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皇太子號戰列艦
新增話題外觀
由Iflwlou在話題新條目推薦討論上作出的最新留言:7 年前
![]() | 皇太子號戰列艦曾於2017年8月1日通過新條目推薦投票,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 ![]() |
翻譯後記及有待改進的部分
[編輯]本條目主要從英文及俄文維基翻譯而來,並根據中文及日文資料進行增補。大體上分為:
- 英文維基:部分建造背景;具體設計、參數;少部分和平年份簡歷;
- 俄文維基:大部分設計方案演變細節;大部分和平年份簡歷;一戰初、中期簡歷;
- 中文書籍:部分建造背景;少部分設計方案敘述;日俄戰爭及一戰所參加的主要戰役的作戰經歷;
- 日文書籍:日俄戰爭所參加的主要戰役的經歷;德國扣押時的處理。
俄文維基頁面內容非常豐富,雖然沒有標註具體的引用頁碼,但多處地方互相比對,應該是可信的。舍之不用非常可惜。然而本人俄文水平有限,非常依賴在線翻譯工具,因此只能翻譯大概內容,諸多細節只能避重就輕,包括但不限於:
- 法國設計師推銷方案和海洋技術委員會的開會扯皮;
- 波羅的海船廠橫插一槓和俄國人內部的扯皮;
- 剛開工時延誤大半年的問題雙方的扯皮;
- 龍骨主軸截短的扯皮;
- 建成時屢次掉鏈子的主機的具體問題以及各方的扯皮,等等。
另有部分俄文維基內容並未翻譯:
- 與列特維贊號、日本新購英制主力艦的對比;
- 1906年重返俄國至1914年戰爭爆發,以及一戰的大部分行動:過於瑣碎,僅挑選少量內容(如改裝、拖曳光榮號、譁變等)翻譯。
關於日期:
- 俄文維基:僅少數地方標註為新曆(格里高利曆),其他地方未標註者,按照與英文維基(包括其他艦艇、各事件、各戰役),以及中、日文出版物比對,可以確定都是舊曆。因此凡是翻譯自俄文維基頁面的部分均添加了公曆日期(但因為都是手工計算可能公曆日期有誤)。
- 英文維基:已經明確註明為公曆;
- 中文出版物:未標註,根據多方面比對大多為公曆;均按公曆處理。
- 日文出版物:未刻意註明,但記述日方行動時均為日方日期(公曆);簡述俄方將領證言時均為俄方日期(俄歷)。
在翻譯時發現一些細節有不同之處。
- 俄文維基和英文維基有衝突,而英文維基有標註參考文獻者:以英文維基為準,在注釋中以「按」標註俄文維基;
- 俄文維基和英文維基有衝突,而英文維基無參考文獻者:以俄文維基為準。包括但不限於:
- 1909年的改裝;
- 1914年的改裝,等等。
- 俄文維基和中文出版物有衝突:以中文出版物為準,適當添加俄文維基內容。包括但不限於:
- 海洋技術委員會最初的噸位要求,究竟是1萬1000噸還是1萬2000噸;
- 波羅的造船廠的方案是海洋技術委員會槍斃掉的還是亞歷山德洛維奇大公斃掉的;
- 海洋技術委員會給出具體要求的日期,和法國方面提交方案的日期,等等。
但比較尷尬的是,本人所依據的中文出版物基本為查攸吟所出的兩本書,而查攸吟的細節考據並不嚴謹。很可能有錯漏甚至個人主觀發揮。
希望有能力者繼續進行完善。——Gundamfire(留言) 2017年7月22日 (六) 06:26 (UTC)
新條目推薦討論

- 哪艘俄羅斯帝國海軍向法國訂購的前無畏艦於二月革命後改名為公民號?
- (+)支持,提名人票,合符標準。--千村狐兔(留言) 2017年7月23日 (日) 17:58 (UTC)
- (+)支持,符合標準,他的「造艦」質素,毋容置疑的。 -- 約翰同志 - 條目裱糊匠(留言) 2017年7月24日 (一) 00:27 (UTC)
- (+)支持,符合標準。--Alexchris(留言) 2017年7月24日 (一) 04:43 (UTC)
- (+)支持:符合DYK標準--Z7504(留言) 2017年7月24日 (一) 20:11 (UTC)
- (+)支持:符合標準。Walter Grassroot(留言) 2017年7月25日 (二) 05:39 (UTC)
- (+)支持,符合標準。--Iflwlou [ M { 2017年7月25日 (二) 12:27 (UTC)