於南京的楊吳(933年-937年)與南宋(1129年-1138年), 則合計12個政權曾將南京定位國家首都。
- ^ 各朝代或政權將南京作為首都的時間:東吳:229年-280年; 東晉:317年-420年; 宋:420年-479年; 齊:479年-502年; 梁:502年-557年, 552年遷都「武昌」; 陳:557年-589年; 南唐:937年-975年; 明朝:明初1368年-1421年, 1425年-1441年, 南明1644年-1645年; 太平天國:1853年-1864年; 中華民國:1912年, 1927年-1949年。
- ^ 「六朝」一詞在唐宋時期即已使用, 指東吳、 東晉、 劉宋、 蕭齊、 蕭梁和陳朝共六個連續在南京建都的朝代。 「十朝」則指先後在南京建立政權的東吳、 東晉、 劉宋、 蕭齊、 蕭梁、 陳朝、 南唐、 明朝、 太平天國及中華民國。 如果加上曾短期建都於南京的楊吳(933年-937年)與南宋(1129年-1138年), 則合計12個政權曾將南京定位國家首都。
- ^ 1.0 1.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Mem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2.0 2.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bio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3.0 3.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自然地理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