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유신예/MZ一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Template:세대 정보各個年齡段的區分

Generation MZ是大韓民國一個新造詞,代表的千禧一代Z世代。[1][2]

千禧一代是介於 Z 世代和 Z 世代之間的一個人口統計群體。定義為1980年至2010年出生的人。他們還分為早期千禧一代(1980-1988)和晚期千禧一代(1989-1996)。大多數千禧一代是嬰兒潮一代和早期一代人的子女。[3]

千禧一代出生在全球出生率下降的時期,子女人數比較與上一代更加稀少。

千禧一代被描述為最早期的全球一代,[4]也是成長於在網際網路時代的一代。這一代一般以網絡、行動裝置和社交媒體的使用熟悉程度的增加當成特徵,因此他們有時也被稱為數字原住民。世界各地的千禧一代開始職場工作後,經歷了嚴重的經濟混亂。受到經濟大蕭條的影響後,很多世代的人最初都面臨著勞動力市場中青年人的高失業率,十年後的2020 年,我們又因 COVID-19 的流行而經歷了另一場經濟大蕭條。

Z 世代是介於千禧一代和阿爾法一代之間的人口統計學群體。研究人員和大眾媒體將20 世紀 90 年代中後期至 2010 年代初出生的人視為 Z 世代。 所以Z世代的大多數成員都是 X 世代的子女。

Z一代是從小接觸網絡和數碼技術成長的最早的社會一代,即使並不精通數位技術,但他們仍然被稱為「數字原住民」。此外,與年幼的兒童相比,屏幕使用時間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是最為明顯的。

每一代人的背景

[編輯]

千禧一代是介於 Z 世代和 Z 世代之間的人口群體。一般定義為1981年至2010年出生的人。他們還分為早期千禧一代(1981-1988)和晚期千禧一代(1989-1996)。大多數千禧一代是嬰兒潮一代和前幾代人的孩子。

1993 年 8 月,《廣告時代》的社論為了描述與當時X世代不同的13-19歲(1974~1980)之間出生的青少年,從而製作了「Y世代『』一詞。

千禧一代屬於嬰兒潮一代的後代,1981年到90年代中期出生率不斷增加,由於這一代人規模較大,也被稱為生態潮的一代。美國的出生率在 1990 年 8 月達到頂峰。20世紀已開發國家的小家庭趨勢仍然在持續。心理學家 Jean Twenge 在她 2006 年出版的《Generation Me》著作中將千禧一代描述為「Me Generation」。為這個群體提議的替代名稱包括「網際網路一代」和「9/11 一代」。

美國社會學家凱薩琳·查普蒂斯將千禧一代描述為「迴旋鏢一代」或「彼得潘一代」,因為他們相對更傾向於將成年儀式的到來延遲得比前幾代人更長。這一代人與父母同住的時間也比前幾代人更長。金伯利·帕爾認為,高昂的住房成本、高等教育費用以及老年人的相對財富正在推動這種趨勢。

Z世代

[編輯]

Z世代這個名字來源於Y世代(千禧一代)開始繼承字母順序,是繼X世代之後的第二代。 [5] [6]

千禧一代還有許多其他稱呼,例如i一代、國土安全一代、數字原住民、新數字一代、100代和後千禧一代。其中,「網際網路一代」是指在網際網路廣泛普及之後出生的第一代人。 [54]

2006年,心理學教授兼作家Jean Twenge在一本關於千禧一代的書中提出了iGeneration(簡稱iGen)一詞,但卻遭到了出版商的拒絕。當時,雖然有iPod和iMac電腦,但還沒有iPhone或iPad。後來,特溫格在她2017年的書《iGen》中採用了這個術語。這個名稱是人口學家謝麗爾·拉塞爾於2009年創造的。

2019年,皮尤研究中心對Google Trends上出現的各種名稱進行了調查,發現「Z世代」一詞在美國非常流行。《韋氏詞典》和《牛津詞典》都有關於Z世代的官方詞條。 [7]

在日本,這一群體被稱為新數字原住民,與之前被稱為數字原住民的群體有著明顯的區別。數字原住民主要使用文本或語音進行溝通,而新數字原住民反而更傾向於使用視頻通話、視頻聊天和觀看電影等形式進行交流。Neodigital Native這一術語突顯了他們在個人電腦到行動裝置、以及從文字到視頻通信的轉變。[8] [9]

Zoomer 是一個非正式術語,通常用於以諷刺、幽默或嘲笑的口吻來指代 Z 世代。 [10]術語「嬰兒潮一代」代指的是嬰兒潮一代,而與字母「Z」組合則表示 Z 世代。在早期,2000 年代,「嬰兒潮一代」也一詞被用來形容那個時期很活躍的嬰兒潮一代。 [11]當前, Zoomer 的流行程度在 2018 年急劇上升,當時它通過 4chan 網際網路 meme 中名為「Zoomer」的「Wojak」漫畫來嘲諷 Zen Z 年輕人。 [12] [13]根據韋氏詞典的記錄,「Z 世代」一詞至少可以追溯到 2016 年。 「Z 世代」一詞直到2021 年 10 月才被添加到韋氏詞典中。

MZ一代的特點

[編輯]

移動

[編輯]

熟悉社交媒體、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的MZ一代在名為「元宇宙」的虛擬世界中熟練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就像「X一代」挑戰嬰兒潮一代的傳統和文化一樣展現了個性一樣,Z一代比千禧一代還要更加個人主義和自我中心。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非常自私只顧自己。他們也積極參與例如「因為你所以挑戰」等公益活動,並支持良心商家和企業的產品。他們對使用可回收產品以保護環境同樣也非常關注。

商業

[編輯]

2020年,在線時尚雜貨購物中心類別中占據第一的品牌是「Naver Shopping」,儘管與第二名「Musinsa」之間的差距很小,但「Naver Shopping」獲得的分數比專門經營時裝和雜貨的購物中心更高。

「Naver Shopping」與Naver旗下簡單的支付服務「Naver Pay」形成了強有力的紐帶,因此人們不僅可以方便結算,還可以通過追加額外積分來獲得更多優惠。另一個特點是,人們無需註冊成為個別購物中心的會員,就可以輕鬆簡潔地購買想要的產品,一眼就可以比較相似產品的價格。此外,「Naver Shopping」還通過個人賣家購物中心「Naver Smart Store」和直播商務「Shopping Live」獲得了MZ一代的青睞,從而成為了商務業界的強者。

另外,鑰匙圈和精美商品也讓MA一代狂熱,一個名為Chimney Puppy的商業平台就是一個例子。

在青少年品牌中位居第一。

MZ 一代認為,比起實際交換禮物的這種傳統,通過kakao talk這種商務平台用"kakao talk送禮物"送禮物反而更為普遍。

據推測,以2022年為基準,國內送禮市場規模為5萬億韓元,這與2016年8000億韓元的水平相比劇增。

除了自身消費的金額外,為他人購物的支出也逐漸向線上轉移。隨著與網上熟人的聯繫增多,MZ一代更加注重溝通和發送禮物的便捷性。因此,他們越來越多地選擇在線購物,將禮物寄送給他人,而不是親自與他們見面。

SNS(社交網絡服務)

[編輯]

MZ一代更傾向於通過圖像和視覺來進行交流,而不是單純依賴文字。他們樂於在社交媒體上分享鏡頭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間。對於流行的咖啡館和餐廳(通常稱為「熱門場所」),所以提供高品質的咖啡和食物已經成為基本要求。然而,更重要的是要提供為其適合拍照的空間感和色彩,以吸引MZ一代的注意力。這樣的場所更容易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焦點。隨著年輕人的比例增加,店內裝潢也越來越體現出MZ一代的品味,包括最大化視覺體驗。

SNS的例子
社交網絡-Instagram
社交網絡-臉書

YouTube

[編輯]
YouTube 油管

這是一家由谷歌提供的視頻分享平台。在2006年被谷歌收購,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視頻共享和託管網站,平台允許用戶觀看、上傳和共享視頻。根據大學明日20年代研究所的《千禧一代Z趨勢(2021)》 [14]可以得出結論,MZ一代最喜歡的休閒活動是觀看YouTube ,占72.8%。

Netflix 網飛

[編輯]
Netflix 網飛

Netflix是一個結合了「網際網路」和「電影」的合成詞,是一家流媒體娛樂企業,在全球190多個國家擁有將近2.1億會員。用戶可以無限制地觀看所有內容,包括Netflix製作的原創內容和從其他來源導入的內容,而且沒有任何廣告或合同的限制。根據大學明日20年代研究所的一項調查結果,有43.1%的MZ一代將Netflix選為他們最喜歡的付費視頻流媒體服務。

交付文化

[編輯]

MZ一代的消費模式已經完全改變了外賣文化。過去,外賣服務僅限於傳統的快餐,如炸雞、披薩和漢堡等,但現在,外賣服務的種類和速度已經幾乎沒有限制。可以完全不誇張地說,從米其林星級餐廳的菜單到日常生活用品、食材、服裝,幾乎所有東西都可以通過外賣服務送到家門口。

"Baedal Minjok"是食品配送應用程式的一個經典例子,在品牌忠誠度方面,它的得分高於其他品牌。"Baedal Minjok"試圖針對MZ一代的生活方式,並擴大配送行業的影響。通過其超小量即時配送服務"B Mart"顧客無需親自前往便利店或超市,即可在幾小時內購買雜貨並快速收到貨物。除了"Baedal Minjok"之外,還有"Yogiyo"、"Coupang Eats"、"Baedaltong"、"WeMakePrice O"等應用程式。時尚界也引入了新的交付文化。即使分期付款服務一直存在競爭,例如提供免費送貨和免費退貨,或者允許顧客在付款前在家試穿衣服,但現在推出了流行的快速送貨服務。特別是,隨著電商公司Coupang正式進軍時尚行業並提出了同日送達服務的概念,配送領域的競爭似乎變得更加激烈。Coupang提出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顧客可以在前一天午夜之前訂購衣物,使用Rocket Delivery服務(同日或次日送達)在第二天早上就能收到產品,並且可以在當天晚上的聚會上展示當天早上訂購的產品。

在雜貨購物方面,使用送貨服務的在線雜貨購物也非常受歡迎。根據韓國統計局公布的《網絡購物趨勢[15] 》,據介紹,2021年8月的網上購物交易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8%,達到15.769萬億韓元。雖然與今年7月相比略有減少(16萬1996億韓元),但以8月為基準,這是自2001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最高值。實際上,網上購物中心G Market和Auction表示,從2021年1月到9月,對加工食品、新鮮食品、健康食品、身體護理、髮型護理、生活必需品、咖啡、飲料等6個購物商品群的交易額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比新冠肺炎發生前的2018年1月到9月增加了43%。從年齡段來看,MZ一代20多歲的網上購物增加了75%,增幅最大,其次是30多歲59%、40多歲47%、60歲以上41%等。除此之外,還有Market Kurly等多種購物應用程式首次引進了在前一天23點之前訂購,第二天凌晨配送的系統。

消費特點

[編輯]

在消費和經濟活動方面,MZ一代展現出與上一代明顯不同的特徵。作為嬰兒潮一代或X一代的子女,他們出生於IMF外匯危機時期,成長於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之中。目睹父母一代經歷經濟困難的他們,雖然傾向於尋求穩定的工作,但卻面臨著較高的就業門檻,並且對組織的忠誠度不高,渴望著加入FIRE(金融獨立、提前退休)族群,提前規劃退休資金。預計他們將成為歷史上首次比父母一代更貧窮的一代,僅靠工資無法購買房屋,因此他們對股票和虛擬貨幣的投資非常關注。儘管購買力有限,但他們積極追求名牌和限量版商品,並願意通過二手物品交易平台購買和交易使用過的物品,對此也並不介意。

在消費對象的選擇上,SNS網紅的社會影響力正在飛速增加。特別是,MZ一代對購買產品的決策影響力明顯增強。市場調查公司Kantar Korea進行的電子商務行動研究表明,在網上購物時,與周圍人相比,MZ一代更容易受到SNS(社交媒體服務)網紅的影響。

訂閱經濟

[編輯]

  [[Category:社會統計學]] [[Category:人口学]] [[Category:世代]] [[Category:有未审阅翻译的页面]]

  1. ^ MBA智庫. Z世代. MBA智庫. 
  2. ^ 瓜瓜仙子. 當復古成為潮流、年輕世代勇於追求自我!風靡韓國的「Y2K」、「MZ世代」是什麼?. OHSOWOW. 2022-12-16 (cn). 
  3. ^ Z世代. 維基百科. 2024-03-11 (英語). 
  4. ^ Chou, yuting. 韓國MZ世代的特徵與文化. Creatrip (cn). 
  5. ^ Harvey, Jennifer. Raising Antiracist White Kids:. Broadleaf Books. 2021-03-30: 101–116. 
  6. ^ Li, Xiaowei May. Claire Maree, queerqueen: Linguistic excess in Japanese medi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0. Pp. 224. Pb. £26.. Language in Society. 2021-06, 50 (3): 483–484. ISSN 0047-4045. doi:10.1017/s0047404521000166. 
  7. ^ Appendix I. Millennials in Architecture Survey.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2019-12-31: 245–262. 
  8. ^ Elliott, D. Deconstructing Digital Natives: Young People, Technology and the New Literacies. ELT Journal. 2013-08-09, 67 (4): 510–512. ISSN 0951-0893. doi:10.1093/elt/cct046. 
  9. ^ Takahashi, Toshie. Youth, social media and connectivity in Japan. Palgrave Macmillan. 
  10. ^ Turner, Jane Shoaf. Zoomer [Zomer], Jan Pietersz.. Oxford Art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11. ^ Kosche, Maria; Koß, Tore; Manea, Florin; Siemer, Stefan. Absent Subsequences in Words. 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21: 115–131. 
  12. ^ Front Matter. Fairy Tale Review. 2020, 16. ISSN 1556-6153. doi:10.13110/fairtalerevi.16.1.fm. 
  13. ^ the origin of meaning.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Press. 2020-02-28: 110–128. 
  14. ^ 대학내일20대연구소. 밀레니얼-Z세대 트렌드(2021). 위즈덤하우스. 2020년 10월 16일 출간. 
  15. ^ 통계청. 2021년 8월 온라인쇼핑 동향. 20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